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两年前读的原版,终于出了中文版,出于收藏的目的入了并重读一遍。翻译质量极佳,这样高水准又负责任的译者能多一点就好了……
文学中的元虚构,或者说后设叙事,最常见于故事世界内部的嵌套和跨层。想在现实与虚构之间也产生交集,便离不开“书”本身,最古典的设计:读者手中书的原稿是书中人写的,而非塞万提斯或托尔金。文字媒介对Meta的可塑性有天然的局限,还能与现实产生互动,对故事世界施加影响,只有最好的幻想文学:米切尔·恩德是把读者拉入书中,你不读它,幻想国的危机便无法化解。另一种是作者不惜自曝把自身参与变成故事一部分,可能读序言时就掉进设好的陷阱,无从分辨叙述的可靠性:譬如言之确凿说这是原著的删改本,故事最早是我爸讲给我听的,我又写给儿子孙子。问我对原著者哪儿不满意?看我批注点评啊,这儿写得太说教,不改孩子能读下去?那儿整得《白鲸》一样掉书袋,和主线有啥关系?都告诉你去过弗洛林了,故事要讲沉浸感吧,姑且假装相信吼不吼啊?
古雅的封面和乍一看非常普通又经典的故事情节,会让人以为这又是个童话故事,但作者不断在打断、解构这个故事,刻意控制故事的走向。其实我觉得这更像是一种神话,叠床架屋、拆解故事的做法,是在反复刻画那几个核心人物,以及作者对于故事的看法。
这本书不只是一本童话,它更像是一本出自美国人之手,却属于启蒙时代法国的书,从本书的体裁(基于一本用小语言/方言/古语写成的“原著”,等同于严肃作家们的manuscriptum)到它的风格和思想倾向,都有一股伏尔泰味。 作为小说而言它的情节确实有趣。 但有一个点让我对本书评价降低不少——本书洋溢着新大陆移民对旧世界的讽刺,以及不可抑制的沾沾自喜。 难怪美国读者会如此中意这本书,但凡事有利有弊,这本书的世界性便因此失却不少。好的讽刺作品应该主要针对自己的时空,而不是取笑“在瑞典和德国之间”的“弗洛林”。
签下这本书的版权的时候,没有想到它会成为一个《霍比特人》的组合:《霍》的译者(他甚至早于《霍》就译了本书)+《霍》的画师(她贡献了本书的封面插画)+《霍》的编辑+《霍》的设计师……然而本书虽然名为奇幻小说,却跟《霍》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它更多地是一部戏仿《堂吉诃德》以降的各种流浪汉小说的冒险小说,一本在惊险之余通过插科打诨让读者会心一笑的幽默小说,一部鼓吹真爱至上的纯真无邪的爱情小说,一本你一旦拿起来就准会一口气读完的page-turner。
无聊。
情节主线是典型的奇幻冒险片的套路,使之与众不同的是作者通过“删节”和“注释”对其的颠覆和解构,元叙事的运用非常巧妙,两篇“序”和一篇“说明”其实可以看作小说本身的组成部分,翻开“序”的时候,故事已经开始了,“公主新娘”的故事是嵌套在“《公主新娘》这本书”的故事里的。但还是要说,抛开叙事手法不谈,我真的很吃这个童话套路……
很少認同腰封,可以理解作者是“最受歡迎的說書人”了,故事裡穿插的作者自嘲一樣的關於刪節的註解代入的是讀者視角,作者很懂讀者要看什麼。故事很多元素,騎士、蒙面劍客、海盜、復活術⋯⋯,對公主塑造不太滿意,韋斯特利、菲茲克、伊尼戈的故事線很完整,但感覺故事匆匆完結有點虎頭蛇尾了,不夠看啊
本以为是一部纯爱小说,但是情节好有意思,全程忍俊不禁哈哈哈哈。合上书只记得那句“你好……我叫伊戈尔·蒙托亚,你是我的杀父仇人……准备受死吧……”
3.5
扑朔迷离(一个好编剧的删改过程
莫根斯特恩的童话冒险故事第一次听说,读得感觉也是平常,反倒是戈德曼的序和书中的改编妙趣横生,诙谐有趣,只是早过了读童话故事的年龄,完全想象不了孩子们听到或者读到这些故事时可能会有的感受,也许孩子们才有评价这书的发言权吧……
2024
强推!!!建议跟电影一起看~~~
妙趣横生的一本书。 这么有趣的故事和设定太适合拍一部电影了。
3.5吧,细节很有想象力的童话故事,书中书涉及作者生活也很真实,但是总体没有很吸引我,尤其男女主角太没意思了,巨人和剑客,甚至反派几个人,都要比他们好玩。
有点像之前一本科幻……忘记名字了。
有错字。。。。。。故事是很好的,翻译也是结合国语的
这本书最终让人记住的不是"真爱战胜一切"的陈词滥调,而是那种在故事内外自由穿梭的阅读体验。当最终合上书页时,或许已经分不清哪些是S. 莫根施特恩的"原作",哪些是戈德曼的"编辑",哪些又是自己作为读者参与创造的想象——而这正是这部作品最迷人的魔法。
读过原版,几乎是我去年最爱的故事
> 公主新娘
4 有用 野斑马 2024-12-02 21:35:30 上海
两年前读的原版,终于出了中文版,出于收藏的目的入了并重读一遍。翻译质量极佳,这样高水准又负责任的译者能多一点就好了……
5 有用 🐳五月雨永远🌊 2024-12-02 04:50:08 上海
文学中的元虚构,或者说后设叙事,最常见于故事世界内部的嵌套和跨层。想在现实与虚构之间也产生交集,便离不开“书”本身,最古典的设计:读者手中书的原稿是书中人写的,而非塞万提斯或托尔金。文字媒介对Meta的可塑性有天然的局限,还能与现实产生互动,对故事世界施加影响,只有最好的幻想文学:米切尔·恩德是把读者拉入书中,你不读它,幻想国的危机便无法化解。另一种是作者不惜自曝把自身参与变成故事一部分,可能读序言时就掉进设好的陷阱,无从分辨叙述的可靠性:譬如言之确凿说这是原著的删改本,故事最早是我爸讲给我听的,我又写给儿子孙子。问我对原著者哪儿不满意?看我批注点评啊,这儿写得太说教,不改孩子能读下去?那儿整得《白鲸》一样掉书袋,和主线有啥关系?都告诉你去过弗洛林了,故事要讲沉浸感吧,姑且假装相信吼不吼啊?
6 有用 雪莱 2024-11-06 16:55:34 上海
古雅的封面和乍一看非常普通又经典的故事情节,会让人以为这又是个童话故事,但作者不断在打断、解构这个故事,刻意控制故事的走向。其实我觉得这更像是一种神话,叠床架屋、拆解故事的做法,是在反复刻画那几个核心人物,以及作者对于故事的看法。
5 有用 枕流 2024-11-26 23:44:51 江苏
这本书不只是一本童话,它更像是一本出自美国人之手,却属于启蒙时代法国的书,从本书的体裁(基于一本用小语言/方言/古语写成的“原著”,等同于严肃作家们的manuscriptum)到它的风格和思想倾向,都有一股伏尔泰味。 作为小说而言它的情节确实有趣。 但有一个点让我对本书评价降低不少——本书洋溢着新大陆移民对旧世界的讽刺,以及不可抑制的沾沾自喜。 难怪美国读者会如此中意这本书,但凡事有利有弊,这本书的世界性便因此失却不少。好的讽刺作品应该主要针对自己的时空,而不是取笑“在瑞典和德国之间”的“弗洛林”。
5 有用 吾荐 2024-11-04 20:17:41 湖南
签下这本书的版权的时候,没有想到它会成为一个《霍比特人》的组合:《霍》的译者(他甚至早于《霍》就译了本书)+《霍》的画师(她贡献了本书的封面插画)+《霍》的编辑+《霍》的设计师……然而本书虽然名为奇幻小说,却跟《霍》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它更多地是一部戏仿《堂吉诃德》以降的各种流浪汉小说的冒险小说,一本在惊险之余通过插科打诨让读者会心一笑的幽默小说,一部鼓吹真爱至上的纯真无邪的爱情小说,一本你一旦拿起来就准会一口气读完的page-turner。
2 有用 无原型的复制品 2024-11-24 16:17:11 辽宁
无聊。
0 有用 Lessingia 2025-01-20 19:53:28 四川
情节主线是典型的奇幻冒险片的套路,使之与众不同的是作者通过“删节”和“注释”对其的颠覆和解构,元叙事的运用非常巧妙,两篇“序”和一篇“说明”其实可以看作小说本身的组成部分,翻开“序”的时候,故事已经开始了,“公主新娘”的故事是嵌套在“《公主新娘》这本书”的故事里的。但还是要说,抛开叙事手法不谈,我真的很吃这个童话套路……
0 有用 scarlett 2025-03-30 23:44:07 广东
很少認同腰封,可以理解作者是“最受歡迎的說書人”了,故事裡穿插的作者自嘲一樣的關於刪節的註解代入的是讀者視角,作者很懂讀者要看什麼。故事很多元素,騎士、蒙面劍客、海盜、復活術⋯⋯,對公主塑造不太滿意,韋斯特利、菲茲克、伊尼戈的故事線很完整,但感覺故事匆匆完結有點虎頭蛇尾了,不夠看啊
0 有用 一半 2024-11-24 01:08:57 广东
本以为是一部纯爱小说,但是情节好有意思,全程忍俊不禁哈哈哈哈。合上书只记得那句“你好……我叫伊戈尔·蒙托亚,你是我的杀父仇人……准备受死吧……”
0 有用 勤雨 2024-12-01 22:20:19 上海
3.5
0 有用 江卬 2024-12-17 16:04:26 浙江
扑朔迷离(一个好编剧的删改过程
1 有用 沉默 2024-11-19 17:06:37 安徽
莫根斯特恩的童话冒险故事第一次听说,读得感觉也是平常,反倒是戈德曼的序和书中的改编妙趣横生,诙谐有趣,只是早过了读童话故事的年龄,完全想象不了孩子们听到或者读到这些故事时可能会有的感受,也许孩子们才有评价这书的发言权吧……
0 有用 方外utopia 2025-01-22 12:24:29 湖南
2024
0 有用 阿阮 2024-12-12 11:12:43 辽宁
强推!!!建议跟电影一起看~~~
0 有用 空城 2025-03-01 11:18:17 湖北
妙趣横生的一本书。 这么有趣的故事和设定太适合拍一部电影了。
0 有用 碎梦刀 2025-02-10 19:40:21 北京
3.5吧,细节很有想象力的童话故事,书中书涉及作者生活也很真实,但是总体没有很吸引我,尤其男女主角太没意思了,巨人和剑客,甚至反派几个人,都要比他们好玩。
0 有用 苍耳 2025-03-09 11:48:19 中国香港
有点像之前一本科幻……忘记名字了。
0 有用 koala来啦 2025-05-11 17:58:59 吉林
有错字。。。。。。故事是很好的,翻译也是结合国语的
0 有用 安吉可 2025-05-10 18:20:22 广东
这本书最终让人记住的不是"真爱战胜一切"的陈词滥调,而是那种在故事内外自由穿梭的阅读体验。当最终合上书页时,或许已经分不清哪些是S. 莫根施特恩的"原作",哪些是戈德曼的"编辑",哪些又是自己作为读者参与创造的想象——而这正是这部作品最迷人的魔法。
0 有用 Lilac 2024-12-15 14:39:59 浙江
读过原版,几乎是我去年最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