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补标。是我“随身携带的书”
好像怎样都读不够,怎样也读不倦
《尽头》之后读到的最好的唐诺。进入耳顺之年,作者沉思暮年的同时,从年纪这一视角重新考察文学及思想,“我们所推崇的典籍很多都出自小年轻之手”,因为古时平均寿命只有现代一半。经此启发,也想去找作家的“暮年书”来重看了。谈阅读和书写的部分变化不大,较以往更为深入更精简(但还是很啰嗦就对了),就连引用的人还是那熟悉的老几位常驻嘉宾(按频次博卡昆托),还是依旧嫌弃村上,不过这次一向一团和气的诺老师居然几次口出讥讽,甚至“毁内不避亲”,剑锋直指大卫王张大春以及某中年台湾小说家,看得出诺老师是忍了很久了,大概是“我已老了,不想再看谁脸色,只想说我想说”,这样蛮好,可以再多说一点。读唐诺像是一种温习,温习熟悉的书,激起重读的欲望,进而获得往前走不可或缺的确认感。谢谢有被抚慰到。
啰嗦还是啰嗦,但没有以前啰嗦的好看了。唐诺这些年频繁来往大陆,感觉两岸的文学他都找不到满意的人了。他曾夸耀的所谓五六支好笔(其中我只认可舞鹤和朱天文,黄锦树骆以军已和朱家断交,不过看唐诺现在提到的频率,好像林俊颖补位了?)就是一个文学盛世,也都沉寂十几年没有新作了,唐诺也在不点名要求他们快写。另外讽刺了一下王德威,还挺到位。
屠格列夫、张爱玲晚年作品应引起重视。他竟然看过这么多日本综艺。政治上的不可知论。侯孝贤电影的诗化倾向。承认世界在变坏,志业也可退休了。
诶,一如既往地啰嗦吧,一如既往浅浅地支持一下,就好像救助非遗项目一样的感觉。
我读完了朋友们!谢伯伯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安慰,就是那种非常笃定你知道他能够安慰到你灵魂最深处但还是每每惊喜于他安慰的路径。他当然无比啰嗦,所以我劝不喜欢他文风的确实可以不必看了,他都很了解自己的垂老,可他写日本娱乐八卦能写得那样欢脱!他当然在重复他熟稔的作家作品,可我就是喜欢看他用六经注万物。看他隐约透露开始有想退休的念头,吓得读了两遍,确定目前还不确凿才放心继续读。还不知道要拿哪本书才能续上他这段时间给我带来的安稳睡眠,谁接续得了,谁承托得住。
初读唐诺时觉得他远远走在前面,语言、经验、洞见和感受都得奋力追赶,到现在超出的部分渐少,竟有点并肩而行的感觉,当作年长的老友和“我族之人”的恳切之语来读,倒也踏实舒服。这一本的主体重新回到书写和阅读,比上一本明显有些hold不住的声誉和财富还是更好一些。读写中幽微不足为外人道的部分基本都有类似体验所以好get。书写使得经验沉淀成型、穿透性的思考(联系focus - flow理论?)、卡尔维诺的折返跑譬喻(重读帕洛尔马)、自由的正面和反面(托克维尔)等。种草更多的本雅明(编织在故事里的教训便是智慧)和列维施特劳斯。侯孝贤的方法原来也是bottom-up.
大散文家新作
读此书的历程像走石子路。和《尽头》《眼前》比起来,唐诺换上了素衣,饱和度更低,但更不避靠近事物的核心。
请继续写!
熟悉的长辈,已可推想唐诺大概会援引的人与典故,再打一次亲切的照面
年度最佳
看到一位长者慢慢地聊人生感悟、聊读书、聊往事和未来看法。感悟文学给自己带来的力量。虽然有的地方过于啰嗦,文字间显示了唐诺的真诚。
唐诺的书永远都是让我安心的选择,仿佛理智、温和、锐利、通透的光芒洒在身上,重新活过来。傲骨之战系列最后一集结束时,有人说不知接下来要看什么,我暗自庆幸还有好多书可以看。人总是贪心又虚弱,盼望有个东西、有个人能带来永恒又日常的抚慰,最好随叫随到。然而世间哪有如此便宜的交换,更别提人都会变化这回事。唐诺让我平静和坚强,让我懂得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一步一步往前走。
唐诺这本书不单是谈阅读,涉及政治、娱乐等。
这本书等好久,先于声誉,是个唐老师惦念很久读者也惦念他写很久的话题,终于在今年看到结果。文字有变精简,其实从声誉就开始了,但我以为是因为那本题材的原因,刻意触碰没那么深入导致,但这本读起来确实有此实感了。一一拷问年岁、阅读的恒久话题,偏到怎么写日本综艺也能写这么好看啊,遂开始担心他近年的新思导致提前退休,但又约定似的定下其他书写主题(只言片语集),满心期望他继续写下去(>_<)。
关于不同年纪,不同时代下阅读的思考。如书中引用尼采的话,“如果耶稣当时活了下来,活下去,他迟早一定会收回自己太过年轻的教义”
近段时间所读文字密度最大的书,由创作者的年纪说起,把它作为阅读的另一种角度,一路直抵书写者的根本目的及自由,不闪不躲,直至问题核心。
小说,技艺,志业,唐诺依然沿着之前的书写路径,继续思考,继续深挖,学到好多。之前,唐诺说书写者应该写到死,这回他说或者可以有退休的时候。希望还能看到下一本书。他太神秘了,网上几乎没有他的痕迹,唯有当他出书时才知道他最近在想什么,如何看待我们也看到的很多问题。
> 求劍
3 有用 Flâneur 2023-06-24 21:38:33 湖南
补标。是我“随身携带的书”
6 有用 francesfinnn 2022-10-04 21:57:27 北京
好像怎样都读不够,怎样也读不倦
33 有用 渡边 2023-01-04 19:01:11 上海
《尽头》之后读到的最好的唐诺。进入耳顺之年,作者沉思暮年的同时,从年纪这一视角重新考察文学及思想,“我们所推崇的典籍很多都出自小年轻之手”,因为古时平均寿命只有现代一半。经此启发,也想去找作家的“暮年书”来重看了。谈阅读和书写的部分变化不大,较以往更为深入更精简(但还是很啰嗦就对了),就连引用的人还是那熟悉的老几位常驻嘉宾(按频次博卡昆托),还是依旧嫌弃村上,不过这次一向一团和气的诺老师居然几次口出讥讽,甚至“毁内不避亲”,剑锋直指大卫王张大春以及某中年台湾小说家,看得出诺老师是忍了很久了,大概是“我已老了,不想再看谁脸色,只想说我想说”,这样蛮好,可以再多说一点。读唐诺像是一种温习,温习熟悉的书,激起重读的欲望,进而获得往前走不可或缺的确认感。谢谢有被抚慰到。
2 有用 春雪 2023-12-04 22:04:32 江苏
啰嗦还是啰嗦,但没有以前啰嗦的好看了。唐诺这些年频繁来往大陆,感觉两岸的文学他都找不到满意的人了。他曾夸耀的所谓五六支好笔(其中我只认可舞鹤和朱天文,黄锦树骆以军已和朱家断交,不过看唐诺现在提到的频率,好像林俊颖补位了?)就是一个文学盛世,也都沉寂十几年没有新作了,唐诺也在不点名要求他们快写。另外讽刺了一下王德威,还挺到位。
11 有用 K 2022-09-21 07:57:01 吉林
屠格列夫、张爱玲晚年作品应引起重视。他竟然看过这么多日本综艺。政治上的不可知论。侯孝贤电影的诗化倾向。承认世界在变坏,志业也可退休了。
1 有用 腰腰 2023-12-28 08:30:10 广东
诶,一如既往地啰嗦吧,一如既往浅浅地支持一下,就好像救助非遗项目一样的感觉。
23 有用 伊夏 2022-11-17 22:09:52 江苏
我读完了朋友们!谢伯伯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安慰,就是那种非常笃定你知道他能够安慰到你灵魂最深处但还是每每惊喜于他安慰的路径。他当然无比啰嗦,所以我劝不喜欢他文风的确实可以不必看了,他都很了解自己的垂老,可他写日本娱乐八卦能写得那样欢脱!他当然在重复他熟稔的作家作品,可我就是喜欢看他用六经注万物。看他隐约透露开始有想退休的念头,吓得读了两遍,确定目前还不确凿才放心继续读。还不知道要拿哪本书才能续上他这段时间给我带来的安稳睡眠,谁接续得了,谁承托得住。
2 有用 慕明 2023-01-04 05:36:58 美国
初读唐诺时觉得他远远走在前面,语言、经验、洞见和感受都得奋力追赶,到现在超出的部分渐少,竟有点并肩而行的感觉,当作年长的老友和“我族之人”的恳切之语来读,倒也踏实舒服。这一本的主体重新回到书写和阅读,比上一本明显有些hold不住的声誉和财富还是更好一些。读写中幽微不足为外人道的部分基本都有类似体验所以好get。书写使得经验沉淀成型、穿透性的思考(联系focus - flow理论?)、卡尔维诺的折返跑譬喻(重读帕洛尔马)、自由的正面和反面(托克维尔)等。种草更多的本雅明(编织在故事里的教训便是智慧)和列维施特劳斯。侯孝贤的方法原来也是bottom-up.
0 有用 Yong_囝 2023-02-13 23:38:51 广东
大散文家新作
1 有用 一个小市民 2023-07-17 21:45:57 浙江
读此书的历程像走石子路。和《尽头》《眼前》比起来,唐诺换上了素衣,饱和度更低,但更不避靠近事物的核心。
2 有用 惡水 2023-07-28 18:09:24 云南
请继续写!
0 有用 苔原戚风 2023-08-14 15:24:07 广东
熟悉的长辈,已可推想唐诺大概会援引的人与典故,再打一次亲切的照面
0 有用 Serein 2023-11-16 20:09:09 上海
年度最佳
0 有用 北邙大鱼 2023-11-15 20:26:28 湖北
看到一位长者慢慢地聊人生感悟、聊读书、聊往事和未来看法。感悟文学给自己带来的力量。虽然有的地方过于啰嗦,文字间显示了唐诺的真诚。
3 有用 diduanyan 2023-01-27 02:30:05 云南
唐诺的书永远都是让我安心的选择,仿佛理智、温和、锐利、通透的光芒洒在身上,重新活过来。傲骨之战系列最后一集结束时,有人说不知接下来要看什么,我暗自庆幸还有好多书可以看。人总是贪心又虚弱,盼望有个东西、有个人能带来永恒又日常的抚慰,最好随叫随到。然而世间哪有如此便宜的交换,更别提人都会变化这回事。唐诺让我平静和坚强,让我懂得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一步一步往前走。
9 有用 鹿鸣之什 2022-09-21 09:19:22 陕西
唐诺这本书不单是谈阅读,涉及政治、娱乐等。
1 有用 蜜瓜菠萝包 2022-10-04 20:25:32 北京
这本书等好久,先于声誉,是个唐老师惦念很久读者也惦念他写很久的话题,终于在今年看到结果。文字有变精简,其实从声誉就开始了,但我以为是因为那本题材的原因,刻意触碰没那么深入导致,但这本读起来确实有此实感了。一一拷问年岁、阅读的恒久话题,偏到怎么写日本综艺也能写这么好看啊,遂开始担心他近年的新思导致提前退休,但又约定似的定下其他书写主题(只言片语集),满心期望他继续写下去(>_<)。
1 有用 且耐清贫读我书 2022-10-14 19:04:22 北京
关于不同年纪,不同时代下阅读的思考。如书中引用尼采的话,“如果耶稣当时活了下来,活下去,他迟早一定会收回自己太过年轻的教义”
0 有用 书各有命 2023-03-26 14:45:07 安徽
近段时间所读文字密度最大的书,由创作者的年纪说起,把它作为阅读的另一种角度,一路直抵书写者的根本目的及自由,不闪不躲,直至问题核心。
0 有用 花見在日本 2023-01-28 20:54:41 广东
小说,技艺,志业,唐诺依然沿着之前的书写路径,继续思考,继续深挖,学到好多。之前,唐诺说书写者应该写到死,这回他说或者可以有退休的时候。希望还能看到下一本书。他太神秘了,网上几乎没有他的痕迹,唯有当他出书时才知道他最近在想什么,如何看待我们也看到的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