作者:
[英] 迪耶•萨迪奇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品方: 华章同人
译者: 吴真贞
出版年: 2022-5
页数: 368
定价: 68
装帧: 精装
丛书: 华章同人·现代图书馆
ISBN: 9787229166205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品方: 华章同人
译者: 吴真贞
出版年: 2022-5
页数: 368
定价: 68
装帧: 精装
丛书: 华章同人·现代图书馆
ISBN: 9787229166205
内容简介 · · · · · ·
建筑不只是简单的人类寄居之所,它也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人们习惯于从文化和艺术角度来审视建筑,却很少追问“建筑为什么存在”。
英国知名建筑评论家迪耶•萨迪奇通过讲述帝国总理府、总统图书馆、水晶大教堂、世贸双子塔等知名建筑背后的故事,揭示了建筑的隐形语言——人们对权力的长久崇拜以及权贵通过建筑表达的无尽欲望。萨迪奇援引历史、地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证据,雄辩地证明了建筑首先是权力的象征,然后才是美的表达。
作者简介 · · · · · ·
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
建筑设计评论家,记者,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创办世界上第一份建筑与设计综合类杂志《蓝图》(Blubeprint),任教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金斯顿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获颁大英帝国官佐勋章(OBE),著有《权力与建筑》(The Edifice Complex:The Architecture of Power)、《方圆一百英里的城市》(100 Miles City)、《建筑与民主》(Architecture and Democracy)等。
吴真贞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师,译有《失落的猴神之城》等作品。
目录 · · · · · ·
目录
我们为何而建 >>>14
觐见元首的漫漫长路 >>>28
石头的世界 >>>72
创建国家 >>>102
动荡年代的身份认同 >>>136
大理石的运用 >>>170
不羁的自我 >>>196
总统图书馆 >>>216
汽车影院里的陵墓 >>>254
文化的运用 >>>276
高楼综合征 >>>308
无情的现实 >>>336
· · · · · · (收起)
我们为何而建 >>>14
觐见元首的漫漫长路 >>>28
石头的世界 >>>72
创建国家 >>>102
动荡年代的身份认同 >>>136
大理石的运用 >>>170
不羁的自我 >>>196
总统图书馆 >>>216
汽车影院里的陵墓 >>>254
文化的运用 >>>276
高楼综合征 >>>308
无情的现实 >>>336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从某种角度看,建筑从未改变过。虽然今天的建筑披上了现代的外衣,它依然和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密切相关,我们试图理解我们是谁,我们在哪儿,生命是什么。建筑诉说的永远都是同样的东西:权力、荣耀、盛景、记忆和身份。同时,建筑也一直在变化。塑造建筑的进程、材料和时间尺度都已改变。没有人可以一直坚持某种建筑语言不变。 建筑师早已不再试图说服我们,建筑有能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或更糟。屋顶漏雨,我们便会被淋湿,坚墙厚壁,能帮我们遮挡塞风。从这个角度看,建筑确实有影响生活的力量,但大部分建筑师对此并不关心。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如今的建筑师才会那么喜欢把自己看成是艺术家。因为这样,他们就不用纠结如何为建筑的功能找托词了。建筑不仅可以唤起个人的情感,也能激发整个社会的情感。它折射了我们的虚荣和期望,反映了我们的弱点和野心,也体现了我们的情结。 理解我们打造建筑的动机,明白建筑和权力之间复杂关系的本质,这是了解我们的存在,帮助我们摆脱建筑最邪恶一面的关键所在。 建筑对那些极端自我的人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不顾一切地想用建筑来荣耀自己,如腰缠万贯的博物馆受托人、摩天大楼建造者和豪宅的主人。同样地,那些想要让自己的城市变得更好的市长们,也能利用建筑来改造城市。不论建筑师怀有何种意图,但最后决定他们的建筑的,并不是他们自己的风格,而是驱使权贵雇用他们、塑造世界的人性冲动。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无情的现实 >>>336 -
在20世纪所有建筑师中,约翰逊或许是第一个真正意识到操纵公众信息对成功的建筑事业会产生多大帮助的建筑师。。。阿尔伯特.施配尔去世前不久,艺术评论家罗伯特.休格斯拜访过这位老人家。他曾问过施配尔,假如现在有一个新元首,世界上哪个建筑师会比较适合接替他的位置。"我希望菲利普.约翰逊不介意我提起他的名字。他懂得如何将一个渺小的人包装得伟大——精美得建筑材料、巨大得空间尺度。"施配尔请求他捎给远在纽约的约翰逊一本他自己的建筑著作,休格斯继续写道:"施配尔小心翼翼打开书,翻到扉页,拧开他笨重的自来水金笔,用他特有的潦草、宽扁的字体写下一行蓝字:送给建筑师同行菲利普.约翰逊,我对他最近的设计表示由衷的敬佩。阿尔伯特.施配尔谨致。" 后来休格斯在纽约四季饭店和约翰逊共进午餐时,顺便将这份礼物交给他。"你没有把它给别人看吧?"约翰逊紧张地问道,"没有,"休格斯撒谎说,"感谢上帝保佑。"约翰逊喃喃自语。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华章同人·现代图书馆(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神话简史》《看见不可见社会》《红皇后效应》《中国哲学简史(珍藏版)》《我非我脑》
等
。
喜欢读"权力与建筑"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权力与建筑"的人也喜欢 · · · · · ·
权力与建筑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这是 The Edifice Complex 的台湾版,在大陆称《权力与建筑》
台湾版的目录是 1.我們為何而建 Why We Build 2.覲見元首的長路 The Long March to the Leader's Desk 3.權力的地標 Landscapes of Power 4.石頭的史書 The World in Stone 5.掃清地面的建築師 The Architect Who Swept the Floor 6.創建國家 Inventing a Nation 7.混亂時代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2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Penguin (Non-Classics) (2006)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2007)7.4分 295人读过
-
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 (2008/05/06)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11)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文化漫笔 (森森)
- 建筑空间背后的权力秩序|一周新书风向标 (新京报书评周刊)
- 2022购书目录 (思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6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权力与建筑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puff-puff-pass 2022-12-25 16:27:45 江苏
“打造建筑不只是为人提供庇护之所,也不只是为国家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它是人类心理的一种强有力、极具启发性的表达。……通过建筑,个人的自我意识可以膨胀成一处风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p.338
1 有用 EDT 2023-09-23 22:19:28 浙江
0916图书馆 -建筑本身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建筑最初的功能是为人遮风挡雨,但如今已经变成塑造特定世界观的工具。
0 有用 陶子丸小警长 2022-11-07 22:04:42 北京
整理书桌,把这本一个月前从书柜里翻出的书送回原处。我想不仅仅是建筑,所有的身外物都有着超越功能的一面,只是建筑更加强悍、外显、有力量。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它折射了我们的虚荣和愿望、我们的软弱和雄心,以及我们的情节。”
1 有用 郝院长 2024-06-10 14:49:59 北京
以建筑说历史和政治,更多的是背后的权力象征而不是建筑本身。涨了很多知识,据说删掉了关于中国的两章,看不到略有遗憾。不知道为什么有种作者是中国人的错觉,可能是举例-八卦-上价值这个结构对于国人来说过于熟悉了。
5 有用 ravi 2022-10-04 22:35:08 上海
原作值四星,直接删去和XX有关的两章不觉得突兀吗?不知作者本人是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