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没想到我是第一个写短评的人。完全可以想象这六卷本是如何毁掉了作者的人生,因为这种嗑药式的写作必将耗尽作者的感情。作者并不是普鲁斯特,可能也得不了诺贝尔奖,但能写出这样一部排山倒海的个人化作品,他现在就可以去死了。
看到第六本,我可以接受他絮叨地陈述自己的生活还不去讲一个故事,但不能接受在一本自传体小说里加一本文学评论加一本社会学感悟再加一本希特勒传(写得好不好姑且不论 你单开一本不行吗)那么多的引用 不拿去查重都可惜了 以及还有点好奇 对于抑郁症严重的前妻看到第六本会作何感想 以及作为几千页的六卷本 结尾也太草草了 感觉完全是写不下去了拉倒结束算了的既视感
《我的奋斗》是我近些年来读过的最真挚的一部小说,这种真挚非源于某种希望、灵感或者创意,而是来自彻头彻尾的绝望、失败和放弃。克瑙斯高的“真挚”毫无媚俗迎合之意,它更像是一种对生活本身的复仇,一种文学性的自我谋杀。在这本书中,语句的节俭克制与情感的毫无克制形成了鲜明对比,克瑙斯高全盘坦白的“真情写作”获得了比内敛的“零度写作”更为强劲的效果。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变成了作者的双手和眼睛,去体会他的爱与孤独。所以,当克瑙斯高抱着自己幼小的女儿感叹,“哦,天哪,她小小的心在跳!跳得多么强劲!”我们仿佛也能感受到,那小小的、温暖而强劲的心跳,正在迎接属于她自己的生活与奋斗。
23.6.3 在看一本书前,你永远不会知道有什么收获,同理,在遇见一个人前,你永远不会明白会发生什么。
《我的奋斗:终曲》——有成为普鲁斯特的雄心,却没有乔伊斯的筹划,穆齐尔的耐力。如果没有笔锋一转大谈保罗·策兰和希特勒,那么这套书亦不过是厚厚的一摞极其琐碎的生活记事簿。好在他跑题了,从自己的生活中逃离出来,这就是漫出去的那一部分,这就是灵魂有所附丽。
这是挪威作家【卡尔-奥韦-克瑙斯高】自传体小说六部曲的终章。 也是一本自我回顾、自我检视,对比历史、反思历史的小说。 自传体小说,带有作者自身独一无二的特质。而他作为一名挪威作家,其视角、笔触、偏好等诸多方面也显露出一个典型的北欧人的思维模式和特点。 书中有部分篇幅涉及宗教话题,还有部分谈论并引用了希特勒以及他的那本《我的奋斗》中的内容。这既是从书名角度的戏谑对比,又是从历史角度的审视与反思。 相较前五部的单一目标话题(死亡、爱情、童年、青春、梦想),作为终曲(思考)的本书,则更加深沉,跳脱世俗,带有作者特有的那种犹疑与野心,来与世人探讨艺术与生活的终极真谛。 读懂的人,每每与【克瑙斯高】隔空击掌… 不懂的人,如油花浮于水面…
早上把第六卷《我的奋斗:终曲》看完,这个漫长的小说(六卷接近6000来页),随着理想国的陆续出版,前后读了七年。终于最后一卷知道了克瑙斯高的写法,原来是来自贡布罗维奇(波兰最伟大的小说家),而部分艺术灵感还是来自塞尚晚年创作圣维克多山。这样体量的写作对自我是如此残酷(不出卖灵魂怎能做到),最后一页作者说,我将真正享受,我再也不是作家的这个想法。
眼看着文学漫过了一切,覆盖了一切。
总算明白了为何是“我的奋斗”,也深刻领会了何为“文学自杀”,当两个世界的两种时间最终吻合,卡尔·奥韦·克瑙斯高终于成为了“我”。
有成为普鲁斯特的野心,这一本尤其在向其靠拢。但作为一个六部巨著,这个结尾实在太平淡了,没有前几部那种结束时猛吸一口气的惊艳感。没有回到父亲之死,有点意外。但还是感谢作者和译者的陪伴,这几年逐渐习惯了以读本书作为每年新年的仪式感。再见!
人们说,人们见,人们死亡。人不说其所见,不见其所说。无耻的人抗拒、躲避、越过去。这是新的生命风格。
实在太厚,翻阅,几乎跳过了那几百页关于希特勒的部分,这么写的意图,我猜测是克瑙斯高希望用自己的《我的奋斗》吞下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一种结构上的野心,一种个体意义大于一切的表达。而这部分是由亲友们反对他在小说里用了真实的名字开始,对真实名字的必要性做阐释、关于艺术的看法的部分都非常好,还由此引出的文学作品中名字的作用,最后诠释保罗策兰的诗,这才连接上了集中营和纳粹。克瑙斯高这种写作方式无疑是危险的,正如他自己所说,他这样的写作使他失去了自己,即真实的写作有失去自我的危险,我要说的是,虚构的写作则是寻找自我,这两者并不矛盾,其实更像是一个正反面拼接在一起的莫比乌斯环。
终于把这第六部1350页读完了。克瑙斯高有那个世界的钥匙,让看起来是如此渺小琐碎的日常世界呈现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丰富与开阔,这是他已失去或正在失去的一切,他用它们创造了另一个世界,其创造力的强度与现实瓦解的强度几乎是同等的。即使是他把其中的两三百页写成了沉思录,也不影响此书的那种贯穿始终的感染力。他是如此的敏感、脆弱,又是如此地知道在叙述中应该如何保持那种冷调的距离感,保持那种只有他自己才有的特质,那种内在的硬度与陌生感,他的天才并不是因为他敢于坦露一切,而在于他能让一切坦露变成艺术,在于他敢于以这种方式把自己跟那个世界完全耗尽在这样的作品里。他知道什么是小说的艺术,就像知道在日常的每个瞬间和每个场景、每个细节里存在着什么。
1.5倍的速度、半个月,听完了6千多页的书。 在第6卷他剥去洋葱层,甚至进一步让我们瞥见了他试图出版这些书所做的事,在书写这些虚构与真实之间的文字,他的家人、朋友在阅读到书稿之后的怒吼、愤恨都在撕裂着他。 中间有一篇关于希特勒的文章,我认为写的很好。他对希特勒的生活有一种独特的洞察力,虽然这部分的阅读并不是那么愉悦、畅快,但它的论绪的确富有启发性,他从某些方面使人思考,“这样一个普通的小个子男人怎么摇身一变成了20世纪的大屠杀制造者?” 然后,在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处理了他妻子的精神问题,这既勇敢又尴尬。 最后,他的书写着自己的生活而这些书写让平凡的生活变的崇高。
大一在西带的中图第一次拿起的书,断断续续看了很久,感觉就是会被这种书吸引。
惊讶于作者真的拿了快半本书的篇幅来讨论that我的奋斗。其余的部分则是真诚的绝望,失败和恐惧(新生,死亡,抑郁),和前几册有不错的观感相比,这样毫无保留的坦诚让人感觉有些难受,不禁感叹一辈子总要活到谈论我,我的,你这种存在性问题,而证明这种存在只有看那些犯下惨无人道的案例,追踪溯源,才能珍惜自己不易,鬼知道《浩劫》这个电影是这么在我看这本书之前添加的... 对自己已经有这个趋势感到害怕。(写着写着想到了,reddit上讨论艾希曼和奥本海默的时候提到的)
七个月前开始读的。不知道是不是心境不同,这一部读得没前几部有耐心,最后几十页实在读不下去,并在心里痛骂“有必要这么啰嗦吗”…不过蛮喜欢写希特勒那部分。
写作《我的奋斗》系列毫无疑问是一场精疲力竭而又荣耀备至的奥德赛之旅,是一次伟大的文学探索。而阅读《我的奋斗》系列也是一场漫长的认知之旅、一场伟大的智性冒险。我们从文字中所认识的是卡尔·奥韦·克瑙斯高的成长历程与生活碎片,但对于作者来说,这是一场富有勇气、智慧,甚至是混合雄心与野心的自我审视。在六部曲中,克瑙斯高回顾了自己或许平淡而又不乏跌宕起伏的前半生,主题囊括了死亡、爱情、童年、青春、梦想、思考等。这部皇皇巨著所蕴含的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个人史诗,作者十分真诚地讲述和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也坦然面对即将到来或不会到来的一切。我也相信,当一个人坦诚地面对自己的过去以及过去的自己的时候,这是一种身心舒畅的放空,会从中获得极为充沛的满足感和难以名状的幸福感。
这本校对问题很大 明显比前五本错误多
有一天,我们所有人都会感谢卡尔·奥韦,感谢他从希特勒那里赎回了“我的奋斗”这个名字。
> 我的奋斗 6
76 有用 猪柳蛋麦满分、 2022-10-01 11:13:25 湖北
没想到我是第一个写短评的人。完全可以想象这六卷本是如何毁掉了作者的人生,因为这种嗑药式的写作必将耗尽作者的感情。作者并不是普鲁斯特,可能也得不了诺贝尔奖,但能写出这样一部排山倒海的个人化作品,他现在就可以去死了。
8 有用 钱墨痕 2023-08-19 18:40:56 湖北
看到第六本,我可以接受他絮叨地陈述自己的生活还不去讲一个故事,但不能接受在一本自传体小说里加一本文学评论加一本社会学感悟再加一本希特勒传(写得好不好姑且不论 你单开一本不行吗)那么多的引用 不拿去查重都可惜了 以及还有点好奇 对于抑郁症严重的前妻看到第六本会作何感想 以及作为几千页的六卷本 结尾也太草草了 感觉完全是写不下去了拉倒结束算了的既视感
8 有用 宫胁咲良 2022-11-06 21:11:43 上海
《我的奋斗》是我近些年来读过的最真挚的一部小说,这种真挚非源于某种希望、灵感或者创意,而是来自彻头彻尾的绝望、失败和放弃。克瑙斯高的“真挚”毫无媚俗迎合之意,它更像是一种对生活本身的复仇,一种文学性的自我谋杀。在这本书中,语句的节俭克制与情感的毫无克制形成了鲜明对比,克瑙斯高全盘坦白的“真情写作”获得了比内敛的“零度写作”更为强劲的效果。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变成了作者的双手和眼睛,去体会他的爱与孤独。所以,当克瑙斯高抱着自己幼小的女儿感叹,“哦,天哪,她小小的心在跳!跳得多么强劲!”我们仿佛也能感受到,那小小的、温暖而强劲的心跳,正在迎接属于她自己的生活与奋斗。
4 有用 西石 2023-06-02 14:37:22 湖南
23.6.3 在看一本书前,你永远不会知道有什么收获,同理,在遇见一个人前,你永远不会明白会发生什么。
3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24-05-08 21:45:18 北京
《我的奋斗:终曲》——有成为普鲁斯特的雄心,却没有乔伊斯的筹划,穆齐尔的耐力。如果没有笔锋一转大谈保罗·策兰和希特勒,那么这套书亦不过是厚厚的一摞极其琐碎的生活记事簿。好在他跑题了,从自己的生活中逃离出来,这就是漫出去的那一部分,这就是灵魂有所附丽。
4 有用 Jenny007 2022-11-29 12:03:12 山东
这是挪威作家【卡尔-奥韦-克瑙斯高】自传体小说六部曲的终章。 也是一本自我回顾、自我检视,对比历史、反思历史的小说。 自传体小说,带有作者自身独一无二的特质。而他作为一名挪威作家,其视角、笔触、偏好等诸多方面也显露出一个典型的北欧人的思维模式和特点。 书中有部分篇幅涉及宗教话题,还有部分谈论并引用了希特勒以及他的那本《我的奋斗》中的内容。这既是从书名角度的戏谑对比,又是从历史角度的审视与反思。 相较前五部的单一目标话题(死亡、爱情、童年、青春、梦想),作为终曲(思考)的本书,则更加深沉,跳脱世俗,带有作者特有的那种犹疑与野心,来与世人探讨艺术与生活的终极真谛。 读懂的人,每每与【克瑙斯高】隔空击掌… 不懂的人,如油花浮于水面…
3 有用 恶鸟 2023-06-14 09:32:53 浙江
早上把第六卷《我的奋斗:终曲》看完,这个漫长的小说(六卷接近6000来页),随着理想国的陆续出版,前后读了七年。终于最后一卷知道了克瑙斯高的写法,原来是来自贡布罗维奇(波兰最伟大的小说家),而部分艺术灵感还是来自塞尚晚年创作圣维克多山。这样体量的写作对自我是如此残酷(不出卖灵魂怎能做到),最后一页作者说,我将真正享受,我再也不是作家的这个想法。
3 有用 k1973 2022-11-07 22:41:15 云南
眼看着文学漫过了一切,覆盖了一切。
3 有用 Alain 2023-05-17 14:29:57 北京
总算明白了为何是“我的奋斗”,也深刻领会了何为“文学自杀”,当两个世界的两种时间最终吻合,卡尔·奥韦·克瑙斯高终于成为了“我”。
2 有用 Askar 2023-03-20 22:18:01 北京
有成为普鲁斯特的野心,这一本尤其在向其靠拢。但作为一个六部巨著,这个结尾实在太平淡了,没有前几部那种结束时猛吸一口气的惊艳感。没有回到父亲之死,有点意外。但还是感谢作者和译者的陪伴,这几年逐渐习惯了以读本书作为每年新年的仪式感。再见!
3 有用 Endymion 2022-10-09 13:34:40 重庆
人们说,人们见,人们死亡。人不说其所见,不见其所说。无耻的人抗拒、躲避、越过去。这是新的生命风格。
1 有用 乙左左 2023-03-01 11:11:59 福建
实在太厚,翻阅,几乎跳过了那几百页关于希特勒的部分,这么写的意图,我猜测是克瑙斯高希望用自己的《我的奋斗》吞下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一种结构上的野心,一种个体意义大于一切的表达。而这部分是由亲友们反对他在小说里用了真实的名字开始,对真实名字的必要性做阐释、关于艺术的看法的部分都非常好,还由此引出的文学作品中名字的作用,最后诠释保罗策兰的诗,这才连接上了集中营和纳粹。克瑙斯高这种写作方式无疑是危险的,正如他自己所说,他这样的写作使他失去了自己,即真实的写作有失去自我的危险,我要说的是,虚构的写作则是寻找自我,这两者并不矛盾,其实更像是一个正反面拼接在一起的莫比乌斯环。
3 有用 赵松 2023-02-28 12:25:22 上海
终于把这第六部1350页读完了。克瑙斯高有那个世界的钥匙,让看起来是如此渺小琐碎的日常世界呈现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丰富与开阔,这是他已失去或正在失去的一切,他用它们创造了另一个世界,其创造力的强度与现实瓦解的强度几乎是同等的。即使是他把其中的两三百页写成了沉思录,也不影响此书的那种贯穿始终的感染力。他是如此的敏感、脆弱,又是如此地知道在叙述中应该如何保持那种冷调的距离感,保持那种只有他自己才有的特质,那种内在的硬度与陌生感,他的天才并不是因为他敢于坦露一切,而在于他能让一切坦露变成艺术,在于他敢于以这种方式把自己跟那个世界完全耗尽在这样的作品里。他知道什么是小说的艺术,就像知道在日常的每个瞬间和每个场景、每个细节里存在着什么。
2 有用 尴尬洛夫司机 2023-06-29 22:18:19 广东
1.5倍的速度、半个月,听完了6千多页的书。 在第6卷他剥去洋葱层,甚至进一步让我们瞥见了他试图出版这些书所做的事,在书写这些虚构与真实之间的文字,他的家人、朋友在阅读到书稿之后的怒吼、愤恨都在撕裂着他。 中间有一篇关于希特勒的文章,我认为写的很好。他对希特勒的生活有一种独特的洞察力,虽然这部分的阅读并不是那么愉悦、畅快,但它的论绪的确富有启发性,他从某些方面使人思考,“这样一个普通的小个子男人怎么摇身一变成了20世纪的大屠杀制造者?” 然后,在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处理了他妻子的精神问题,这既勇敢又尴尬。 最后,他的书写着自己的生活而这些书写让平凡的生活变的崇高。
1 有用 田村卡夫卡 2022-10-01 22:29:29 新疆
大一在西带的中图第一次拿起的书,断断续续看了很久,感觉就是会被这种书吸引。
1 有用 ribèlle 2023-09-29 23:11:39 四川
惊讶于作者真的拿了快半本书的篇幅来讨论that我的奋斗。其余的部分则是真诚的绝望,失败和恐惧(新生,死亡,抑郁),和前几册有不错的观感相比,这样毫无保留的坦诚让人感觉有些难受,不禁感叹一辈子总要活到谈论我,我的,你这种存在性问题,而证明这种存在只有看那些犯下惨无人道的案例,追踪溯源,才能珍惜自己不易,鬼知道《浩劫》这个电影是这么在我看这本书之前添加的... 对自己已经有这个趋势感到害怕。(写着写着想到了,reddit上讨论艾希曼和奥本海默的时候提到的)
2 有用 为虎咬伤 2023-05-13 16:44:46 陕西
七个月前开始读的。不知道是不是心境不同,这一部读得没前几部有耐心,最后几十页实在读不下去,并在心里痛骂“有必要这么啰嗦吗”…不过蛮喜欢写希特勒那部分。
1 有用 尤里卡 2022-10-25 19:54:45 河南
写作《我的奋斗》系列毫无疑问是一场精疲力竭而又荣耀备至的奥德赛之旅,是一次伟大的文学探索。而阅读《我的奋斗》系列也是一场漫长的认知之旅、一场伟大的智性冒险。我们从文字中所认识的是卡尔·奥韦·克瑙斯高的成长历程与生活碎片,但对于作者来说,这是一场富有勇气、智慧,甚至是混合雄心与野心的自我审视。在六部曲中,克瑙斯高回顾了自己或许平淡而又不乏跌宕起伏的前半生,主题囊括了死亡、爱情、童年、青春、梦想、思考等。这部皇皇巨著所蕴含的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个人史诗,作者十分真诚地讲述和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也坦然面对即将到来或不会到来的一切。我也相信,当一个人坦诚地面对自己的过去以及过去的自己的时候,这是一种身心舒畅的放空,会从中获得极为充沛的满足感和难以名状的幸福感。
3 有用 占卜阿里巴巴 2022-12-03 13:05:57 陕西
这本校对问题很大 明显比前五本错误多
3 有用 游鱼惊梦 2022-12-17 20:48:47 广东
有一天,我们所有人都会感谢卡尔·奥韦,感谢他从希特勒那里赎回了“我的奋斗”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