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以學術研究回應時代的苦難與變局
在中西文化的融通中,追求自由與平等的意義與實踐
本書初版於1955年,共分六章:首二章專論自由,三、四兩章專論平等,五、六兩章則綜論自由與平等的一般關係及其文化基礎。新版增收〈羅素論自由〉,以及由余先生翻譯之羅素〈自由是什麼〉與湯姆遜所著之《平等》,共同呈現自由與平等的相互關係。
作者:余英時
1930-2021,祖籍安徽潛山。燕京大學肄業,香港新亞書院第一屆畢業,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及漢學泰斗楊聯陞先生。曾任教於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1973至1975年間出任香港新亞書院校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2001年6月自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榮退。
2004年獲選美國哲學會會士,2006年獲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有「人文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2014年獲頒第一屆「唐獎」。其著作等身,作育英才無數,並長期關心華人社會的民主發展,為當代史學研究者及知識人的典範。
粗读
余英時时论集。民族主义是一把白色不爽的利器。
> 9人在读
> 9人读过
> 80人想读
订阅关于自由與平等之間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方鸿渐 2024-02-15 11:30:23 湖北
粗读
0 有用 你好姚明 2025-03-05 16:13:54 湖南
余英時时论集。民族主义是一把白色不爽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