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营情报参谋战记的笔记(59)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东虹路旁人

    直到太平战争爆发两年后,日军才将教育训练、情报收集、战法研究等方面的重点都转向美国。被称为“难道不是意大利人”的有末精三最终得以享有高寿。

    2025-03-25 10:02:12   1人喜欢

  • 东虹路旁人

    战时日本陆军大学的战史讲义中明确记载淞沪战役中,日军精锐的第九师团伤亡率达到了60%,堪比日俄战争时旅顺203高地战斗,在陈家行附近的激战中,日军前进距离一天最多只有25米,而在一二八事变时面对十九路军时,日军一天的前进距离为1500米。

    2025-03-19 08:22:36   1人喜欢

  • 东虹路旁人

    作者的父亲不希望作者接受采访,“别去得意洋洋地写一场输了的战争,把它当成摇钱树。”两种不同的军人,一种理智派(谦虚地只谈自己的经历,将评价和价值判断交给采访者,或任由历史评说),一种凡俗派(满不在乎地说自己的经历,并与当时的国策结合,能言善辩,不断巧妙地替自己开脱。)理智派军人中,在战后社会没有采取那种风风光光的活法,而是本着败兵之将不可言勇的想法回到老家耕田种地的高级军官也不在少数,不能给他...

    2025-03-28 10:04:46

  • 东虹路旁人

    古巴导弹危机中U2高空侦察机使用的是日本尼康照相机,因其抖动少,所以大大提高了高空摄影效果。

    2025-03-28 09:51:28

  • 东虹路旁人

    1946年美军总结的日本战败的五个原因,作者评价道:精确至极,只有脱帽致敬了。在一战时,美国已是每日耗费100万美元战争费用的超强大国。虽然日本在战争末期得到了1“945年7月16日新墨西哥州进行了新实验这”个信息,但并未将其与原子弹连接起来。情报部吸引不到人才,在作者工作期间,情报科、作战科、作战室坐在一起通报各个战役的敌情判断一次都没有过。作战科对情报科的判断不屑一顾。

    2025-03-28 09:41:11

  • 东虹路旁人

    作者当时对自卫队很是失望,“制服组军人对文官文官出身的上司阿谀奉承之只态度十分怪异”,在1966年的会议上,在统一合幕僚会议议长要求为防止苏进攻而建立游击战研究委员会时,只有作者一人提出反对意见,最终作者提交了退役报告。

    2025-03-28 09:23:17

  • 东虹路旁人

    在联邦德国的报纸报道日本国内发正在发生暴动,岸信介内阁危在旦夕后,联邦德国政府决定取消其本来即将与自卫队签署的F104战斗机数据的合作协议,作者直接来到国防部与负责人进行交涉,作者指出德国新闻记者配发的照片仅仅是国铁品川站,而日本的其他人流更多的地方并未发生同样的事,甚至举日本春画为例,最终说服了德国政府履行协议。

    2025-03-28 09:15:23

  • 东虹路旁人

    1960年日本坦克工厂的技师们能仅仅根据一个零件的尺寸,基本上就可以画出坦克的结构图。作者为在德国坦克工厂测量零件的尺寸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得来切全不费工夫。

    2025-03-28 08:53:28

  • 东虹路旁人

    作者刚上任不久,便有人来讨要旧日本帝国时代驻德使馆未支付的情报费,在使馆德国女秘书的建议下,作者通过司法途径顺利地解决了这一纠纷。

    2025-03-28 08:48:09

  • 东虹路旁人

    1954年作者加入了自卫队,担任陆上幕僚监部第二部国外班长。959年10月作者收到出任战后第一任驻联邦德国武官的调令。作者拜访曾任驻德武官的大岛浩,听取大岛的建议,大岛称作者为自己的徒孙。

    2025-03-27 20:41:03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大本营情报参谋战记

>大本营情报参谋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