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你只想要100%的改变,所以你才被困住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先试试把5%做好。用一个极其微小而不同寻常的行动,去打破惯性和困局。”
这是心理学家李松蔚最近两年来,通过网络进行心理干预的精彩案例合辑。书中共收录44个案例,囊括了自我、家庭、工作、情感、人际五大领域的真实困惑。对于读者提出的每个问题,李松蔚都给出了温暖而巧妙的回答——与其说是回答,不如说是进一步的提问,激发提问者进一步去探索。他会要求提问者在未来一周内,尝试一个没有试过的行动,尝试5%的新可能,然后把结果反馈给他。而这些真实的反馈让我们看到:新的行动带来了新的经验,而当新的经验打破惯性的时候,改变就一步一步地发生了。
在线试读
:
作者简介 · · · · · ·
李松蔚,1985年出生,知名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生毕业,曾在清华大学心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任教。目前是自由执业的家庭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通过个人公号等自媒体平台长期写作,传播心理健康和系统式心理干预理念。
目录 · · · · · ·
引言
CHAPTER 1 ∣自我
1. 为什么我总是搞砸自己的人生?
2. 明知有危险,却无法节制
3.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4. 先给失败找好理由
5. 一直在失去,一直不甘心
6. 停不下担心,怎么办?
7. 自律为什么这么难?
8. 实际的困惑
9. 焦虑成了我的舒适圈
改变的工具箱
CHAPTER 2 ∣原生家庭
1. 血缘与边界
2. 为了告别的停留
3. 难以摆脱的否定声音
4. 控制不住吵架
5. 不敢反抗
6. 面对催生
7. 在亲人面前最暴躁
8. 是家人的要求,还是自己的需要
9. 无法填补的缺憾
10. 无法改变的身份
改变的工具箱
CHAPTER 3 ∣工作与理想
1. 迈不出第一步
2. 一周只有一天想干活
3. 越失败,越努力,越恐惧
4. 不想加班,我该辞职吗?
5. 恐惧权威
6. 做一份抵触的工作
7. 这个年纪该有的样子
8. 我是普通人,但我不甘心
9. 转换期的迷茫
改变的工具箱
CHAPTER 4 ∣亲密关系
1. 一沟通就吵架
2. 我越操心,他越没信心
3. 喜欢被照顾,却无法心安理得
4. 他犯了错,我却不敢说
5. 做决定之前的准备
6. 没有人活该做个好人
7. 结论是还没有结论
8. 面对诈尸式育儿
9. 婚姻中的经济独立
改变的工具箱
CHAPTER 5 ∣人际关系
1. 所有人都讨厌我
2. 我为何如此虚荣
3. 住在孤独的城堡里
4. 如何安放控制欲
5. 心态失衡
6. 如何走出讨好模式
7. 身体症状与人际关系
改变的工具箱
后记:打破惯性的一小步
感谢与致敬
· · · · · · (收起)
CHAPTER 1 ∣自我
1. 为什么我总是搞砸自己的人生?
2. 明知有危险,却无法节制
3.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4. 先给失败找好理由
5. 一直在失去,一直不甘心
6. 停不下担心,怎么办?
7. 自律为什么这么难?
8. 实际的困惑
9. 焦虑成了我的舒适圈
改变的工具箱
CHAPTER 2 ∣原生家庭
1. 血缘与边界
2. 为了告别的停留
3. 难以摆脱的否定声音
4. 控制不住吵架
5. 不敢反抗
6. 面对催生
7. 在亲人面前最暴躁
8. 是家人的要求,还是自己的需要
9. 无法填补的缺憾
10. 无法改变的身份
改变的工具箱
CHAPTER 3 ∣工作与理想
1. 迈不出第一步
2. 一周只有一天想干活
3. 越失败,越努力,越恐惧
4. 不想加班,我该辞职吗?
5. 恐惧权威
6. 做一份抵触的工作
7. 这个年纪该有的样子
8. 我是普通人,但我不甘心
9. 转换期的迷茫
改变的工具箱
CHAPTER 4 ∣亲密关系
1. 一沟通就吵架
2. 我越操心,他越没信心
3. 喜欢被照顾,却无法心安理得
4. 他犯了错,我却不敢说
5. 做决定之前的准备
6. 没有人活该做个好人
7. 结论是还没有结论
8. 面对诈尸式育儿
9. 婚姻中的经济独立
改变的工具箱
CHAPTER 5 ∣人际关系
1. 所有人都讨厌我
2. 我为何如此虚荣
3. 住在孤独的城堡里
4. 如何安放控制欲
5. 心态失衡
6. 如何走出讨好模式
7. 身体症状与人际关系
改变的工具箱
后记:打破惯性的一小步
感谢与致敬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偶尔也向往这种把自己掩蔽起来的生活,想想都觉得安心。同时我也知道,那也并非是全然的快乐。即便像我这样喜欢独处的人,假如一直与世隔绝,日子长了也难免怀疑:“我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但是,请不要先把它当成问题,那只是一种生活选择。对有些人而言,人际关系就是无限压力,那么凭什么不能选择远离人群的生活?纵然有它的坏处,但世上又有哪一种生活可以完全无痛?在外面有外面的不适,在家里有家里的孤独。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3. 住在孤独的城堡里 -
时间很神奇,没有一种状态是永恒的,不是你变,就是她变。过去一直是你主动改变,迁就她,这次你把她当成一个会变的人,等等看?不要预设她不联络就是生气,万一她是在适应一个人生活呢?下次联系她的时候,你先用正常的语气招呼她:“新年好!我们给你做了爱吃的东西。” 她怎么接,都把她假定为有能力的、成长的人。如果她不是,别失望,给她一点时间,下次继续。你不需要再改变。我认为你已经做到了能做到的最好:在保持距离的前提下,有一点适度的关切。既不绝情,但也不要无端成为出气筒和替罪羊。保持你的稳定,剩下的,她会学着适应。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 血缘与边界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5%的改变"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5%的改变"的人也喜欢 · · · · · ·
5%的改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0 条 )
论坛 · · · · · ·
娓娓道来中的强大力量 | 来自comsumer | 2022-10-02 12:44:32 | |
9.24晚《5%的改变》新书分享会,直播可回看 | 来自沙沙 | 3 回应 | 2022-09-26 09:24:30 |
感动于普通人的闪闪发光 | 来自无事发生过 | 2022-07-02 12:14:44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小清新 (HHz)
- 购书单 (波豆豆)
- 生活/身体/性灵 (🦉的瓦涅密)
- 用你的故事感悟我的人生 (让子弹飞一会儿)
- 待购图书 (左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5%的改变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さんしん💧 2022-11-20 16:40:42 重庆
仅仅一段对话,太表浅了!无法共情案例主角承受的痛苦,也根本没有把问题剖析彻底,就开始复盘总结,总感觉有点纸上谈兵的意思,没悟到李松蔚老师想表达的道理,而且对于不同个体作用不大。个人浅薄的一个观点是心理学上悟啥都不如悟透“课题”分离。
15 有用 沈书枝 2023-02-21 11:36:44 北京
李松蔚的公号是现在为数不多我每篇都看的陌生人写的公号(写作的朋友们的公号很多我每篇都看),这本里其实很多内容在公号上已经看过了,在当下可以获得一些纾解和释放,有时候在自己遇到困难时,也会忽然冒出那样的想法,如果是李松蔚他会怎么说,会有什么样的办法?也许仅仅是这种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就带给自己一点心智化的力量。当然不要指望看这样一本书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什么重大的影响或较深的改变,有那么一点点不同的想法... 李松蔚的公号是现在为数不多我每篇都看的陌生人写的公号(写作的朋友们的公号很多我每篇都看),这本里其实很多内容在公号上已经看过了,在当下可以获得一些纾解和释放,有时候在自己遇到困难时,也会忽然冒出那样的想法,如果是李松蔚他会怎么说,会有什么样的办法?也许仅仅是这种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就带给自己一点心智化的力量。当然不要指望看这样一本书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什么重大的影响或较深的改变,有那么一点点不同的想法留在了自己的脑海里,大概就是其收获了,就跟书名差不多。生活是边走边看。 (展开)
2 有用 东方即白 2022-11-12 19:40:29 河北
有一种看知心夜话的感觉
4 有用 庆降霜 2022-11-17 22:41:46 浙江
非常不错!比《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本土化,不啰嗦。案例多而杂涵盖多方面,快进快出,比较直接利落,也有总结性文字。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有些共鸣令人动容。
0 有用 Jessica 2022-11-12 11:15:23 广东
这本书收录了作者19年-22年期间在微信公众平台和读者互动的44个案例,读者提问-作者建议-读者行动后的反馈,案例涵盖从自我,家庭,工作再到亲密关系等,很容易引起共鸣。所谓5%的改变,也许就是那开始行动的决心,再加上持续下去的动力,大变革就能发生。
0 有用 此间的少年 2023-06-02 09:18:50 江苏
李老师介绍的方法简单高效,其中包含更多的积极肯定,对来访者现状和情绪,行为的理解和共情,每章背后也阐述了原理,对初入咨询行业的我有很大的帮助
0 有用 查里修米拉 2023-06-01 14:27:49 上海
好像光是阅读对我帮助没有那么大 还是需要真的动起来啊(我怎么又在看心理学
0 有用 被捏爆的小红豆 2023-06-01 11:01:10 广东
这本书有点意思,用最小的行动,打开新的生活状态。尝试用5%改变,走出第一步,也许人生会是另一番风景。
0 有用 小行也笃 2023-06-01 09:24:20 四川
读几遍都会很有收获 我们如此相似 行动起来一切都会不一样
0 有用 段乐乐 2023-05-31 23:54:38 江苏
改变是细微的 持久的 自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