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性论的笔记(24)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Lemonleoo

    禅宗强调自性自度,从慧能之后就形成传统。 收入《大正藏》的元代宗宝改编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唐僧慧昕改编的《六祖坛经》,以及宋初契嵩改编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都载有慧能主张自度的则故事。 据说弘忍把衣钵传给慧能之后,恐人害他,故连夜把他送到九江驿边。上船后,五祖弘忍把橹自摇,慧能说:请和尚坐,弟子来摇鲁。五祖说:应是吾渡你,不可你却渡我。慧能便说:弟子迷时,须和尚度,今我已悟矣,理应自...

    2023-04-05 13:40:14

  • Lemonleoo

    在他们看来,理无深浅,何有顿渐? 寄浅显理,渐人新深,故名为渐:直就体明,理不可分,故名为顿。顿外无渐,渐即顿收,渐顿该罗,非一非异,如斯证悟,渐顿两亡,假以言说,强名顿渐。

    2023-04-05 13:25:53

  • Lemonleoo

    小顿悟与大顿悟 所谓“小顿悟”,其主要思想是主顿悟于七住,《祐录》卷七载南齐划虬《无量义经序》曰: 寻得旨之匠,起自支、安。支公之论无生,以七住为道慧阴足,十住则群方与能,在迹斯异,语照则一。安公之辨异观,三乘者始篑之因称,定慧者终成之实录,此谓始求可随根三,入解则其慧不二。 《世说新语·文学篇注》亦云: 《支法师传》日:法师研十地,则知顿悟于七住。 照这些说法,支、安二法师主张前六地非悟真性,至七...

    2023-04-05 13:16:50

  • Lemonleoo

    所谓“无情有性”,主要指不但有情众生悉有佛性,而且连墙壁瓦石等无情物也悉有佛性。 (中唐)由于此说打破了唯有众生才有佛性的传统看法,明显地扩大了佛性的范围,因而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荆溪湛然中兴天台的愿望实现了,他也因此被推上“天台九祖”的宝座。

    2023-04-05 12:54:25

  • Lemonleoo

    禅门落点归诸心悟。 照禅宗看来,佛法工夫,全在于觉与不觉、悟与不悟,不悟则愚则凡则是众生,一念既悟则智则圣则佛。 一本《坛经》几乎都是在讲道由心悟、迷凡悟圣的道理。 “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则佛”, “不悟,即佛是众生,念悟,众生是佛”,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2023-04-05 12:48:35

  • Lemonleoo

    禅宗以无念为宗。所谓无念,即是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不染不著,任运自然,自在解脱。此是禅宗立宗之本。 无念者,只是无邪念,非无正念。 所谓邪念,不仅念有著相为邪念,念无著空也是邪念。只有不念有无,既不著相,亦不执空,方为正念。

    2023-04-05 12:36:57

  • Lemonleoo

    慧能认为,学佛之最紧要者,莫过于明心见性。 《坛经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 所谓明心,亦即明了一切诸法省从心生,皆自心出,一心而“万法尽通,万法具备”,“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诸法也不例外,非离心而有别佛,而是自心即是佛,若能洞明此一心具万法,自心即是佛的真理,则与诸佛的境界无异; 而所谓见性亦即发见自心本具佛性,自性本来是佛。 实际上,明心与见性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

    2023-04-05 12:31:40

  • Lemonleoo

    所谓缘起,意谓一切事物均待缘而起,依一定的条件而生起变化。 “此有故被有,此生故彼生。 不仅世间诸法如此,一切出世间法亦依赖于对缘起的认识。 所谓法界,通常是实相、实际、真如等概念的异名,指一切现象之本原和本质。 法界为体,缘起为用。 何谓“法界缘起”,随缘显现的具体事物是法;诸法功用各各殊别,这就是界。 法界缘起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点,即缘起的重重无尽或曰无尽缘起。 “至净真心”是一切诸法(包括世间的...

    2023-04-05 11:01:18

  • Lemonleoo

    《华严经》的净心缘起观,是把一切诸法视为法身佛的呈现,清净法身充满全世界。众生当然也不例外,一切众生只是清净佛智的体现,无一众生不具如来智慧。《华严经·如来出现品》曰: 如来智慧,无处不至。无一众生,而不具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2023-04-05 10:58:03

  • Lemonleoo

    华严宗主性起。 “性起”一词语出晋译《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品”,唐译《华严经易名为如来出现品”。 华严宗创始人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中对“如来性起”有二说:一日由自性佳来至得果,故名如来;以不改为性,显用称起,即如来性起。二以真理名如名性,显用名起名来,即以如来为性起。前者以如来出现为性起,后者直如来为性起。 如来性起,简单地说,就是称性而起。就生佛关系言,指一切众生无不具足如来智慧,只要称性而...

    2023-04-05 10:48:58

<前页 1 2 3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中国佛性论

>中国佛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