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画廊的书评 (5)

科学搭配图片食用,更易消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说文学来源于形象思维,那么科学则建立于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图片无疑是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科学现象的生动方式。黑洞是什么样的?什么是莫比乌斯环?DNA的双螺旋结构到底是怎样的?无论用多么精准的语言去解释,都不如一张图来得直观。正所谓“一图抵千言”。而且很多科学... (展开)
引言 每幅图片都讲述了一个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他说:“抱有目的之人很难与漫无目的之人同行,但我们可以试一试。如果你能帮我拎包的话,那就跟我来吧。” ——亨宁·曼凯尔(Henning Mankell) 人们喜爱图片,总能第一眼就看到它们。我们的大脑不是用来读字母、写数字、做复式记账、编乐谱或解数学方程的,这些都只是人类故... (展开)
俄国人说:“太淡了,完全尝不出味!”
全彩页超厚的科学史~(其实好多是跳着看的,文科生苦手呜呜呜) ①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莎士比亚写凯撒把自己比作北极星是不对的,因为凯撒那个时代北极星不是北极星,是天龙座α;还有通过星图逆推绘制星图的古文明的大概时间(新巴比伦:叼玫瑰出场.jpg) ②“我们更喜欢去看,...
(展开)

科学的画廊,全世界仅此一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伦敦国家美术馆、大英博物馆……世界上有没有一座科学的画廊呢? 如果要有,会有哪些作品入选呢?展览大厅的镇馆之宝会是哪一张图?门票上印的会是哪一幅画?人们驻足最久的又是什么作品? 比如文氏图(维恩图),大家都见过,小学生都学着用它画思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