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格传》的原文摘录

  • 我最早认定的最优越的人生必须有的样子,一名作家的人生:一辈子拥有无穷的好奇心、无限的精力和无尽的热情。 (查看原文)
    censored dump 3赞 2023-04-12 10:53:24
    —— 引自章节:第三章 来自另一个星球
  • 因为我想成为那样的人物——一个作家,而并非因为我有什么必须说的东西。为什么不也那样呢?凭着一点点自我建构——比如这本日记提供的既成事实——我一定会最终获得成功,……好作家是咆哮的自负者,甚至自负到愚昧的地步。 (查看原文)
    censored dump 3赞 2023-04-12 10:53:24
    ——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 你说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 作家爱自己,他操他自己,于是从这种相遇以及这种激情中写出他的一部部作品。这还必须是一次强奸、一次侵犯、一次消耗而且是屈服和耗尽。 (查看原文)
    censored dump 3赞 2023-04-12 10:53:24
    —— 引自章节:第十二章 盐的代价
  • 作家应该是持不同意见的少数派的先驱——为那些害怕的人、那些觉得羞愧的人、那些说‘不’的人、那些说‘我们正在流血’的人、那些大声叫‘停下’的人。 (查看原文)
    censored dump 3赞 2023-04-12 10:53:24
    —— 引自章节:第十七章 上帝保佑美国
  • 我们这些作家来到这里是为了帮助其他一些作家。我们的职责不是安静、礼貌地当个客人。作家的职责就是要畅所欲言。 (查看原文)
    censored dump 3赞 2023-04-12 10:53:24
    —— 引自章节:第二十九章 你为什么不回酒店?
  • 每一个作家,在某个节点——他或她的辛劳产出了大量的作品——之后,都会有自己既是弗兰肯斯坦博士又是那个怪物的体验。 (查看原文)
    censored dump 3赞 2023-04-12 10:53:24
    —— 引自章节:第三十三章 被收藏的女人
  • 她在阐释(语言、隐喻)与现实世界(身体、医学、政治)之间建立的联系为她之前的作品增加了一层丰富而崭新的含义。她坚持从科学的角度而非道德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灾难,这样倒也不无益处。 她把艾滋病解读为某种事情--旺盛的性活动--的终结,也很有趣:无论多么不可避免、多么必要,对“安全性行为”的坚持是一件令人沮丧和失望的事情,是尝试寻找更新、更自由的生活方式--20世纪60 年代生活方式的特点--终结的一部分。这些尝试在 80 年代被边缘化了. (查看原文)
    之暾 1赞 2022-10-22 14:25:23
    —— 引自章节:第三十一章 “苏珊·桑塔格” 这样的情形
  • 正如萨拉热窝位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的交会处一样,这里也是桑塔格一生追求的一个个兴趣不谋而合的地方。艺术家的政治角色和社会责任;她将美学与政治结合起来的努力,以及她 对美学的即是政治的理解;灵与肉的联系;权力与无权的体验;造成痛苦、看待痛苦和表现痛苦的方式;影像、语言和隐喻创造--以及扭曲--无论什么被人们称为现实的方式:在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她往返于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在此期间,这些问题被折射出来,然后又确确实实被戏剧化地表现出来。 (查看原文)
    之暾 1赞 2022-10-22 14:25:23
    —— 引自章节:第三十四章 一个严肃认真的人
  • 在后意识形态时代,这是一个文化事件:社会名流为律师、教授和银行家们带来娱乐消遣,他们可能会出现在哈佛大学由苏珊·桑塔格导的戏中。这种文化并没有什么错,但它与桑塔格一贯所理解的文化这个词并没有什么关系。伟大的艺术赋予生活以意义和尊严,使它真正值得人们为之献身--正如花季少女时的她愿意为斯特拉文斯基献身,成年后的她也一直如此,极其钦佩那些把艺术理解为斗牛表演571 的艺术家们。 她为这种文化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几十年来,桑塔格被迫看到其中心地位受到质疑,其价值受到侵蚀。她在 1996 年写道:“随着一种文化的崛起,而它最浅显易懂、最有说服力的价值观来自娱乐行业,严肃性标准几乎悉数土崩瓦解。”②差不多就在那个时候,她向助手米兰达·斯皮勒提到,1968 年哥伦比亚大学起义期间,其中一位领导人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信的结尾是这样一句话:“头撞南墙吧,混蛋们。”苏珊挖苦道:“我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在朝这个方向走去呀。” (查看原文)
    之暾 1赞 2022-10-22 14:25:23
    —— 引自章节:第三十五章 一个文化事件
  • “壁柜”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隐喻。连同与其相关的隐喻“出来(公开表明同性恋者身份)",它总体上揭示了隐喻的不完美。无论“出柜”从文化角度或社交意义上可能会多么令人担忧,但实际上或从语言学上讲,这个短语听起来就像是一个简单的、一次性的行动--走出一个房间、进入另一个房间的一个决定。 这一隐喻在 20世纪 60年代之前并没有出现在同性恋运动中,也没有出现在男女同性恋者用来形容自己的语言中。 (查看原文)
    之暾 1赞 2022-10-22 14:25:23
    —— 引自章节:第三十九章 世上最自然的事情
  • 肖内西很喜欢苏珊的建议。她说:“她的建议从来都不是好言好语提出来的。总是说得有几分残酷无情。但都是绝妙的建议。”大多数提议都与申报一些在评的奖项有关。苏珊想要知道布伦达是否申请过古根海姆基金会的奖学金,当布伦达辩解说她年纪太小、不可能得到这一殊荣时,苏珊勃然大怒。“否决自己不是你的事情。那是他们的事情。你只管报名申请。如果他们拒绝你,那是他们的事。这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你为什么自己就认定了呢?你太自以为是了!”布伦达乖乖地遵命申请--再申请、再申请、再申请、再申请。最终在她第 11 次尝试时,她成功了。 (查看原文)
    之暾 1赞 2022-10-22 14:25:23
    —— 引自章节:第四十章 作家是什么样的人
  • 苏珊·桑塔格的强项之一就是,别人能用来评价她的任何话,都已被她自己说出来了,而且还说得最早、说得最好。 (查看原文)
    译林人文社科 1赞 2022-10-26 15:15:57
    —— 引自章节:引言 灵魂拍卖
  • 桑塔格去世后,每当出现需要阐释的新现象,人们往往想知道她会如何看待这些现象,于是就会表达对她的怀念。这并不是因为她的答案总是正确的,而是因为,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她超越了其他任何一位杰出的公共思想家,以一种在她之前或之后的知识分子都从未采用过的方式,为文化辩论定下了基调。人们可以和她争论;无论是同意抑或不同意她的结论——无论她自己是同意抑或不同意她自己的结论——她既总结了她的时代,又对抗了她的时代。 (查看原文)
    译林人文社科 1回复 1赞 2022-10-26 15:17:23
    —— 引自章节:结语 身体及其隐喻
  • “日记或日志的主要(社交)功能之一完全就是让别人偷看。” (查看原文)
    L’île 1赞 2023-01-28 17:15:00
    ——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 你说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 “在每一段关系中,我是什么角色?我作为奴隶感觉到更多的满足;我得到更多的滋养。但是——主人也好,奴隶也罢,都同样地不自由。” (查看原文)
    L’île 1赞 2023-01-28 17:15:00
    —— 引自章节:第九章 道德家
  • 大脑只有以牺牲生物学赋予它们的任务为代价才得以发展。 (查看原文)
    L’île 1赞 2023-01-28 17:15:00
    —— 引自章节:第九章 道德家
  • “尽管我孤陋寡闻,但我从来都相信,在外面的世界的某个地方,会有像我这样的人。” (查看原文)
    L’île 1赞 2023-01-28 17:15:00
    —— 引自章节:第四章 下斯洛博维亚
  • 因为引用,就如同照片一样,可以被提取、被组合,可以被篡改、被造假以及从它们原本的语境中摘取,从而可以支持几乎所有的论点。照片是时间的一个个引证,是代表某个更伟大的整体的一个个瞬间;任何以引证为基础的评论性描述都不可避免地遗漏了某些论据:从这个意义上说,类似于一本摄影集。一个引证,就如同一幅照片一样,是一个碎片,它显示了真相,但又不等同于真相 (查看原文)
    censored dump 1赞 2023-02-14 10:41:34
    —— 引自章节:第二十二章 思考的本质
  • 她展示了“美国”这个词恣意的变动和产生分歧的内涵。古巴革命开始时,她亲临现场;柏林墙倒塌时,她亲临现场;她身处炮火轰炸下的河内;她在以色列投身赎罪日战争。当艺术家们试图抵制金钱和名声的诱惑时,她就在纽约,当很多人屈服时,她仍然坚守阵地。 (查看原文)
    译林人文社科 2022-10-26 15:19:40
    —— 引自章节:结语 身体及其隐喻
  • 她给分裂的世界带来了分裂的自我。但如果说,她自己是一个和她的时代保持一致的人,那么,她最大的主题则是与这个时代保持距离。 (查看原文)
    译林人文社科 2022-10-26 15:19:40
    —— 引自章节:结语 身体及其隐喻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