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肯色证言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路德维希 2023-03-16 22:35:57 浙江

    当我看到译者把班扬的《The Pilgrim's Progress》翻译成《朝圣者的进步》时,我默默地合上这本书扔一旁了。

  • 2 K. 2023-02-12 23:42:14 北京

    分两部分,后半部的长诗更好,尤其最后一首“阿肯色证言”。平心而论,诗的整体质量是好的,翻译也不错。但说实在的,读了三四本沃尔科特的诗集,还是没有特别喜欢。总是有点隔,或许因为太过繁复的意象和隐喻吧,少了很多轻盈感。

  • 2 天涯明月刀 2022-11-19 11:12:53 广东

    不错的译本

  • 3 诗集测评 2022-11-16 08:06:40 安徽

    沃尔科特本身绚丽。译文缺少打磨。

  • 3 辶日辶月 2022-11-29 21:23:00 江苏

    最见风姿的还是长诗。

  • 2 恶鸟 2022-10-03 16:35:22 浙江

    《克德赛峡谷》、《世界之光》和《阿肯色证言》三篇最爱,对一个诚实的诗人来说,“方圆二十里就是他的写作的界限”。沃尔科特的“二十里”界限被卷着褶皱花边的海浪包围,也被纽约、波士顿的文化氛围的海浪扩散。

  • 1 高山流水 2022-10-05 19:26:21 江西

    读过作者的《白鹭》《奥麦罗斯》之后,再读作为前奏的此诗集,游走与此岸与彼岸之间的文化边缘人角色,呼之欲出。连绵的意向、加勒比海的多彩,亘古起伏无休无止的海浪,跨文化中的扎根,往复的脚步……

  • 0 mongolialong 2022-08-30 00:23:52

    里面的意象有点狄伦的《狼蛛》的感觉

  • 0 李小建 2022-11-02 22:03:35 江苏

    虽然沃尔科特说,对一个诚实的诗人来说,“方圆二十里就是他的写作的界限”,果真如此的话,沃尔科特也不过是一个出色的地方性、本土性诗人。沃尔科特的伟大在于,他自如地穿梭于“此处”和“别处”之间,西方文学传统的滋养和国际性视野,让他更像一个英美诗人,而不是一个加勒比海岛国诗人。有点类似于五条人的“立足世界,放眼海丰”,宏大的视野,多元的维度,丰富的文化背景,开阔的胸襟,让沃尔科特在圣卢西亚发现“世界之光”。

  • 2 smile 2022-11-06 20:53:21 湖南

    卡亚,来点卡亚,必须来点卡亚,因为雨在下。 如同有些文字,一旦被人喜爱,就很难翻页。 他们什么都不需要,我什么都给不了,除了这个我称作世界之光的东西。

  • 0 Lisa Antipova 2022-12-04 17:05:05 北京

    更喜欢这本

  • 0 自鸣钟 2024-02-07 23:13:17 天津

    感谢凝碧老同志赠书,还能看好多遍

  • 0 Consequence 2023-12-28 20:08:38 四川

    此处亦是别处,别处亦是此处。

  • 0 箩底枣 2024-01-10 14:45:28 中国台湾

    诗是好诗,集子是好集子。简单的篇章划分就是不同风味,跟白鹭是海上相邻的浪潮。有一首克味十足也很喜欢。但是翻译:自撸、爆棚、打脸、虐心,还在注释到处拉屎,臭死了。

  • 0 外银河通讯 2023-11-03 16:42:03 广东

    不出意外,本年度最佳诗集

  • 0 季玛熊的爱波 2023-11-05 15:15:16 上海

    没有获得一种满足

  • 0 超超 2023-11-14 22:29:40 陕西

    读沃尔科特读到“自撸”这种词还是感觉诡异,相对而言更喜欢《白鹭》

  • 0 White Egrets 2024-03-17 11:16:07 山西

    撕裂的痛苦

  • 2 杜鹏 2022-09-02 21:49:39 河南

    沃尔科特曾写道,“每一个顽固的双语标识牌上,我都听到一种用湿漉漉的石头和雾气打磨成的语言。” 我想这样的语言正是沃尔科特的语言。

  • 1 Alain 2022-09-10 15:56:04 北京

    太“别处”的“此处”,相比之下后来的《奥麦罗斯》则是全然的“此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