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最后一篇对eregnis和Entrückung的讨论很漂亮,特别是后者兼有错位和入神的意味,分析得令人信服(前一个更多还是基于他的缘在分析,其实我觉得真的需要动荡的力量,其实关子尹译造化更妥帖些,当然又会引起如何译出使之获得自身中的“自身”的问题,虽然我个人并不觉得我理解的天地“造化”会引起歧义) 评杨老师那篇是第三次看,我还是想找出他们超出具体知识的交锋点,可惜未遂。 其余的抒情文章,我最喜欢的是「贫乏时代的至情诗歌」以及「王凤仪学说的儒家性」特别是后一篇.... 从整体上说,我觉得他那里始终有个挪用,虚荡和缘构其实是一体两面的,如果缘构仍能贞定则必须神秘体验,但后者「不应当属于哲学的内容」。
> 摸索仁道——随笔集
0 有用 南极旅行家 2023-05-27 23:44:49 上海
最后一篇对eregnis和Entrückung的讨论很漂亮,特别是后者兼有错位和入神的意味,分析得令人信服(前一个更多还是基于他的缘在分析,其实我觉得真的需要动荡的力量,其实关子尹译造化更妥帖些,当然又会引起如何译出使之获得自身中的“自身”的问题,虽然我个人并不觉得我理解的天地“造化”会引起歧义) 评杨老师那篇是第三次看,我还是想找出他们超出具体知识的交锋点,可惜未遂。 其余的抒情文章,我最喜欢的是「贫乏时代的至情诗歌」以及「王凤仪学说的儒家性」特别是后一篇.... 从整体上说,我觉得他那里始终有个挪用,虚荡和缘构其实是一体两面的,如果缘构仍能贞定则必须神秘体验,但后者「不应当属于哲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