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2021年法國「科學讀書節」科普書大獎
首次以「病人」為主角,回歸醫學史中最重要位置
透過25個精彩度宛如小說的零號病人故事
讓你深入現代醫療技術演進史
「有了感到自己生病了的人們,才有醫學的存在。」
——喬治・康吉萊姆(Georges Canguilhem),法國思想家、認識論與科學哲學家
現代醫學的歷史,其實是由一具具受苦的身體所書寫而成。
現代醫學的誕生,始於醫生與病人的實際接觸。儘管如此,大多數歷史學家仍只專注在醫生成功拯救病人的故事,以醫生作為醫學發展歷史的主軸,而忽略了「病人」所扮演的最關鍵角色。其實正是由於病人承受了真實或想像出來的痛苦、困擾或疾病,醫生才能樹立新的診斷與療法、糾正醫學理論的錯誤、揭開人體未知的祕密,抑或讓大眾了解新的疾病或病毒。
在傳染病學中,我們將攜帶傳染病病原、視為流行病源頭的人稱作「零號病人」。呂克.培悉諾一反醫...
2021年法國「科學讀書節」科普書大獎
首次以「病人」為主角,回歸醫學史中最重要位置
透過25個精彩度宛如小說的零號病人故事
讓你深入現代醫療技術演進史
「有了感到自己生病了的人們,才有醫學的存在。」
——喬治・康吉萊姆(Georges Canguilhem),法國思想家、認識論與科學哲學家
現代醫學的歷史,其實是由一具具受苦的身體所書寫而成。
現代醫學的誕生,始於醫生與病人的實際接觸。儘管如此,大多數歷史學家仍只專注在醫生成功拯救病人的故事,以醫生作為醫學發展歷史的主軸,而忽略了「病人」所扮演的最關鍵角色。其實正是由於病人承受了真實或想像出來的痛苦、困擾或疾病,醫生才能樹立新的診斷與療法、糾正醫學理論的錯誤、揭開人體未知的祕密,抑或讓大眾了解新的疾病或病毒。
在傳染病學中,我們將攜帶傳染病病原、視為流行病源頭的人稱作「零號病人」。呂克.培悉諾一反醫學史的書寫傳統,大膽地將這個名詞挪用到其他醫學領域,找出各種病痛最初的那位病人——他們可能渾然不覺自己帶有疾病,也可能總是遭到忽視——讓病人重回醫療史舞台中央的主角位置。
本書作者列舉了二十五個案例,用如小說般精彩的文筆還原了這些「零號病人」的身分,以及他們對現代醫學發展所做出的重要貢獻。這些重要小人物的故事或令人同情,抑或令人震驚於他們離奇的遭遇:從十九世紀末遭診斷為癲癇、實為罹患失語症的零號病人,到二十世紀充滿了爭議與痛苦的性別重置手術,再到近年的基因與神經科學,培悉諾試圖以本書還這些病人一個公道,並藉此反思,醫學這門藝術長久以來如何因人類的貪婪與偏見而遭到濫用,以及現代保健市場與商業力量所帶來的侵蝕。
專文導讀
蘇上豪/金鼎奬得主、心臟外科醫師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汪漢澄/新光醫院神經科醫師、台大醫學系副教授、麥田出版《醫療不思議 》作者、聯合報「腦科先生說古今」專欄作家
許書華/家醫科醫師、作家、人氣粉專「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版主
蒼藍鴿/醫師Youtuber
蘇上豪/金鼎奬得主、心臟外科醫師
作者简介 · · · · · ·
呂克.培悉諾Luc Perino
呂克.培悉諾是一名醫生、散文家兼小說家。一九四七年生於法國土倫(Toulon),擁有「熱帶醫學與傳染病學」學位,長年致力於向社會大眾推廣普通醫學、臨床醫學及演化醫學(Darwinian medicine)的知識。
培悉諾最初於法國鄉村地區執業,後前往中非專職熱帶醫學,更在中國南部居住了兩年。一九九〇年,他重回法國繼續醫職,接著在里昂大學(University of Lyon)執起教鞭,教授臨床醫學與人文科學。
譯者簡介
林佑軒
寫作者、翻譯人,巴黎第八大學碩士。
聯合報文學獎小說大獎、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等項得主,數度入選九歌年度小說選、散文選等集,作品參與臺灣文學外譯計畫,並為文學雜誌執筆法語圈藝文訊息。
著作三種:小說集《崩麗絲味》(九歌,二○一四)、長篇小說《冰裂紋》(尖端,二○一七)、散文集《時光莖》(時報,二...
呂克.培悉諾Luc Perino
呂克.培悉諾是一名醫生、散文家兼小說家。一九四七年生於法國土倫(Toulon),擁有「熱帶醫學與傳染病學」學位,長年致力於向社會大眾推廣普通醫學、臨床醫學及演化醫學(Darwinian medicine)的知識。
培悉諾最初於法國鄉村地區執業,後前往中非專職熱帶醫學,更在中國南部居住了兩年。一九九〇年,他重回法國繼續醫職,接著在里昂大學(University of Lyon)執起教鞭,教授臨床醫學與人文科學。
譯者簡介
林佑軒
寫作者、翻譯人,巴黎第八大學碩士。
聯合報文學獎小說大獎、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等項得主,數度入選九歌年度小說選、散文選等集,作品參與臺灣文學外譯計畫,並為文學雜誌執筆法語圈藝文訊息。
著作三種:小說集《崩麗絲味》(九歌,二○一四)、長篇小說《冰裂紋》(尖端,二○一七)、散文集《時光莖》(時報,二○二一)。
法文譯作六種:《大聲說幹的女孩》(聯合文學,二○一九)、《政客、權謀、小丑:民粹如何襲捲全球》(時報,二○一九)、《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卷二、三(野人,二○二○、二○二一,合譯)、《在雪豹峽谷中等待》(木馬,二○二一)、《生之奧義》(衛城,二○二一)。
請見:yuhsuanlin.ink。
目录 · · · · · ·
序言
單單
麻醉界的幾個零號病人
菲尼亞斯的靈魂
歇斯底里症的三位英雌
約瑟夫小朋友
紐約女廚
奧古絲特
性別屠殺
兩個特別的編號
恩莎的沉默
永生的海莉耶塔
海馬迴冒險家
美奇女士
無玷始胎
噁心想吐
喬凡尼的脂蛋白元
魔鬼,以及奇蹟得救者
這個流感非比尋常
無腦人
結語
參考資料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第一次注射的时间是7月6日晚8点,此时距离约瑟夫被咬大约过去了六十小时。注射器中含有两周前因狂犬病死亡的兔子的骨髓,巴斯德认为这个时间间隔足以降低病毒毒性。 约瑟夫每天接受两次腹部皮下注射,一共打了二十一针。有时候他几乎不哭闹。每次注射器中都会包含剂量略高一点的狂犬病病毒。病毒是活的,这正是巴斯德担心的地方;但是病毒经过了减毒处理,这就是巴斯德的高明之处了。这十天里什么都做不了,除了打针就是在房间里踱步绕圈。量体温,拍拍母亲的手臂,摸摸孩子的额头,打针的同时用信心和同理心来弥补治疗的风险与不足。如果只依赖技术,即使它非常有效,也是不足以在生物医学上取得成功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5. 小约瑟夫 -
1885年6月22日,约瑟夫被咬的十二天前,巴斯德已经为一个小女孩注射了疫苗,她叫朱莉•普贡(Julie Poughon)。这事千真万确。但是她当时已经出现了狂犬病症状,在第一次注射后的第二天就去世了。巴斯德还给一位患有恐水症的男子接种过疫苗,这也一点不假。拒绝喝水是狂犬病的症状之一,但也有可能是癔症的临床表现。这名男子并没有患狂犬病,巴斯德自己也承认。 多名医生对约瑟夫•梅斯特的狂犬病诊断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狗尸检时发现木头碎片并不足以证明它患有狂犬病。这个批评是可以接受的。的确,狂犬病的诊断应该通过提取沃内先生的狗的大脑组织并接种给兔子来予以证实,但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导致长期疑窦重重。 此外,即使人被病犬咬伤,患病几率也只有约五分之一,这是事实。巴斯德的减毒疫苗反倒可能引发致命的麻痹型狂犬病,这也是真的。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巴斯德的确冒着巨大的风险。在给约瑟夫•梅斯特治疗后的一年时间里,巴斯德团队进行了350次疫苗接种,有成功也有失败,甚至还有一些可能直接导致了病人死亡。关于这些数字的争论仍在继续,但是不会有任何结果,我们永远无法知道那些病例的确切诊断。巴斯德的疫苗至少杀死了一个名叫于勒•鲁耶(Jules Rouyer)的十二岁孩子,他于1886年被一条陌生的狗咬伤,这确有其事。尸检时提取了他的脑组织,注射到兔子体内,引发了麻痹型狂犬病,这正是由巴斯德处理过的病毒引发的狂犬病的典型特点。于勒•鲁耶牺牲在医学发展进步的祭坛上。数以千计的儿童牺牲在汽车技术发展进步的祭坛上。奇怪的是,当某件事物并不宣称自己会挽救生命时,它所导致的死亡就更容易被原谅。没人会说糖、武器和烟草商人该受谴责。 有人指责巴斯德在最后几次给约瑟夫注射了毒性更大的病毒。这确有其事,那是当天死去的兔子的骨髓。因此,最后几次注射的并非疫苗,而是为了检验之前注射的疫苗的效果。巴斯德的首要目的究竟是拯救小约瑟夫的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5. 小约瑟夫
> 全部原文摘录
零號病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零号病人》:医学史上那些默默无闻但改变人类认知的病人们


并非“反写”的医学故事

那些不为人知的医学故事

医生与病人应该是一个“伟大组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医学光明的前途中,医者一直是被歌颂的对象——悬壶救世,华佗再世,妙手回春......旌旗飘扬,因为这世界再一次接近美好。但我们一直忽略,忽略为医学义无反顾献身的病人,正是人发现自己生病,去看病,医生才会研究,如何治疗。 《零号病人》,把病人当成主角,表达病人的感... (展开)
记录,写不下了不得已转为书评。留下来一些让我思考的文字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7.2分 241人读过
-
Éditions La Découverte (2021)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新書過眼錄·台灣】2022 (普照)
- 医学史 (墟置行客)
- 书单|2022书单 (ChAngE)
- 港台 2022 (the Wor(l)d)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零號病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