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知行战略三部曲》(《战略本质》、《战略心智》、《战略知行》),其中《战略心智》是专门讲心智模式的。
思维能力是一个宽广的概念,对于思维能力的训练,影响思维能力的因素也很多。而对于思维能力快速训练切可以行之有效的方式,我推崇从”心智模式“入手。模式好比围棋的定式,武术的套路,有一定的规律性,掌握这些规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世面上有很多讲”思维模式“或”心智模式“的书,往往看了之后就图个热闹,并无实际作用。这里的关键环节就在于”内化“,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内化”,“内化”的关键是模式内化。 关于内化,内容很多,来不及整理,就摘录《知行战略三部曲》的第二卷《战略心智》中的相关内容供参考,谢谢。 根据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工具,工具是人的外在之物。有的人掌握了某种模式,如掌握“二阶观察模式”,但并不意味着他具有“二阶观察心智模式”。从掌握模式到具有某种模式心智,中间的差异与过程首先在于“内化”,模式作为一种工具,在人类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帮助人类与外部客观世界产生联系。当工具将客观世界的“符号”转化成人脑中的“意义”,塑造人的思想的时候,就完成了从模式到心智的转化。
“内化”常与学习相关联,如学习思想或技能。内化是巩固和植入某人信念、态度和价值的长期过程, 如当改变道德行为时,一组新的信念、态度和价值代替或适应于所希望的行为,这时某人就会是“被内化的”。 在社会学中,“内化”是接受一组由人们或团体建立的行为准则的接受过程,部分人或团体能对个人产生影响。这种过程以学习行为准则的内容开始,然后个人会经历理解这套准则为什么有价值、有意义的过程,直到最终接受这套准则,作为自己的观点为止,过程才结束。模式是结构化的准则,个人在经过模式的识别、学习、接受、形成自身的信念的一部分时,就完成了“内化”。
在心理学中,心理学家列克谢·列昂捷夫(Alexei Nikolaevich Leontyev)将活动分为内部(心理)活动和外部(实践)活动,他认为人类将外部活动抽象和概念化,使之转换成内在智慧的过程叫“内化”;使用智慧指导外部活动的过程叫做“外化”。虽然智慧来源于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并不来源于“内化”;但是,主体智慧的发展通过“内化”完成,即从模式到心智的过程是“内化”来完成的。“内化-外化”解释了人类心理机能在活动中的提升过程,即心智的发展与成长。 “内化”基本上完成了模式向心智的转换,但是最终成为某个人所拥有的“心智模式”,还需要“习性”(habitus)的形成。布尔迪厄(Bourdieu)认为:习性是一种稳定持久,拥有普遍适用性的思行准则(性情)体系;习性不仅是社会环境中行动者所处位置的产物,也在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塑造实践行为,并对社会结构进行再生产。也就是说心智模式需要通过适应的实践场所,反复的使用,当行动者感觉自己是自由的,但他的各种决定与行为又往往是基于可预见的、规定的内在规则(模式)的时候,心智模式才形成了个人所拥有的内在之物。 《知行战略三部曲》之《战略心智》第一章 战略心智 之第三节:第三节 心智模式的作用:巨人的工具
张锦中:《知行战略三部曲》终于上架了0 赞同 · 0 评论文章
《战略心智》选择的大多是常用的心智模式:
第一章 心智模式
第1节 斑马的条纹
第2节 心智模式与心智模型
2.1 模式:系统的抽象表达
2.2 心智模式:我思,故我在的思维系统
2.3 团体心智模式
2.4 心智模式层级
第3节 心智模式的作用:巨人的工具
3.1 构建观念结构,形成思维利器
3.2 避免从零开始发现世界,提升思维效率
3.3 心智模式认知构成决策的基础
3.4 反省心智,习得理性
第4节 心智模式与战略思维
4.1 何谓战略心智?
4.2 如何构建战略心智?
第5节 从模式到心智
5.1 内化与习性
5.2 学习心智,改善心智
第6节 范畴与心智
第二章 地图不是疆域
第1节 认知世界与真实世界
1.1 柏拉图:洞穴之喻
1.2 回到真实世界建构认知模型
第2节 模式的意义及使用
2.1 地图不是疆域
2.2 萨丕尔-沃尔夫假设:因势利导地使用地图
第3节 “地图不是疆域”的意义
3.1 地图不是疆域:心智模式的认知前提
3.2 优化你的地图
第三章 系统心智
第1节 系统的认识与运用
1.1 丁谓建宫,一举三得
1.2 系统无处不在
第2节 系统思想、系统运作与系统构成
2.1 系统思想:洞察复杂世界的内在机理
2.2 系统运作:除非系统得到改善,否则循环难以打破
2.3 系统构成: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
第3节 系统方法:东西方的方法论,硬系统与软系统
3.1 东方系统论
3.2 西方系统论
第4节 从系统心智到战略
第四章 第一性思维
第1节 重新认识“第一性”
1.1 “第一性原理”的望文生义
1.2 什么是第一性思维
1.3 第一性的“第一性”
第2节 第一性之于战略:面向未来的演绎法模式
2.1 比较思维:归纳法
2.2 第一性思维:演绎法
第3节 第一性问题解决法(FPPS)
第五章 二阶观察
第1节 二阶观察的来源与运用
1.1 卢曼与社会系统理论
1.2 系统与二阶观察
第2节 二阶观察于战略的意义
2.1 战略的系统性特征
2.2 二阶的战略思考
第六章 概率思维
第1节 建立真实世界的认知模式
1.1 反射思维与审慎思维
1.2 象棋不是真实世界的决策模型
第2节 不确定性与理性决策
2.1 “不确定性”的存在及威胁
2.2 理性:决策导向而非结果导向
第3节 概率思维:有限信息下的最优决策
第4节 概率思维模型
4.1 贝叶斯概率(Bayesian probability)
4.2 鲁棒分析法
第七章 思想实验
第1节 面向未来:模拟与实验
1.1 心智模拟是成本最低的实验
1.2 思想实验与物质实验
第2节 思想实验的作用
第3节 如何开展思想实验
第八章 批判性思维
第1节 批判性思维的应用与由来
1.1 批判性思维作为情报分析的基本素质
1.2 思维的交响曲:批判性思维
第2节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技能
2.1 认知技能
2.2 习性
第3节 战略与批判性思维
3.1 提出问题的技能(问题表征)
3.2 论证与推理的技能
第4节 如何建立批判性心智
4.1 像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思考
4.2 批判性心智模式建立:QEDS过程
第九章 蓝军思维与机制
第1节 蓝军思维
1.1 倾听卡珊德拉
1.2 孟子的先见
1.3 蓝军研判法的概念及作用(Red teaming)
第2节 蓝军机制(实施蓝军研判法)
2.1 蓝军建设
2.2 蓝军组织与分工
2.3 蓝军分析技术
2.4 蓝军成功的关键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