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详细介绍了学龄前数学启蒙阶段的注意事项和知识点,主要有生活和感官数学,蒙氏算术里10以内数的概念、连续数数的认识、十进制、四则运算,几何教育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代数教育的二项式、三项式、平方和立方、分数等概念,通过数学启蒙教具进行详细全面的解析。6岁左右儿童学完之后,可以达到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水平,是一条比较轻松的数学启蒙之路。同时也适合小学低年级孩子。本书特色是以经典的数学教具来解读启蒙数学阶段的算术、几何和代数知识。读者对象是家有0-8岁儿童、重视数学启蒙的家长、对数学启蒙教育感兴趣的相关早教人士,以及小学数学教育从业教师等。
目录 · · · · · ·
第1章 家长必知的数学启蒙要点 /1
1.1 从几岁开始启蒙? /2
1.2 家长要遵守哪些原则? /3
1.3 哪些方法适合学龄前儿童? /9
1.4 为什么启蒙的关键在于利用好教具? /12
1.5 教具操作的常见问题及说明 /13
· · · · · · (更多)
1.1 从几岁开始启蒙? /2
1.2 家长要遵守哪些原则? /3
1.3 哪些方法适合学龄前儿童? /9
1.4 为什么启蒙的关键在于利用好教具? /12
1.5 教具操作的常见问题及说明 /13
· · · · · · (更多)
第1章 家长必知的数学启蒙要点 /1
1.1 从几岁开始启蒙? /2
1.2 家长要遵守哪些原则? /3
1.3 哪些方法适合学龄前儿童? /9
1.4 为什么启蒙的关键在于利用好教具? /12
1.5 教具操作的常见问题及说明 /13
1.6 如何制作和选择教具?从哪里取材? /15
第2章 生活中的数学启蒙 /18
2.1 生活中的数学启蒙的七大基本能力 /21
2.2 生活中的数学启蒙的预备 /26
第3章 感官数学启蒙 /35
3.1 感官秩序 /39
3.2 感官几何 /55
3.3 感官代数 /81
第4章 数字1~10 /95
4.1 红蓝棒 /97
4.2 砂纸数字 /99
4.3 纺锤棒箱 /101
4.4 数字与筹码 /103
4.5 彩色串珠 /105
第5章 连续数数 /109
5.1 赛根板十几板 /112
5.2 赛根板几十板 /114
5.3 百数板 /117
5.4 百珠链连续数 /120
5.5 千珠链连续数 /123
5.6 短串珠跳数 /126
5.7 长串珠跳数 /128
第6章 十进制 /132
6.1 金色串珠(量) /135
6.2 数卡(符号) /138
6.3 银行游戏(量与符号) /142
第7章 四则运算 /146
7.1 银行仓库加法 /148
7.2 银行仓库减法 /157
7.3 银行仓库乘法 /164
7.4 银行仓库除法 /168
7.5 邮票游戏加法 /175
7.6 邮票游戏减法 /181
7.7 邮票游戏乘法 /186
7.8 邮票游戏除法 /189
第8章 记忆数学 /196
8.1 加法蛇 /200
8.2 加法长条板 /205
8.3 加法表 /208
8.4 减法蛇 /213
8.5 减法长条板 /218
8.6 减法表 /221
8.7 串珠乘法 /225
8.8 乘法板 /229
8.9 乘法表 /231
8.10 除法板 /235
8.11 除法表 /238
8.12 点的游戏 /241
第9章 通往抽象 /248
9.1 算珠小立架 /250
9.2 百万箱 /255
9.3 算珠大立架 /258
9.4 试管除法 /263
第10章 分 数 /268
10.1 分数小人 /269
10.2 圆饼分数 /272
后 记 没有感受过数学之美,不算真正启蒙
· · · · · · (收起)
1.1 从几岁开始启蒙? /2
1.2 家长要遵守哪些原则? /3
1.3 哪些方法适合学龄前儿童? /9
1.4 为什么启蒙的关键在于利用好教具? /12
1.5 教具操作的常见问题及说明 /13
1.6 如何制作和选择教具?从哪里取材? /15
第2章 生活中的数学启蒙 /18
2.1 生活中的数学启蒙的七大基本能力 /21
2.2 生活中的数学启蒙的预备 /26
第3章 感官数学启蒙 /35
3.1 感官秩序 /39
3.2 感官几何 /55
3.3 感官代数 /81
第4章 数字1~10 /95
4.1 红蓝棒 /97
4.2 砂纸数字 /99
4.3 纺锤棒箱 /101
4.4 数字与筹码 /103
4.5 彩色串珠 /105
第5章 连续数数 /109
5.1 赛根板十几板 /112
5.2 赛根板几十板 /114
5.3 百数板 /117
5.4 百珠链连续数 /120
5.5 千珠链连续数 /123
5.6 短串珠跳数 /126
5.7 长串珠跳数 /128
第6章 十进制 /132
6.1 金色串珠(量) /135
6.2 数卡(符号) /138
6.3 银行游戏(量与符号) /142
第7章 四则运算 /146
7.1 银行仓库加法 /148
7.2 银行仓库减法 /157
7.3 银行仓库乘法 /164
7.4 银行仓库除法 /168
7.5 邮票游戏加法 /175
7.6 邮票游戏减法 /181
7.7 邮票游戏乘法 /186
7.8 邮票游戏除法 /189
第8章 记忆数学 /196
8.1 加法蛇 /200
8.2 加法长条板 /205
8.3 加法表 /208
8.4 减法蛇 /213
8.5 减法长条板 /218
8.6 减法表 /221
8.7 串珠乘法 /225
8.8 乘法板 /229
8.9 乘法表 /231
8.10 除法板 /235
8.11 除法表 /238
8.12 点的游戏 /241
第9章 通往抽象 /248
9.1 算珠小立架 /250
9.2 百万箱 /255
9.3 算珠大立架 /258
9.4 试管除法 /263
第10章 分 数 /268
10.1 分数小人 /269
10.2 圆饼分数 /272
后 记 没有感受过数学之美,不算真正启蒙
· · · · · · (收起)
喜欢读"学龄前儿童数学启蒙实战"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成语应该这样学①》(全2册) 9.5
学龄前儿童数学启蒙实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这也太烂了吧,怪不得没人买
书不好,毫无逻辑,一书的水文,感觉就是公众号拼凑出来的,还不如我儿子写的日记,真怀疑其他评论都是刷出来的! 作者不知出于什么心态,到处宣传她的书,之前也买过各种儿童书了,感觉不够做啊,看到这本后就下单了,看了下简直后悔死了,真不如巧虎、逻辑狗、《神奇的逻辑思...
(展开)

看了这本书,孩子的数学启蒙不愁了
宝宝今年2岁了,老母亲的焦虑有赠无减。这段时间发愁的就是孩子的数学启蒙问题。我数学就不太好,生怕孩子也跟我一样,于是开始研究数学启蒙。 《学龄前儿童数学启蒙实战》这本书出现得太及时了,堪称相当实用的数学启蒙“一本通”,看完我心里就有底了。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做启...
(展开)

正确的数学启蒙方法,让孩子轻松学好数学
亮亮上小学前,我也是通过玩中学这种方式,让他轻松掌握了数学心算。 中班时,我们只要在路上就会一起数数。上下楼梯数台阶,到公园数树,大街上数来往的车等等,很快他就会从1数到100。 大班时,我们开始玩加法。 在外面,我们会互相口头出题,比如:2+4=?5+6=? 在家里,我...
(展开)

《学龄前儿童数学启蒙实战》:实用的数学启蒙
数学很多人都是越学越难,原因是太抽象太空洞,不容易理解,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我也是这样,小学初中都很好,到了微积分概率论就不行了。为了不想女儿也像我这样,想着早些给她数学启蒙逻辑启蒙,用过逻辑狗,让她学过围棋,也做过摩比爱数学等练习册。当看到这本《学龄前儿...
(展开)

带孩子用心感受数学之美——《学龄前儿童数学启蒙实战》
我家小宝今年5岁了,她的数字敏感期来的很早,随着简单的数学启蒙,他对形状、数字、大小、顺序都有了初步了解,目前,她对数字以及逻辑非常感兴趣,常常会做一些益智类的数学启蒙练习题,原本我还引以为傲,但是读了梁晓燕老师的这本《学龄前儿童数学启蒙实战》之后,我的固有...
(展开)

带孩子用心感受数学之美——《学龄前儿童数学启蒙实战》
我家小宝今年5岁了,她的数字敏感期来的很早,随着简单的数学启蒙,他对形状、数字、大小、顺序都有了初步了解,目前,她对数字以及逻辑非常感兴趣,常常会做一些益智类的数学启蒙练习题,原本我还引以为傲,但是读了梁晓燕老师的这本《学龄前儿童数学启蒙实战》之后,我的固有...
(展开)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学龄前儿童数学启蒙实战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我叫王美丽 2023-12-20 23:19:17 江西
阅读这本书的正确方式是只看目录然后再上网搜对应视频看,不然就跟看说明书差不多,字都认识,放一起就看不懂了
0 有用 书蠹鱼 2023-03-20 02:11:32 四川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元素以及一些数学启蒙工具,以游戏的方式来认识数学,数学也就变得不再可怕了,实用性强,家长们冲~
0 有用 四月的北极光 2023-11-06 19:59:39 陕西
不好
0 有用 偶尔回地球 2023-05-04 14:39:32 山西
书不好,毫无逻辑,一书的水文,感觉就是公众号拼凑出来的,还不如我儿子写的日记,真怀疑其他评论都是刷出来的!
0 有用 小猪飞飞 2022-08-10 18:08:49
茅塞顿开、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