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翻译排版问题太多了啊,推理……貌似也不是特别出众
这是我看过得最平淡无奇的侦探小说,但现实中应该就是这样的,哪来的如此之多的性格侦探呢
这本书一度是我评价烂作的标杆和底线
说到最后,最没有悬念的凶手
小时候看过一篇短篇叫《姨姥姥艾丽的毒蝇纸》印象深刻,时隔多年重翻那本短篇推理合辑才发现以前就看过她的作品。。。
太难读了,明明很薄却感觉很罗嗦,几乎读不下去,也没什么亮点
从作品年表来看,PD詹姆斯这本《谋杀之心》算是早期作品,因此故事构架的不成熟和推理的脆弱似乎是个必然。单纯作为推理小说来看,只能说不过不失,但是字里行间居然读出了些许钱德勒的味道,或许PD的初衷是要将达格利什塑造成第二个马修·斯卡德?
转折转的好突然,一点推理的乐趣神马的都没有
前期的家访实在太啰嗦无味,只偶有几处日常值得会心一笑;逆转前的部分很有点死前之吻的既视感,即紧张又给人误导,以致逆转后显得莫名其妙,考虑到成书年代,作者的书写还是很大胆的,一个最没悬念的凶手居然也能拖住整本书,但这个优点似乎不足以弥补小说本身书写的稚嫩和推理的薄弱。
好不容易看完这本,我发誓再也不买P.D.的书了--遗憾的是已经买了夜莺. 这位老奶奶,比AC还AC,罗里八索的不行!
翻译不行
乏味
嘎明显的单动机单线索,不知所谓。。。
这本书居然6分都不到!!!!怒刷5星!!!!!!
几乎马上可以猜到凶手
罪犯是作者
怎么说呢 小说还是蛮有层次的 先是凶案发生 然后是证人证词 然后是证人私下活动中投下几条红鲱鱼 然后是关键线索出现 然后是侦探推理 然后是反推理加小逆转 最后是真相 但是感觉语言枯燥情节松弛提不起人兴趣 而且中间的误导有点太过头 不像抛给人思考倒像直接泄底
这的确不是我那一口
还好,J.D.詹姆斯女士的风格确实很像阿加莎。不同角色不同角度的叙述,故事发展与人物关系的发展,偶尔的难以言传的调侃式风格……除了十九世纪的茶香、小村庄、麻布手帕变成了咖啡、小别墅和职业装,曲线变成直线,有些温软的色调抹上了点冷和硬,真是非常像。 不过,凶手是谁很容易猜。阿婆也是一样,看得多了真的容易猜出来。不像是奎恩那种精心的结撰……里面仿佛有某种奇妙的暗示一样。
很痛苦,枝枝蔓蔓的情节太多,前半本还认认真真的看,用了五天以后突然醒悟这简直是浪费时间...
> 谋杀之心
6 有用 7outta6 2009-04-11 09:18:12
翻译排版问题太多了啊,推理……貌似也不是特别出众
6 有用 Blu 2010-12-31 04:09:26
这是我看过得最平淡无奇的侦探小说,但现实中应该就是这样的,哪来的如此之多的性格侦探呢
4 有用 海边的孟小花 2010-07-28 23:57:01
这本书一度是我评价烂作的标杆和底线
4 有用 时间之葬 2014-02-08 21:05:09
说到最后,最没有悬念的凶手
3 有用 [已注销] 2015-03-24 10:55:44
小时候看过一篇短篇叫《姨姥姥艾丽的毒蝇纸》印象深刻,时隔多年重翻那本短篇推理合辑才发现以前就看过她的作品。。。
3 有用 雪夜的星空 2016-06-29 11:50:01
太难读了,明明很薄却感觉很罗嗦,几乎读不下去,也没什么亮点
2 有用 K.J 2016-05-10 21:59:28
从作品年表来看,PD詹姆斯这本《谋杀之心》算是早期作品,因此故事构架的不成熟和推理的脆弱似乎是个必然。单纯作为推理小说来看,只能说不过不失,但是字里行间居然读出了些许钱德勒的味道,或许PD的初衷是要将达格利什塑造成第二个马修·斯卡德?
3 有用 麻麻林 2014-01-06 18:00:52
转折转的好突然,一点推理的乐趣神马的都没有
2 有用 SalvadorCrusoe 2018-11-16 22:50:59
前期的家访实在太啰嗦无味,只偶有几处日常值得会心一笑;逆转前的部分很有点死前之吻的既视感,即紧张又给人误导,以致逆转后显得莫名其妙,考虑到成书年代,作者的书写还是很大胆的,一个最没悬念的凶手居然也能拖住整本书,但这个优点似乎不足以弥补小说本身书写的稚嫩和推理的薄弱。
3 有用 冰亦 2009-07-04 19:06:34
好不容易看完这本,我发誓再也不买P.D.的书了--遗憾的是已经买了夜莺. 这位老奶奶,比AC还AC,罗里八索的不行!
2 有用 喷火国王小怪兽 2009-07-04 12:51:32
翻译不行
1 有用 大瘦瘦 2010-05-19 14:50:08
乏味
1 有用 傅踢踢 2010-06-13 00:05:31
嘎明显的单动机单线索,不知所谓。。。
1 有用 ふふちゃん 2013-06-23 02:56:40
这本书居然6分都不到!!!!怒刷5星!!!!!!
1 有用 Xenophon 2011-10-21 22:19:48
几乎马上可以猜到凶手
1 有用 白开心 2010-05-27 21:04:29
罪犯是作者
1 有用 流星飞绊 2011-05-15 23:33:35
怎么说呢 小说还是蛮有层次的 先是凶案发生 然后是证人证词 然后是证人私下活动中投下几条红鲱鱼 然后是关键线索出现 然后是侦探推理 然后是反推理加小逆转 最后是真相 但是感觉语言枯燥情节松弛提不起人兴趣 而且中间的误导有点太过头 不像抛给人思考倒像直接泄底
1 有用 基斯 2009-06-03 09:23:08
这的确不是我那一口
1 有用 镜听 2009-09-05 19:04:50
还好,J.D.詹姆斯女士的风格确实很像阿加莎。不同角色不同角度的叙述,故事发展与人物关系的发展,偶尔的难以言传的调侃式风格……除了十九世纪的茶香、小村庄、麻布手帕变成了咖啡、小别墅和职业装,曲线变成直线,有些温软的色调抹上了点冷和硬,真是非常像。 不过,凶手是谁很容易猜。阿婆也是一样,看得多了真的容易猜出来。不像是奎恩那种精心的结撰……里面仿佛有某种奇妙的暗示一样。
1 有用 青空 2009-03-12 16:27:49
很痛苦,枝枝蔓蔓的情节太多,前半本还认认真真的看,用了五天以后突然醒悟这简直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