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就很感动,讲真我其实很少看欧美漫画能很喜欢,这部的确真诚,特别是最后罗兰进入养护医院那段日子 ,如果作者不是真实经历是画不出这样的故事的,以及不知道现在国内临终关怀做的什么样了,如果能跟加拿大那样,那么对癌症患者和家人都是一种很好的解脱。
用最童真的画风触碰我最难去面对的事情,看完仿佛经历一次亲情的漫长告别。第一次看蒙特利尔漫画家的画,好朋友和她老公之后要去蒙特利尔生活了,对这个有着太阳马戏团艺术和疗养业发达的特别的加拿大城市,还挺想去以后短住一下的。
最后都化为尘埃。人生有两种计算时间的方法,一种是从出生开始正数,一种是从终点开始倒数,最近看了蛮多关于后者的,年轻的时候觉得正数是自然,现在觉得倒数才是自然。一切化作尘埃,珍藏,珍视,珍重。
从一大家、老老小小的喧闹欢聚,写(画)到老人安乐死……这是个被反复咀嚼的母题,伟大如《红楼梦》,其实也不过说繁华落尽后,生命的凋零和孤独。然而这书有属于它的“小温”,一大拨子儿孙挤在地下室里,吵闹不堪,最后大人只好一起吃安眠药,父亲临终,三个陪护的女儿溜出病房抽烟,谈到抽稀哈哈大笑,即使在最悲伤的时刻,心也有它的弹性,生命啊,原来全镌刻于此小隙。
“是三英尺九英寸”,TOT。
忍不住哭出来,毕竟这一切我真的太太太熟悉了。用湿润的棉棒擦他的嘴唇,他最后瘦干巴的样子,出殡的长长队列,遗体告别时大家的安慰… 还有 好羡慕书中这样条件完备的临终关怀中心啊,我们的方式真的太漫长太熬人了,真的没必要无意义地延缓死亡,熬到最后家属都已经半死不活了
看完后想外公了……不管在上海还是魁北克,又或者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当尘埃落定,愿每个人都走得安详,不留遗憾。
特别细腻,很动情,看完很久都觉得无法平静,但奇怪的是一点也不亢奋,知道了这就是一个人的一辈子最后结束的样子,但是因为有好多家人和朋友在一起,还觉得很温暖的,很有人情味,喜欢
这个爷爷还有三个女儿,想想独生子女一代真是艰难
想念我的爷爷奶奶咯
看哭了,整本书就是一场告别,分镜头好棒,无声却有力。一开始不知要表达什么,越往后看越难过。
怎么偏偏是胰腺癌,在东馆读得很难过。我们也曾吵吵闹闹地去外婆家吃饭、热热闹闹地一起旅行,最后的最后,也有好好照顾外婆。 “人之离世,像关上的大门……但也许是不同风景的开端。人之离世,像凋零的树木……但也许是新萌芽的种子。人之离世,像无声的尖叫……但它帮助我们听到生命脆弱的乐章。” 又是一年啦,常常会想念您。
相聚一刻,不舍说再见。
尘尽而光生,死亡只是另一场旅程吧。
在家人的托举下,死亡带来的恐惧似乎也能减少一些吧。
外孙女和罗兰的告别格外动人
像一部结构紧湊的剧集,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后期又突然像拉了快进,人生末端达到高潮。 可惜作者没有参与太多照护的情节,其实医院里罗兰突然要喝水,子女们手忙脚乱的场景很有意思。还有罗兰患病态度的转变,医生志愿者的帮助及立场,尤其是枕边人的困扰,太有意义了。 作者一家从一位独居者那里买房子,对方听到作者说地下室太矮的委屈表情、签完合同转身哭泣以及留下苹果和纸条的贴心也让人印象深刻。 好羡慕他们带花园又靠近市区的漂亮房子!
上次读这么温情难忘的漫画还是《埃塞尔与欧内斯特》,这本读到最后罗兰成了一缕青烟来跟外孙女告别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泪目了,罗兰喜欢热热闹闹的一大家聚在一起还是因为不幸的童年,虽然有九个兄弟姐妹且父母俱在,却因为父亲zha到极致,而导致家庭支离破碎,孤儿般的长大,遇到了好心的第一任老板才没有让他走偏,而进入了正常的人生轨迹,有了幸福的小家庭,命运到最后又一次亏欠了他,退休以后可以安享晚年生活的时候,病魔来袭…… 好在最后三个女儿都陪在身边,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地送别了他,最后入住的“疗养中心”还是很棒的,期待等我那个时候,我们也可以拥有这样的“机构”!
时间的尺度 除了衡量生命的长度 也让人感知到家与爱的质地. 风格上 是那种线条简约 构成精致而整体展现明快的. 法语系加拿大人某种成都上确实很契合以往所看过的法国漫画家的气质啊. 往往有 别样的细腻和深情.
开头有点杂乱,后面很感人。死亡是每个人都要学的重要一课。中间吐槽电脑那段绝对是借机发泄心头恨,哈哈哈哈。
> 当尘埃落尽
37 有用 glow 2022-08-08 14:45:28
就很感动,讲真我其实很少看欧美漫画能很喜欢,这部的确真诚,特别是最后罗兰进入养护医院那段日子 ,如果作者不是真实经历是画不出这样的故事的,以及不知道现在国内临终关怀做的什么样了,如果能跟加拿大那样,那么对癌症患者和家人都是一种很好的解脱。
27 有用 张大水 2022-08-04 17:36:57
用最童真的画风触碰我最难去面对的事情,看完仿佛经历一次亲情的漫长告别。第一次看蒙特利尔漫画家的画,好朋友和她老公之后要去蒙特利尔生活了,对这个有着太阳马戏团艺术和疗养业发达的特别的加拿大城市,还挺想去以后短住一下的。
11 有用 豆泡儿 2023-12-09 19:27:16 澳大利亚
最后都化为尘埃。人生有两种计算时间的方法,一种是从出生开始正数,一种是从终点开始倒数,最近看了蛮多关于后者的,年轻的时候觉得正数是自然,现在觉得倒数才是自然。一切化作尘埃,珍藏,珍视,珍重。
31 有用 黎戈 2022-08-06 07:37:27
从一大家、老老小小的喧闹欢聚,写(画)到老人安乐死……这是个被反复咀嚼的母题,伟大如《红楼梦》,其实也不过说繁华落尽后,生命的凋零和孤独。然而这书有属于它的“小温”,一大拨子儿孙挤在地下室里,吵闹不堪,最后大人只好一起吃安眠药,父亲临终,三个陪护的女儿溜出病房抽烟,谈到抽稀哈哈大笑,即使在最悲伤的时刻,心也有它的弹性,生命啊,原来全镌刻于此小隙。
10 有用 光明牛奶 2023-10-29 15:40:06 浙江
“是三英尺九英寸”,TOT。
14 有用 桃花心木瓜蛋🍑 2022-11-14 17:52:29 山西
忍不住哭出来,毕竟这一切我真的太太太熟悉了。用湿润的棉棒擦他的嘴唇,他最后瘦干巴的样子,出殡的长长队列,遗体告别时大家的安慰… 还有 好羡慕书中这样条件完备的临终关怀中心啊,我们的方式真的太漫长太熬人了,真的没必要无意义地延缓死亡,熬到最后家属都已经半死不活了
31 有用 巴伐利亞酒神 2022-08-14 14:59:30
看完后想外公了……不管在上海还是魁北克,又或者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当尘埃落定,愿每个人都走得安详,不留遗憾。
3 有用 ALA 2024-12-26 14:35:23 山东
特别细腻,很动情,看完很久都觉得无法平静,但奇怪的是一点也不亢奋,知道了这就是一个人的一辈子最后结束的样子,但是因为有好多家人和朋友在一起,还觉得很温暖的,很有人情味,喜欢
3 有用 大兔子007 2024-09-25 11:11:37 四川
这个爷爷还有三个女儿,想想独生子女一代真是艰难
2 有用 DongDongkiller 2022-10-03 13:22:57
想念我的爷爷奶奶咯
2 有用 夹夹 2024-04-19 10:24:38 上海
看哭了,整本书就是一场告别,分镜头好棒,无声却有力。一开始不知要表达什么,越往后看越难过。
2 有用 东南西西 2024-12-26 19:33:03 上海
怎么偏偏是胰腺癌,在东馆读得很难过。我们也曾吵吵闹闹地去外婆家吃饭、热热闹闹地一起旅行,最后的最后,也有好好照顾外婆。 “人之离世,像关上的大门……但也许是不同风景的开端。人之离世,像凋零的树木……但也许是新萌芽的种子。人之离世,像无声的尖叫……但它帮助我们听到生命脆弱的乐章。” 又是一年啦,常常会想念您。
6 有用 国王KING 2022-08-05 19:29:23
相聚一刻,不舍说再见。
14 有用 粟冰箱 2022-08-21 11:00:11 四川
尘尽而光生,死亡只是另一场旅程吧。
1 有用 What2ver 2024-12-01 15:59:42 上海
在家人的托举下,死亡带来的恐惧似乎也能减少一些吧。
1 有用 Madlove 2023-10-23 21:52:10 陕西
外孙女和罗兰的告别格外动人
4 有用 一月初闲时 2022-11-17 18:39:01 山东
像一部结构紧湊的剧集,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后期又突然像拉了快进,人生末端达到高潮。 可惜作者没有参与太多照护的情节,其实医院里罗兰突然要喝水,子女们手忙脚乱的场景很有意思。还有罗兰患病态度的转变,医生志愿者的帮助及立场,尤其是枕边人的困扰,太有意义了。 作者一家从一位独居者那里买房子,对方听到作者说地下室太矮的委屈表情、签完合同转身哭泣以及留下苹果和纸条的贴心也让人印象深刻。 好羡慕他们带花园又靠近市区的漂亮房子!
2 有用 訚愔 2022-10-01 23:40:59 江苏
上次读这么温情难忘的漫画还是《埃塞尔与欧内斯特》,这本读到最后罗兰成了一缕青烟来跟外孙女告别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泪目了,罗兰喜欢热热闹闹的一大家聚在一起还是因为不幸的童年,虽然有九个兄弟姐妹且父母俱在,却因为父亲zha到极致,而导致家庭支离破碎,孤儿般的长大,遇到了好心的第一任老板才没有让他走偏,而进入了正常的人生轨迹,有了幸福的小家庭,命运到最后又一次亏欠了他,退休以后可以安享晚年生活的时候,病魔来袭…… 好在最后三个女儿都陪在身边,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地送别了他,最后入住的“疗养中心”还是很棒的,期待等我那个时候,我们也可以拥有这样的“机构”!
1 有用 Azeril 2023-04-18 11:56:04 浙江
时间的尺度 除了衡量生命的长度 也让人感知到家与爱的质地. 风格上 是那种线条简约 构成精致而整体展现明快的. 法语系加拿大人某种成都上确实很契合以往所看过的法国漫画家的气质啊. 往往有 别样的细腻和深情.
1 有用 瑞尔 2023-02-18 17:38:19 北京
开头有点杂乱,后面很感人。死亡是每个人都要学的重要一课。中间吐槽电脑那段绝对是借机发泄心头恨,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