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自20世纪50年代以降,尤其是70年代以来,“信任”研究逐渐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议题。如何理解“信任”、设定信任,国学与不同学科均有过各式各样的定义、分类及相关讨论。本书立足于作者多年积累的“关系”研究所建立的“关系向度理论”,对中国社会信任的发生与运行轨迹进行了理论性的、历史性的和现实性的探索。读者可以从中看出中国社会信任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脉络及运行特点。
翟学伟,1960年生,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致力于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有数种相关作品出版。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研究”,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家道德社会化路径研究”首席专家。
尽管翟学伟从未大肆鼓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但三十多年关于“关系”“人情”“面子”等本土概念的深刻探讨,到“关系向度理论”“对偶生成理论”等本土理论的系统提出,足以体现他在社会学本土化上的关怀和努力。在《中国人的社会信任》一书,他借助“关系向度理论”对中国人的信任方式及其轨迹加以考察,将儒家思想中的“信”与现代社会科学中的信任研究联系起来,提出了全知型、互助型、保障型、人格/道德型四种信任类型,以及放... 尽管翟学伟从未大肆鼓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但三十多年关于“关系”“人情”“面子”等本土概念的深刻探讨,到“关系向度理论”“对偶生成理论”等本土理论的系统提出,足以体现他在社会学本土化上的关怀和努力。在《中国人的社会信任》一书,他借助“关系向度理论”对中国人的信任方式及其轨迹加以考察,将儒家思想中的“信”与现代社会科学中的信任研究联系起来,提出了全知型、互助型、保障型、人格/道德型四种信任类型,以及放心地带-信任地带-无信任地带。就其解释力而言,翟学伟的概念和理论虽然都来自于本土,但同时也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时间和空间维度下的其他社会情境,因此可以称之为社会学本土化的有益实践。 (展开)
现状说的比较准确,不过只有分析,未提出解决方案
以西方近代才诞生的资本文明为模板,预设了一个已然终结的历史,似乎在这个模板下的“合同原则”与“自利原则”中人们就会自行达成信任了,但实际上作者很想“舔”的西方大人们的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也依然在面临危机,以片面与局部遮蔽了全局与长远的视角。
非常棒的研究。有理论框架,有与文献的对话交流,有针对性地分析,有深刻的洞见。文笔很好。
以我个人的理解,作者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对于信任这个东西,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的一套,自成体系,时至今日还有极强的研究价值。不过毕竟时代变了嘛,所以这一套好东西也可能玩不太转,你看西方那套现在就比较有参考意义,至于学不学以及怎么学呢,我也不太好多说。
> 14人在读
> 29人读过
> 394人想读
订阅关于中国人的社会信任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Entzauberung 2024-03-07 23:37:48 上海
尽管翟学伟从未大肆鼓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但三十多年关于“关系”“人情”“面子”等本土概念的深刻探讨,到“关系向度理论”“对偶生成理论”等本土理论的系统提出,足以体现他在社会学本土化上的关怀和努力。在《中国人的社会信任》一书,他借助“关系向度理论”对中国人的信任方式及其轨迹加以考察,将儒家思想中的“信”与现代社会科学中的信任研究联系起来,提出了全知型、互助型、保障型、人格/道德型四种信任类型,以及放... 尽管翟学伟从未大肆鼓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但三十多年关于“关系”“人情”“面子”等本土概念的深刻探讨,到“关系向度理论”“对偶生成理论”等本土理论的系统提出,足以体现他在社会学本土化上的关怀和努力。在《中国人的社会信任》一书,他借助“关系向度理论”对中国人的信任方式及其轨迹加以考察,将儒家思想中的“信”与现代社会科学中的信任研究联系起来,提出了全知型、互助型、保障型、人格/道德型四种信任类型,以及放心地带-信任地带-无信任地带。就其解释力而言,翟学伟的概念和理论虽然都来自于本土,但同时也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时间和空间维度下的其他社会情境,因此可以称之为社会学本土化的有益实践。 (展开)
0 有用 Zachery 2023-09-08 11:17:49 北京
现状说的比较准确,不过只有分析,未提出解决方案
1 有用 东 2022-12-25 17:10:33 北京
以西方近代才诞生的资本文明为模板,预设了一个已然终结的历史,似乎在这个模板下的“合同原则”与“自利原则”中人们就会自行达成信任了,但实际上作者很想“舔”的西方大人们的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也依然在面临危机,以片面与局部遮蔽了全局与长远的视角。
1 有用 paper 2023-07-14 18:07:29 北京
非常棒的研究。有理论框架,有与文献的对话交流,有针对性地分析,有深刻的洞见。文笔很好。
6 有用 MrCondom 2023-01-06 10:25:38 浙江
以我个人的理解,作者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对于信任这个东西,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的一套,自成体系,时至今日还有极强的研究价值。不过毕竟时代变了嘛,所以这一套好东西也可能玩不太转,你看西方那套现在就比较有参考意义,至于学不学以及怎么学呢,我也不太好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