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品方: 读客文化
原作名: Life Ascending: The Ten Great Inventions of Evolution
译者: 梅苃芢
出版年: 2022-7-20
页数: 416
定价: 69.90
装帧: 平装
丛书: 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ISBN: 9787549637638
内容简介 · · · · · ·
世界上第一只眼睛何时出现?
根据化石记录,第一只真正的眼睛突然莫名其妙地出现在5.4亿年前,也就是寒武纪大爆发开始的时候,那时候,几乎所有现存的动物门都毫无征兆地出现了。
距今2.5亿年的大灭绝中,95%的物种都消失了,随后出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
二叠纪大灭绝一下子就抹 去了地球上约95%的物种,少数幸存下来的物种中包括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和现代鸟类的祖先。
从真菌到哺乳动物,都使用同一套遗传下来的机制控制寿命。
这类与寿命有关的基因的突变,不仅可以延长寿命,还可以延缓甚至避免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只要在一个基因上面发生一个突变,就足以增加一倍寿命,同时又能让高龄疾病“暂停”发作。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生命进化的过程并不如达尔文设想般徐徐展开,有序进行,而是在某些瞬间,生命会发生剧烈而壮观的变形,这些喷涌而出的生命新形式改变了整个地球的样貌,并使我们的诞生成...
世界上第一只眼睛何时出现?
根据化石记录,第一只真正的眼睛突然莫名其妙地出现在5.4亿年前,也就是寒武纪大爆发开始的时候,那时候,几乎所有现存的动物门都毫无征兆地出现了。
距今2.5亿年的大灭绝中,95%的物种都消失了,随后出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
二叠纪大灭绝一下子就抹 去了地球上约95%的物种,少数幸存下来的物种中包括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和现代鸟类的祖先。
从真菌到哺乳动物,都使用同一套遗传下来的机制控制寿命。
这类与寿命有关的基因的突变,不仅可以延长寿命,还可以延缓甚至避免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只要在一个基因上面发生一个突变,就足以增加一倍寿命,同时又能让高龄疾病“暂停”发作。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生命进化的过程并不如达尔文设想般徐徐展开,有序进行,而是在某些瞬间,生命会发生剧烈而壮观的变形,这些喷涌而出的生命新形式改变了整个地球的样貌,并使我们的诞生成为可能。
尼克·莱恩以其深厚的专业功底,立足基因科学新发现,书写了全新的生命史诗。翻开本书,颠覆你对进化的旧认知。
(本书旧版出版书名为《生命进化的跃升》。)
40亿年地球生命简史的创作者
· · · · · ·
-
尼克·莱恩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尼克·莱恩(Nick Lane)
英国演化生物学家,因其在生命起源与演化领域的杰出贡献,于2015年获得生物化学学会奖,还获得过BMC遗传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进化研究奖等多项大奖。他是CLOE生命起源研究计划项目的领头人,也是林奈学会、皇家生物学会和生化学会成员。
除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屡获大奖,他还因在科学传播上的贡献获得迈克尔·法拉第奖等多个科普传播大奖。
尼克·莱恩出版了四本与生命起源和演化相关的作品。本书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并被《独立报》《泰晤士报》《自然》《新科学家》评为年度最佳图书。《新科学家》称本书“新颖而令人敬畏,包含着深刻和重要的思想”,《独立报》称尼克·莱恩为“我们这个时代令人兴奋的科学家”。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来自旋转的地球
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至今还在我们体内传承。诺奖得主杜维认为,从化学反应的本质来说,生命更应该在 1万年内诞生,而不是 100 亿年。虽然时间不确定,不过从化学角度来看,随着 38 亿年前的地球自转,生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第二章 DNA——生命密码
DNA 的双螺旋结构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科学,更神奇的是所有生命都使用相同的 DNA 编码,似乎表明在地球上,生命只诞生了一次。对于 DNA 结构的发现者克里克来说,这暗示了外星生物的一次播种,我们有更好的答案吗?
第三章 光合作用——太阳的召唤
· · · · · · (更多)
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来自旋转的地球
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至今还在我们体内传承。诺奖得主杜维认为,从化学反应的本质来说,生命更应该在 1万年内诞生,而不是 100 亿年。虽然时间不确定,不过从化学角度来看,随着 38 亿年前的地球自转,生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第二章 DNA——生命密码
DNA 的双螺旋结构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科学,更神奇的是所有生命都使用相同的 DNA 编码,似乎表明在地球上,生命只诞生了一次。对于 DNA 结构的发现者克里克来说,这暗示了外星生物的一次播种,我们有更好的答案吗?
第三章 光合作用——太阳的召唤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是件难以置信的事,因为不管在地球上、火星上或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里,光合作用都可以不依赖氧气进化出来。如果没有氧气的话,生命或许只能停留在细菌等级,而我们只是茫茫细菌世界里某种有感知的生物而已。
第四章 复杂细胞——命运的邂逅
没什么东西比细菌更保守了,主宰地球 30 亿年,自始至终都是细菌;也没什么东西比复杂细胞更激进了,引发了寒武纪大爆发,物种开始肆意创造。细菌进化为复杂细胞,似乎不像达尔文所说的渐进式,而更像一场命运邂逅引发的突变。
第五章 性——地球上最伟大的彩票
几乎所有的真核生物都会沉溺于性,无性生殖的物种大多走向灭亡。但有性生殖又那么古怪,它每次都像洗牌一样,打破之前的最佳组合,难道是为了确保所有玩家手上都有公平的牌吗?
第六章 运动——力量与荣耀
我们太熟悉运动了,以至于忽视了运动的重要性。是运动使我们能在特定时间出现在特定地点,这种生活给了动物目的,也让开花植物有了意义。而使运动成为可能的是组成肌肉的各种蛋白,谁能想到从这些蛋白质中还能看出我们和苍蝇的亲缘关系呢?
第七章 视觉——来自盲目之地
95% 的动物都有眼睛,眼睛也是对进化论最大的挑战,如此复杂又完美的东西,怎么能通过盲目随机的自然进化发展出来?追踪视网膜上的视觉色素,最终将看到眼睛的共祖和叶绿体的祖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八章 热血——冲破能量的藩篱
热血反应新陈代谢速率,而新陈代谢速率反应我们的生活节奏。如果我们想知道自身快节奏生活的原因,就要看到整个生命进化史,看到极端气候起决定作用的时候。那时哺乳动物的祖先在地下气喘吁吁,恐龙正称霸一方。
第九章 意识——人类心智的根源
我们总觉得自己的意识有些“非物质”,但当有了基本的情绪、动机、痛觉等知觉,其他的高级认知,如语言,都只不过是一堆复杂的脑回路,被设定在复杂的社会中工作而已。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产生意识的呢?
第十章 死亡——不朽的代价
进化应该对个体有利,那我们很难理解死亡对我有什么好处。但想想癌细胞就可以明白,不死的细胞是有毒的,只有死亡才能造就多细胞生物。不过死亡的进化又像天上掉的馅饼一样,倾向于寿命越长,青春的时间也越长。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从供体(氢)转移到了更想要电子的受体(氧),形成了水,这是热力学上稳定的终产物。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电子从体转移到了受体;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生命,不管是细菌还是人,其能量来面都是某一种电子转移。正如匈牙利诺贝尔奖得主阿尔伯特・圣捷尔吉( Albert SGyorgy)所言:“生命只不过是一个电子在寻找安息之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来自旋转地球 -
大部分时间里,性的演化问题都是演化生物学界的“皇冠明珠”。假如没有性的话,复杂生命形态可能根本就无法存在——不消几代的时间里我们就都会土崩瓦解,像衰败的Y染色体一样逃不过朽坏的命运。不管怎么说,性的存在实际上是一道分水岭,一边是一颗沉默而孤寂的星球,布满了面无表情的自我复制者(我想起了《古舟子咏》里面的“那万千的黏稠浊物”),而另一边是环绕我们四周的欢笑与荣耀的海洋。一个没有性的世界,不会有男人、女人、鸟儿和青蛙的歌声,不会有花朵的华丽纷繁的色彩,也不会有竞赛、诗篇、爱情和狂欢。那是一个了无生趣的世界。性当之无愧地可以成为生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性——地球上最大的彩票机构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40亿年地球生命简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40亿年地球生命简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40亿年地球生命简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生命的跃升——40亿年演化史上的十大发明》读书笔记


世界上充满阳光,而我们必将被看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生命进化的跃升》,刷新了“三观”,和我以往接触的生物知识大相径庭,推荐给大学生读,要不分分钟怀疑自己学习的知识。依旧是虽然不能十分懂得,但不妨碍汲取知识和力量。 在记录的时候就在想,为什么如此简单的细菌居然懂得人类社会如此深奥的道理?后来想想,大道至简... (展开)> 更多书评 4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科学出版社 (2015)8.9分 1743人读过
-
Profile Books (2010)9.4分 42人读过
-
文汇出版社 (2020)9.0分 841人读过
-
貓頭鷹 (2012)8.7分 5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科普类电子书 (wizard)
- 纸质实体书收藏1 (路陽Fr1Day)
- 科普科学书单 (罗锋)
- 探寻生物的奥妙 (海边的咖啡屋)
- 客观物理:自然科学、技术、工程 (neosibenc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40亿年地球生命简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阳极-半导体 2022-08-13 23:32:13
三版
2 有用 卧听南窗雨 2022-09-25 13:40:14
地球上的生物基本上都无法避免死亡的命运结局,死亡是在生命创造之初就预先写入的程序。纵然有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追求永生和我国古代各种流传至今的长生不老的神话故事,人类破纪录的寿命差不多也就定格在120岁左右。
0 有用 呼噜斯基 2023-06-20 10:46:24 北京
信息量极大,需要认真研读
1 有用 林阿缺.🧑🎄 2024-07-29 19:34:00 广东
倒不是很难看,只是略有点啰嗦和无聊,那种“上一段明明已经被吸引但读到下一段瞬间不知所云”的阅读体验贯穿每一章
11 有用 洛兹尼茶 2022-09-28 10:54:08 江苏
死亡篇需要重点阅读,原来死亡有这么多好处。以前我对死亡是非常平静的,现在怎么感觉死亡才是人类的最大福报啊。没有死亡,那才是真正的万劫不复。特别是想到那些玩弄苍生的老东西没几年,就要领盒饭了,竟然感觉活着多了一些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