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特别适合高中生阅读的学术论著。涉及的研究对象《堂吉诃德》是高中语文课标推荐的课外读物,这部学术论著将帮助高中生开启个性化深度阅读的智慧之门。《堂吉诃德》讲述了一个与理想有关的故事。对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理想”一词有着非同一般的感召力,正因如此,《堂吉诃德》才会在高中生名著阅读排行榜上位居前列。本书以1904—1978年间《堂吉诃德》在中国的译介与阐释史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四种现代文化影响期内《堂吉诃德》的译介或阐释现象。每一种译介或阐释现象中都包含着一种对堂吉诃德形象的个性化解读,每一种个性化解读中都包含着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化理想。卑鄙可恨、落伍可笑、勇毅可敬、斗志可赞、失落可怜……这些都是堂吉诃德在不同时代的译介者或阐释者笔下呈现出来的形象。高中生在读到书中记录的堂吉诃德的不同形象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探究堂吉诃德形象变化原因的热望,并会在探究过程中看到译介者或阐释者藏在堂吉诃德形象背后的中国现代化理想。
0 有用 别列兹汪 2024-07-04 13:20:14 上海
扫读 有用
0 有用 遣心 2023-01-26 14:18:28 北京
(8)意识到我对堂吉诃德的看法与主流不同,于是在图书馆翻到这本书阅读。本人几乎未接触过文学,私以为这本书对1904~1978年间堂吉诃德中译本的解读以及各路文人对它的阐释的梳理十分严谨且全面。 本人一直对堂吉诃德十分无感,是因为本人是一位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很早就抛弃了想改变世界的念想,对他的浪漫和热情不屑一顾,将他看作几乎完全的反面人物。看了此书,我理解了部分文人对他试图改变社会的理想... (8)意识到我对堂吉诃德的看法与主流不同,于是在图书馆翻到这本书阅读。本人几乎未接触过文学,私以为这本书对1904~1978年间堂吉诃德中译本的解读以及各路文人对它的阐释的梳理十分严谨且全面。 本人一直对堂吉诃德十分无感,是因为本人是一位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很早就抛弃了想改变世界的念想,对他的浪漫和热情不屑一顾,将他看作几乎完全的反面人物。看了此书,我理解了部分文人对他试图改变社会的理想的褒扬,并且不得不对此表示认同。以改变社会为己任的理想主义者,无论理想是什么,总是伟大的。 书中介绍了不同时期堂吉诃德的形象转变,由此可见,他的形象和历史一样,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既可以是乱国的党人,也可以是高尚的斗士,亦或是小资产阶级。堂吉诃德脱胎于塞万提斯,但早已不属于塞万提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