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觉得对于深入中国人日常生活文化中的佛教文化抱有任何探究其历史文化根源之好奇心的读者,这本书就是一片金矿。
在古印度人看来,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型的宇宙。那么宇宙的诞生就与人的诞生一致。那么各种印度古典文献乃至宗教修持都可以理解了。
太散了。
季先生用起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总感觉很有说服力怎么破。。。
印度是个迷。
50s后期和60s的文章好古板 季老的学识真是让人佩服 一个语言学家的功力处处可见 不适合初学者读
就浅读过的关于印度种姓制度来说,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并不是某些营销号张口就来的所谓科普。关于后半章的佛教语言问题,我放弃了,因为太难了,后期如果有造化再补上。
完全无感。
印度初探。从《罗摩衍那》开始,就变得格外的吸引人。
比起季羡林谈到的高深知识,我更关注的是他如何去梳理逻辑,去表达难懂的知识,去把枯燥无味的点写的生动妙趣。论佛教起源主要是原始印度佛教的沙门和婆罗门之争,谈到佛教原本(原始佛本)的语言问题时,他提出的观点也很有说服力,并且知道那么多语言及其特点真的太厉害了,摩揭陀语、古代半摩揭陀语、巴利文、梵文……不一而足。在把东方语言和西方语言拿来比较时,深究对手每一个区别和联系的驳斥思路非常扎实,直击七寸。最后回归现实,从社会环境讨论用古代半摩揭陀语而非现尼泊尔境内语言完成一种方言说法的结论,两厢证据链闭环,顺道解决多重语言完成的错误论点,简洁而清晰,实在是佩服。
能看出季羡林的确是学术大家,专业知识很丰富并且严谨,虽然我本着大体了解的目的,但还是耐着性子看完了比较学术的部分,感觉研究古代语言学的人真的是需要强大的热情啊。不过由于时代原因,很多评论必须要强硬扯到 “社会主义价值观” 上,应该也不是作者真实的意愿。明白了这点,其它的内容算是了解印度文化和历史的一个比较好的入门读物了。
买回搁置近十年,近日作为中世佛教阅读的参考,粗率读了一遍。幸好去年浅尝辄止接触了一点古典希腊文语法和梵文天城体字母表,竟然稍稍能理解季大师所述的一些语法问题,不由窃喜,希望日后还能重拾自学下去。季大师采用马列主义理论对古代印度社会的分析,颇有见地,但总有先立论后求证的一丝勉强感。
太学术了,不静心是看不下去的,什么吐火罗文,梵文《罗摩耶拿》,佛教起源的。不过可以看出作者对学术的严谨,值得敬佩
有阶级观点的局限性,但不得不佩服治学的严谨详实。
> 季羡林论印度文化
3 有用 sabretooth 2013-08-18 05:22:06
我觉得对于深入中国人日常生活文化中的佛教文化抱有任何探究其历史文化根源之好奇心的读者,这本书就是一片金矿。
3 有用 信心不逆熊先生 2015-12-08 12:43:02
在古印度人看来,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型的宇宙。那么宇宙的诞生就与人的诞生一致。那么各种印度古典文献乃至宗教修持都可以理解了。
2 有用 sqchen 2016-09-28 14:18:52
太散了。
2 有用 夭八 2015-01-21 10:41:12
季先生用起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总感觉很有说服力怎么破。。。
0 有用 豆友2611239 2009-12-16 13:15:45
印度是个迷。
0 有用 Duet 2022-05-17 20:19:09
50s后期和60s的文章好古板 季老的学识真是让人佩服 一个语言学家的功力处处可见 不适合初学者读
0 有用 木橙 2023-01-18 10:10:27 安徽
就浅读过的关于印度种姓制度来说,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并不是某些营销号张口就来的所谓科普。关于后半章的佛教语言问题,我放弃了,因为太难了,后期如果有造化再补上。
0 有用 玄都观桂花糕 2012-03-14 01:34:06
完全无感。
0 有用 大蕊 2018-01-10 00:04:08
印度初探。从《罗摩衍那》开始,就变得格外的吸引人。
0 有用 方便贴500张 2020-12-30 19:43:37
比起季羡林谈到的高深知识,我更关注的是他如何去梳理逻辑,去表达难懂的知识,去把枯燥无味的点写的生动妙趣。论佛教起源主要是原始印度佛教的沙门和婆罗门之争,谈到佛教原本(原始佛本)的语言问题时,他提出的观点也很有说服力,并且知道那么多语言及其特点真的太厉害了,摩揭陀语、古代半摩揭陀语、巴利文、梵文……不一而足。在把东方语言和西方语言拿来比较时,深究对手每一个区别和联系的驳斥思路非常扎实,直击七寸。最后回归现实,从社会环境讨论用古代半摩揭陀语而非现尼泊尔境内语言完成一种方言说法的结论,两厢证据链闭环,顺道解决多重语言完成的错误论点,简洁而清晰,实在是佩服。
1 有用 paopaoli 2018-07-24 13:36:43
能看出季羡林的确是学术大家,专业知识很丰富并且严谨,虽然我本着大体了解的目的,但还是耐着性子看完了比较学术的部分,感觉研究古代语言学的人真的是需要强大的热情啊。不过由于时代原因,很多评论必须要强硬扯到 “社会主义价值观” 上,应该也不是作者真实的意愿。明白了这点,其它的内容算是了解印度文化和历史的一个比较好的入门读物了。
0 有用 ΡΙΝΓΠΑΠΕΡ 2019-08-12 21:19:28
买回搁置近十年,近日作为中世佛教阅读的参考,粗率读了一遍。幸好去年浅尝辄止接触了一点古典希腊文语法和梵文天城体字母表,竟然稍稍能理解季大师所述的一些语法问题,不由窃喜,希望日后还能重拾自学下去。季大师采用马列主义理论对古代印度社会的分析,颇有见地,但总有先立论后求证的一丝勉强感。
0 有用 菜菜花月 2009-12-22 22:39:34
太学术了,不静心是看不下去的,什么吐火罗文,梵文《罗摩耶拿》,佛教起源的。不过可以看出作者对学术的严谨,值得敬佩
0 有用 liaofan 2011-05-26 12:11:25
有阶级观点的局限性,但不得不佩服治学的严谨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