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部由160余个单独小品文串联而成的故事集是被作者自诩为“最满意的作品”之一,也是独具齐一民(齐天大)特色的“随笔式长篇小说”之一。该书以众多种类的“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下铁、小轿车、飞机、船舶、电梯、轿子、人的双腿等)为平台,以2003年12月至2005年2月作者在北京各种交通工具上亲历和目击的大小事件为线索,将作者的“前半生身世”与现实交通中的所见所闻和道听途说等“原材料”巧妙地结合起来,试图打造出一种基于人类“移动工具”为”主角儿”的“京味小品大成”和独立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系。这无疑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奇思妙想和写作尝试。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是“追着故事写的”——在作品的起笔时所有后面的“情节”还都没有出现,书中记录的全是作者“开笔”之后一年多发生的真实故事,因此这种写作要求作者具备非常特殊的采集和串联故事的能力。书中的160多个妙趣横生的段落分别成...
(展开全部)
这部由160余个单独小品文串联而成的故事集是被作者自诩为“最满意的作品”之一,也是独具齐一民(齐天大)特色的“随笔式长篇小说”之一。该书以众多种类的“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下铁、小轿车、飞机、船舶、电梯、轿子、人的双腿等)为平台,以2003年12月至2005年2月作者在北京各种交通工具上亲历和目击的大小事件为线索,将作者的“前半生身世”与现实交通中的所见所闻和道听途说等“原材料”巧妙地结合起来,试图打造出一种基于人类“移动工具”为”主角儿”的“京味小品大成”和独立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系。这无疑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奇思妙想和写作尝试。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是“追着故事写的”——在作品的起笔时所有后面的“情节”还都没有出现,书中记录的全是作者“开笔”之后一年多发生的真实故事,因此这种写作要求作者具备非常特殊的采集和串联故事的能力。书中的160多个妙趣横生的段落分别成章,都可以单独阅读,同时在它们中间从始至终都有一个不断变化和演绎的“交通工具”的引线暗藏,仿佛是160多个“一个也不能少”的糖葫芦,将作者自己的命运、北京这座城市的命运、中国的国运乃至全人类的命运都“串”在一根竹上,形成一幅既包含每日通勤着的芸芸众生的真切喜怒哀乐又含有深刻理性的静态反思的北京当代都市的全景图画。本书是自老舍《骆驼祥子》之后为数不多的以“交通工具”为“道具”、以首都北京为舞台的文学作品。
齐一民,笔名齐天大。1962年生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士(1984),2013年获得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在海外学习、工作十余年,从事过多种职业,包括中国国家公司驻日本商务代表、北美跨国公司亚洲市场经理,外企首席代表、建材公司CEO等。目前任北京语言大学客座讲师,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齐天大(Jimmy Qi)作为大陆作家被邀请参加“隽文不朽——澳门第一届文学节”。已出版《妈妈的舌头》《我与母老虎的对话》《永别了,外企》《自由之家逸事》《雕刻不朽时光》《马桶三部曲》《我的名字不叫“等”》《小民神聊录》和《六十才终于耳顺》等三十余部作品。其中《美国总统牌马桶》等被译成英文并用Jimmy Qi笔名在海外出版。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 更多书评 2篇
> 1人读过
> 3人想读
订阅关于我爱北京公交车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