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学勤 著 程薇、张静芳 整理 刘国忠 审校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2-3
页数: 246
装帧: 平装
丛书: 李学勤先生清华讲义丛书
ISBN: 9787302600695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2-3
页数: 246
装帧: 平装
丛书: 李学勤先生清华讲义丛书
ISBN: 9787302600695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待购书目 (得似浮云)
- 【追跡三代,鞭及秦汉】 (漆园吏玫)
- 2022年文史新书 (黄原甫)
- 【想读分类】文献今注 研究 (谢糸色)
- 中国历史 (Mis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2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五帝本纪》《夏本纪》讲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韧勉 2022-06-26 13:32:56
2012年研一的暑假在北大上通识教育培训班时,第一个授课的就是李学勤先生为我们讲述《史记·夏本纪》,当时三联书店就在课间售卖《五帝本纪》的讲义,我买了一本找李先生签名。后来去清华考博时是李先生主持的面试,读博时李先生已经不教课,就是偶尔有大牌来清华讲座,比如艾兰、夏含夷、海昏侯的挖掘者们之时李先生会坐在历史系310教室的第一排,在名家讲完之后自己做一些讲座点评,谈一谈学术掌故。如今想来《夏本纪》算... 2012年研一的暑假在北大上通识教育培训班时,第一个授课的就是李学勤先生为我们讲述《史记·夏本纪》,当时三联书店就在课间售卖《五帝本纪》的讲义,我买了一本找李先生签名。后来去清华考博时是李先生主持的面试,读博时李先生已经不教课,就是偶尔有大牌来清华讲座,比如艾兰、夏含夷、海昏侯的挖掘者们之时李先生会坐在历史系310教室的第一排,在名家讲完之后自己做一些讲座点评,谈一谈学术掌故。如今想来《夏本纪》算是唯一接受过李先生教诲的内容,十年过后再读讲义仍有收获,讲述虽然深入浅出,但是历史地理、日名、音韵训诂、出土文献、古文字等《夏本纪》所涉知识点一一囊获。刘国忠老师为讲义出版所选附录的几篇李先生的文章,对于理解《夏本纪》和《五帝本纪》也颇为精要,细细品读,更能理解李先生的史观视角。 (展开)
0 有用 东君 2024-01-03 14:47:40 四川
8分,阅读《史记》时搭配着看,对于理解前两篇本纪很有用。
1 有用 金剛怒目 2023-12-23 11:41:37 上海
精彩!
0 有用 以逆为名 2022-07-01 20:52:58
本书内容整理自李学勤先生在清华教学时的讲义,较为口语化,也比较通俗。《五帝本纪》和《夏本纪》是史记最开头的两篇文章,记录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挑选这两篇进行讲解,更主要的是在谈对整个中国上古史的认识问题。在详解文意之余,作者特别提到了两点:其一,肯定了近代“古史辨”学派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他们敢于打破陈旧观念,开创了全新的历史学研究思路;其二,强调了“二重证据法”,也就是强调了考古发掘对于文献材料的... 本书内容整理自李学勤先生在清华教学时的讲义,较为口语化,也比较通俗。《五帝本纪》和《夏本纪》是史记最开头的两篇文章,记录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挑选这两篇进行讲解,更主要的是在谈对整个中国上古史的认识问题。在详解文意之余,作者特别提到了两点:其一,肯定了近代“古史辨”学派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他们敢于打破陈旧观念,开创了全新的历史学研究思路;其二,强调了“二重证据法”,也就是强调了考古发掘对于文献材料的补充和相互印证作用。当下的历史研究有着许多不同面向,但是上古史的问题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傅斯年先生曾说道:“以不知为不有,是谈史学者极大的罪恶。”我们有着丰富的文献材料,近年来也产生了不少考古材料,如何整理分析,并综合利用好它们,才是重中之重。 (展开)
0 有用 浮一大白 2024-05-23 06:10:27 北京
有点枝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