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 短评

热门
  • 0 .Yahan. 2022-11-13 12:21:48 新疆

    因为是一个单位非常小的研究,优点就在于费孝通先生详尽地展现了一个村庄的社会生态,让人感觉非常亲切有趣,一个三百多人的小小世界就这样展开。作为研究和论文写作来看有很大的意义,在结果产出上就没有《乡土中国》那么精彩。在很多个地方都会特别集中我,尤其是妇女地位和社会继替这两个点,有时间的话想写一写这个感受。最后提出的农村土地问题,因为我没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作为一个北方人我对于江河地理影响和经济价值并不敏感。学土地管理的时候只觉得制度建设依然模糊,农村的根本问题依然没有很好解决。很感谢这本书,让我了解了“桌子上的米是如何来的”,补足了我生活中缺失的一些知识,让我和我的民族更加感到亲近。

  • 0 愚公∞ 2022-11-12 16:31:05 贵州

    费孝通的博士论文。对江苏江的小村的社会调查报告。内容涵盖很全面,是对于整个中国江南市镇社会的细描。之所以形成经典,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对于中国基层社会研究的范式,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些中国社会的调查报告,并不局限在中国江南的市镇还包括更广泛的地区。在费孝通眼里,乡村市镇里的手工业已经蕴含着中国未来发展的种子,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另外一面,手工业所需要的原材料也是占有农业用地。那么中国在发展过程之中,土地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今天依旧客观存在。

  • 0 尤里卡 2022-11-26 20:14:12 河北

    真正伟大的学者,是超越时代的,能够瞻瞩到更为长远的问题,提出更为根源的策略;真正传世的著作,也是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理论的积极作用,正确指导实践。费孝通先生毫无疑问就是这样一位学者,《生育制度》也是这样一部著作。《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生育制度》等著作一道作为中国乡土研究的“先行者”,为我们认识昨日的中国乡土界定了精准的理论坐标,也为我们发展今日的中国乡土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源。

  • 0 野火 2024-03-09 10:39:12 辽宁

    那些时间珍贵的可以直接阅读第十六章 中国的土地问题 以及附录一 附录二

  • 0 药不能停的豆豉 2024-02-06 21:26:25 河南

    看着 90 年前中国乡村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模式,看着就像是在描述自己的村子一样,很多思维模式千百年来传承下来。大佬不愧是大佬

  • 0 janes 2024-03-15 09:39:20 北京

    2024.9 扎实详尽

  • 0 Chertini 2023-09-11 21:19:42 江西

    2 个月的时间能把一个村的社会、经济、生活调查到如此程度,太佩服了。 那时的湖口应该也差不多,但应该没有蚕丝业作为副业经济来源,那会是什么呢,还是只靠农业收入。

  • 3 领读文化 2022-08-18 09:33:50

    中国社会学奠基之作,了解中国社会的不二之选。 “通过熟悉一个小村落的生活,我们如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整个中国的缩影。”

  • 0 夜雨山路 2023-03-18 02:06:02 上海

    扎实、细致的观察与记录,经典之作

  • 0 螺丝拧不紧🔩 2023-03-18 13:19:53 上海

    好读,就像在读一本关于开弦弓村的说明书,细节丰富、客观描述。

  • 0 付之梨枣 2023-07-14 09:06:24 北京

    《江村经济》的核心观点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农村社会的组织和农民的行为方式。费孝通通过对江南地区农村社会结构、土地制度、劳动力组织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矛盾。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对传统农村经济的深入研究和理论创新。费孝通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结合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观察,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来理解农村经济,对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的思考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指出,农村社会的现代化需要充分考虑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发展需求,以及积极引导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

  • 0 脉搏敲击🦋 2023-05-26 17:06:19 四川

    非常强烈的“原来那时候农村对女性的伤害甚至抹杀是那么大那么深”的心痛,尤其想到其实直到现在,人的思想也没有改进很多。以及中国父母和长亲对孩子爱、家庭爱的扭曲表达真是放在这片土地上尽是雷同。我在忐忑之外,或许更重要的是想想怎么诚实地面对自己,怎么诚实地面对这个社会。

  • 0 牵着熊猫上街 2023-12-12 21:34:35 北京

    高考之后的暑假浅翻北大版的《江村经济》,但初读不知文中义,既对生活没有那么多的体察,也不了解学术史下此书的位置,遂开了个头即搁置。如今再看翔实的资料与洞察(如以年龄组的断崖式下跌判断妇女的死亡率、以表格形式呈现出的土地占有情况,以个案描写展现农村工业实验得失),颇有些夹叙夹议的味道,如能模仿一二,硕论写作应不在话下。这种流畅的写作让人看起来就很舒服,不用做什么心理准备,也不必专门留出大段的时间,茶余饭后,睡前一刻,都可翻阅。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写经济生活的书,还是以社会制度(特别是家庭制度)在前铺垫,再分述生活、职业、生产(农、蚕、羊)、贸易,最后以动态视角从资金切入,谈农村在工业与世界经济冲击下的变化,指向作者的价值关切。此即学术与社会之结合也。

  • 0 三角枫 2022-12-31 02:33:08 广东

    二刷,费孝通试图解决的问题是“中国农民是如何生产与生活的?”,在他的视野里,农民的社会网络与经济体系是交织在一起的,核心的土地制度嵌在其中,早在上世纪30年代费孝通就敏锐察觉到了社会-经济的一体性。 有两个不足之处:一是开弦弓村毕竟是过于单薄的样本,无法呈现中国内陆的情况;二是考虑到宋代以来中国农业生产水平的长期停滞和蚕丝价格的天然不稳定性,即使没有外部冲击,中国内部也难以生发出变革的力量。

  • 0 杏十 2023-02-26 20:41:52 浙江

    很有趣的是,它很像一本带索引的词典。所有的小乡村都不是相同的,但你可以把任何一个代到这里去。"通过熟悉一个小村落的生活,我们如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整个中国的缩影。〞热评远比我有文化。

  • 0 煎饼果子的夏天 2024-11-19 13:21:36 云南

    原来可以这样做研究,把一个村的方方面面讲述得好透彻。费老的学术作品真的对想要入门社会学研究的新手非常之友好。

  • 0 2023-12-15 10:33:34 四川

    不太记得读的哪个版本了

  • 0 Bloodism 2024-06-05 12:02:07 北京

    自己总结: 这本书它是怎么写出来的? 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1936年读博之前,在开弦弓村调研了2个月,之后在1938年写成的博士论文 他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 工业改革需要相应的社会组织关系的改革与支撑,改革需要考虑传统力量并借助传统力量,考虑历史遗留因素和人性。 他收集了一些什么资料? 地域环境、人口及亲属关系、职业与资金流转 他怎么来分析和理解这些资料? 围绕经济主体,首先介绍了开弦弓村的地域环境、人口及亲属关系,因为经济体系被这些因素影响,进而分析经济体系之下,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满足普通生活的最低水平是什么,通过咨询调研,辅以抽样验证,还有一定的定量分析,来呈现当地的经济体系,以及改革对经济体系变迁的影响,发现的问题,并给出一定的建议。

  • 0 DeviouslyWeird 2024-06-19 01:42:46 北京

    一篇试图寻找中国农民的底层逻辑的thesis。写得很好,工整,专业,翔实,对文化基因知根知底,又相当客观,中肯。在这几乎置身事外的论述里,我看到生产力局限的小农经济从客观条件下给鲁迅笔下吃人的旧社会定下了基调:不吃人,则饿死。但江浙的农民们又是狡黠,利己,易于接受变通的,神明可以哄骗,传统和迷信主要是辅助生存的工具,年轻女性逃往解放自身命运的城市,留下来守着土地的人则以千年不变的昏昧在日渐低迷的经济中苟且度日,直到终于忍受不住,揭竿而起。从费孝通的文字里看不出审判或悲悯,只有理解,只有期骥。他知道革命只是手段,不能治病根,可惜中国人终于开始相信他时却已经晚了五十年。

  • 0 fateacher 2024-07-01 12:20:06 美国

    9分 深入浅出 可以看到很多做学问的方法与步骤 中国的土地问题就是人民的饥饿问题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