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戏剧技巧》是根据乔治·贝克多年讲授戏剧创作技巧课的讲稿经过反复修改而成的。《戏剧技巧》针对“戏剧的本质”“戏剧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撰写此书目的是试图帮助剧作创作的初学者,“以使他们缩短一点学习时间”,因此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对戏剧的本质进行一般性的讨论,而是进一步对戏剧创作中的各个环节逐一进行切实的研讨,注重从古今剧作家的创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对戏剧创作的各环节都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
乔治·贝克(1866-1936年),美国人,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留校任戏剧文学和戏剧史的教学工作。1925年任耶鲁大学教授,并主持该校的戏剧学院工作。
余上沅(1897-1970年),是中国戏剧教育家、理论家,中国现代戏剧的先驱之一。1923年他留学美国,在美国和闻一多、梁实秋、徐志摩等发起了国剧运动,宣扬中国的传统戏剧;回国后,他将话剧形式引进来,创办了中国一个戏剧方面的高等学府——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校长14年之久。1959年调至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任教,编写了《西洋戏剧理论批评》《戏剧概论》诸讲稿,还翻译了乔治·贝克的《戏剧技巧》等名著多种。
> 全部原文摘录
1、動作是激起觀眾感情的最速捷的手段。一個行動者和一個思考者,誰更受群眾歡迎?行動比言辭更響亮。最能表現一個人的性格的,不在於他自己意識到自己想了些什麼,而在於他在身處危難之際如何本能地、自發地行動⋯動作在戲劇中處於首要地位;甚至對於那幫特別喜歡性格和對話的觀眾來說,用動作來為他們所注重的性格和對話鋪路開道,也是必需的。2、劇本之所以成為劇本是因為它能在觀眾中創造感情反應。這個反應或者由劇中人物的... 1、動作是激起觀眾感情的最速捷的手段。一個行動者和一個思考者,誰更受群眾歡迎?行動比言辭更響亮。最能表現一個人的性格的,不在於他自己意識到自己想了些什麼,而在於他在身處危難之際如何本能地、自發地行動⋯動作在戲劇中處於首要地位;甚至對於那幫特別喜歡性格和對話的觀眾來說,用動作來為他們所注重的性格和對話鋪路開道,也是必需的。2、劇本之所以成為劇本是因為它能在觀眾中創造感情反應。這個反應或者由劇中人物的感情所引起,或者由作者對於劇中人的感情所引起。3、以虛構人物的表演,通過感情渠道,使場內普通觀眾發生興趣,這就叫做有戲劇性的。4、戲劇是在觀眾中能夠激起劇作家所要求的那種類型和那種分量的感情反應的、一人或多人的表演。「戲劇性」以「劇場性」為生命。 貝克的戲劇學以動作為起點,以感情為主旨以劇場為歸宿。 (展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2篇
> 2人读过
> 6人想读
订阅关于戏剧技巧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非虛構 2023-02-22 00:22:41 北京
1、動作是激起觀眾感情的最速捷的手段。一個行動者和一個思考者,誰更受群眾歡迎?行動比言辭更響亮。最能表現一個人的性格的,不在於他自己意識到自己想了些什麼,而在於他在身處危難之際如何本能地、自發地行動⋯動作在戲劇中處於首要地位;甚至對於那幫特別喜歡性格和對話的觀眾來說,用動作來為他們所注重的性格和對話鋪路開道,也是必需的。2、劇本之所以成為劇本是因為它能在觀眾中創造感情反應。這個反應或者由劇中人物的... 1、動作是激起觀眾感情的最速捷的手段。一個行動者和一個思考者,誰更受群眾歡迎?行動比言辭更響亮。最能表現一個人的性格的,不在於他自己意識到自己想了些什麼,而在於他在身處危難之際如何本能地、自發地行動⋯動作在戲劇中處於首要地位;甚至對於那幫特別喜歡性格和對話的觀眾來說,用動作來為他們所注重的性格和對話鋪路開道,也是必需的。2、劇本之所以成為劇本是因為它能在觀眾中創造感情反應。這個反應或者由劇中人物的感情所引起,或者由作者對於劇中人的感情所引起。3、以虛構人物的表演,通過感情渠道,使場內普通觀眾發生興趣,這就叫做有戲劇性的。4、戲劇是在觀眾中能夠激起劇作家所要求的那種類型和那種分量的感情反應的、一人或多人的表演。「戲劇性」以「劇場性」為生命。 貝克的戲劇學以動作為起點,以感情為主旨以劇場為歸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