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肯·施泰格利茨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品方: 异步图书
副标题: 世界为何数字化
原作名: The Discrete Charm of the Machine: Why the World Became Digital
译者: 范全林 / 时蓬
出版年: 2022-9
页数: 156
定价: 69.9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5541086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品方: 异步图书
副标题: 世界为何数字化
原作名: The Discrete Charm of the Machine: Why the World Became Digital
译者: 范全林 / 时蓬
出版年: 2022-9
页数: 156
定价: 69.9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5541086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本讲解机器数字化发展的图书,解读为何离散这个如此简单的理念却如此强大。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可靠计算要面临的各种障碍,如噪声、信号缺陷、量子隧穿等;第二部分讲解两个改变我们生活的基本概念,即傅里叶分析和噪声环境中的编码技术;第三部分则向更为复杂和有挑战的领域进军,详述当代科学知识的极限,讨论了本质上很难解决的问题的定义;在最后一部分,作者进行了能否超越当前的计算机,突破当前计算极限的途径等思考,并引出了量子计算的能力以及机器人时代等问题。 本书为信息技术类科普读物,适合广大对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 · · · · ·
肯·施泰格利茨(Ken Steiglitz)
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荣誉退休教授。1939年生于新泽西的威霍肯,1963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7年成为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会员。自1963年以来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研究兴趣包括可替代计算模型、孤子计算、拍卖理论与应用、基于代理的市场模拟。
目录 · · · · · ·
致读者
第一部 阀门世纪
第1章 离散革命
1.1 我的无聊黄金岁月
1.2 技术的怀旧与美学
1.3 一些术语
第2章 模拟信号怎么了
2.1 信号和噪声
2.2 复制和存储
2.3 噪音的来源
2.4 电子设备的热噪声
2.5 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噪声
2.6 数字免疫
2.7 模拟老化
2.8 注意事项
第3章 信号标准化
3.1 回忆
3.2 1和0
3.3 控制的指向性
3.4 门
3.5 电子
3.6 爱迪生的灯泡难题
3.7 德福雷斯特三极检波管
3.8 真空管阀门
3.9 其它逻辑
3.10 时钟和门铃
3.11 存储器
3.12 研发阀门的其它途径
第4章 随之而生的物理学
4.1 当物理学成为离散的时候
4.2 物体的*大小
4.3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4.4 解释波粒二象性
4.5 泡利不相容原理
4.6 原子物理学
4.7 半导体
4.8 P-N连接点
4.9 晶体管
4.10 量子隧穿
4.11 速度
第5章 你的计算机是张照片
5.1 在底部的空间
5.2 把计算机视作缩微照片
5.3 芯片制造厂中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5.4 摩尔定律和硅时代:大约1960-?
5.5 指数壁垒
*部 图像和音乐
第6章 比特音乐
6.1 1957年的怪物
6.2 偶遇数模转换器
6.3 采样与傅里叶变换
6.4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6.5 数字化的另一场胜利
6.6 另一个同构
第7章 噪声世界的通信
7.1 克劳德 香农1948年的论文
7.2 度量信息
7.3 熵
7.4 噪声信道
7.5 编码
7.6 噪声编码理论
7.7 数字化的又一场胜利
第三部 计算
第8章 模拟计算机
8.1 从古希腊谈起
8.2 更巧妙的设备
8.3 更深层的问题
8.4 用肥皂膜计算
8.5 本地和全球
8.6 微分方程
8.7 积分
8.8 开尔文的研究方案
8.9 电子模拟计算机
第9章 图灵机
9.1 图灵机的要素
9.2 全模拟机器
9.3 部分数字化计算机
9.4 追忆:新泽西州的存储程序织布机
9.5 雅卡尔先生的织布机
9.6 查尔斯 巴贝奇
9.7 巴贝奇的分析机
9.8 奥古斯塔 阿达 拜伦,勒芙蕾丝伯爵夫人
9.9 图灵的抽象
第10章 内在困难
10.1 鲁棒性
10.2 多项式与指数二分法
10.3 图灵等效
10.4 两个重要问题
10.5 容易检查的证书(NP)的问题
10.6 将问题简化为另一个问题
10.7 是/否问题
10.8 库克定理:3-可满足性是NP完全的
10.9 数千个NP完全问题
第11章 寻找魔法
11.1 对NP完全问题的模拟攻击
11.2 缺失的定律
11.3 邱奇-图灵论题
11.4 扩展的邱奇-图灵论题
11.5 局域性:从爱因斯坦到贝尔
11.6 量子帷幕背后
11.7 量子黑客攻击
11.8 量子计算机的能力
11.9 生命自身
11.10 计算的未定极限
第四部 现在与未来
第12章 互联网然后是机器人
12.1 理想
12.2 互联网:数据包,不是电路
12.3 互联网:光子,不是电子
12.4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12.5 深度学*
12.6 障碍
12.7 进入机器人时代
12.8 意识的问题
12.9 价值观的问题
尾声
侦听
· · · · · · (收起)
第一部 阀门世纪
第1章 离散革命
1.1 我的无聊黄金岁月
1.2 技术的怀旧与美学
1.3 一些术语
第2章 模拟信号怎么了
2.1 信号和噪声
2.2 复制和存储
2.3 噪音的来源
2.4 电子设备的热噪声
2.5 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噪声
2.6 数字免疫
2.7 模拟老化
2.8 注意事项
第3章 信号标准化
3.1 回忆
3.2 1和0
3.3 控制的指向性
3.4 门
3.5 电子
3.6 爱迪生的灯泡难题
3.7 德福雷斯特三极检波管
3.8 真空管阀门
3.9 其它逻辑
3.10 时钟和门铃
3.11 存储器
3.12 研发阀门的其它途径
第4章 随之而生的物理学
4.1 当物理学成为离散的时候
4.2 物体的*大小
4.3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4.4 解释波粒二象性
4.5 泡利不相容原理
4.6 原子物理学
4.7 半导体
4.8 P-N连接点
4.9 晶体管
4.10 量子隧穿
4.11 速度
第5章 你的计算机是张照片
5.1 在底部的空间
5.2 把计算机视作缩微照片
5.3 芯片制造厂中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5.4 摩尔定律和硅时代:大约1960-?
5.5 指数壁垒
*部 图像和音乐
第6章 比特音乐
6.1 1957年的怪物
6.2 偶遇数模转换器
6.3 采样与傅里叶变换
6.4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6.5 数字化的另一场胜利
6.6 另一个同构
第7章 噪声世界的通信
7.1 克劳德 香农1948年的论文
7.2 度量信息
7.3 熵
7.4 噪声信道
7.5 编码
7.6 噪声编码理论
7.7 数字化的又一场胜利
第三部 计算
第8章 模拟计算机
8.1 从古希腊谈起
8.2 更巧妙的设备
8.3 更深层的问题
8.4 用肥皂膜计算
8.5 本地和全球
8.6 微分方程
8.7 积分
8.8 开尔文的研究方案
8.9 电子模拟计算机
第9章 图灵机
9.1 图灵机的要素
9.2 全模拟机器
9.3 部分数字化计算机
9.4 追忆:新泽西州的存储程序织布机
9.5 雅卡尔先生的织布机
9.6 查尔斯 巴贝奇
9.7 巴贝奇的分析机
9.8 奥古斯塔 阿达 拜伦,勒芙蕾丝伯爵夫人
9.9 图灵的抽象
第10章 内在困难
10.1 鲁棒性
10.2 多项式与指数二分法
10.3 图灵等效
10.4 两个重要问题
10.5 容易检查的证书(NP)的问题
10.6 将问题简化为另一个问题
10.7 是/否问题
10.8 库克定理:3-可满足性是NP完全的
10.9 数千个NP完全问题
第11章 寻找魔法
11.1 对NP完全问题的模拟攻击
11.2 缺失的定律
11.3 邱奇-图灵论题
11.4 扩展的邱奇-图灵论题
11.5 局域性:从爱因斯坦到贝尔
11.6 量子帷幕背后
11.7 量子黑客攻击
11.8 量子计算机的能力
11.9 生命自身
11.10 计算的未定极限
第四部 现在与未来
第12章 互联网然后是机器人
12.1 理想
12.2 互联网:数据包,不是电路
12.3 互联网:光子,不是电子
12.4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12.5 深度学*
12.6 障碍
12.7 进入机器人时代
12.8 意识的问题
12.9 价值观的问题
尾声
侦听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喜欢读"离散的魅力"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离散的魅力"的人也喜欢 · · · · · ·
- 他们创造了数学 8.7
- 01改变世界:计算机发展史趣谈 8.8
- e的故事 (第2版) 8.3
- 世界是概率的 8.5
- 微积分的故事 8.2
- 宇宙通识课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 8.9
- 计算 9.1
- 计算思维史话 8.6
- 科技史笔记:无形力场 9.0
离散的魅力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不太好读的一部科普作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名的直译应该是“机器的离散魅力”,译者将“机器”略去了,为什么呢,这里是去除了一些东西吗? 书中谈了模拟与数字的演化过程,但实在的讲,并不像是分析或者总结,而只是散慢的讲了讲,给人的感觉高度不够。全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阀门世纪,这一部分是回顾与数字计算... (展开)了解数字化的脉络,这一本书足够
乍一看到“离散的魅力”这五个字,我还以为这是一部文学作品。毕竟仅是书名已透露出浓厚的伤感,似乎是用冷清的文字叙述别离,又以平淡的语气抚平心绪:所谓刻板印象。 然后却被副标题——世界为何数字化——既无征兆又不留情地击碎。我一时愕然,不知这两个画风差异如此之大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1)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共立出版 (2023)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通识/通史 (🦉的瓦涅密)
- 领略抽象之美——数学阅读 (小隐)
- 计算机 (徐永冰)
- IT--TI (armman)
- 书架1 (郎)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4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离散的魅力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缸中之脑 2022-12-19 16:46:08 北京
本书适合对科学感兴趣的非计算机专业的普通读者,文字通俗易懂,但又不失深刻性,即使对专业读者也大有裨益,有助于加深其对技术的理解。
3 有用 音左 2023-11-25 16:06:34 北京
学生时代学过数值模拟,数值分析,数模转换,电子学,傅立叶变换,计算机二进制。却没有深思,为何离散方式处理问题会变得如此重要和普遍。本书给出了条分缕析的解读,很多内容隐隐约约懂又不懂,不过也不重要。见识到古早时期用模拟方式解决问题的各种机器,机械式的设计无比巧妙。不过反过来讲,模拟技术虽然存在噪音的天然弊端,但数字化处理多少是一种化繁就简,有效实用但本身代表了一种信息简化后的失真,是对现实的虚拟。反... 学生时代学过数值模拟,数值分析,数模转换,电子学,傅立叶变换,计算机二进制。却没有深思,为何离散方式处理问题会变得如此重要和普遍。本书给出了条分缕析的解读,很多内容隐隐约约懂又不懂,不过也不重要。见识到古早时期用模拟方式解决问题的各种机器,机械式的设计无比巧妙。不过反过来讲,模拟技术虽然存在噪音的天然弊端,但数字化处理多少是一种化繁就简,有效实用但本身代表了一种信息简化后的失真,是对现实的虚拟。反而觉得卡带/黑胶/收音机/电话实体可触的物件更有珍贵的灵韵。或者这也是复古潮流的越发汹涌的原因,返璞归真正是人们本能的诉求。也觉得蠢朋克乐队,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用模拟技术做一张扎扎实实的唱片是多么酷而美妙的事情。离散实现了高效,而模拟更让我们感受世界的丰富而变幻无穷的质地:声光温度和风向。 (展开)
3 有用 自有我在 2023-03-17 19:13:17 江苏
这是一本为我们普通人想了解计算机、了解数字时代的总体规律而创作的科普书籍,想对于这一领域有所认识的读者,都可以走入这本书中,打开计算机发展的时代历程表。
0 有用 Marvin不慌 2023-03-16 11:02:50 北京
正在读,很不错的一本书~
1 有用 游啊游的游 2023-03-07 16:37:43 北京
《离散的魅力》是一本信息技术类科普读物,任何对计算机科学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阅读,你不必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只需要有一颗好奇心。在这本书里既没有公式,也没有代码,通过对一系列计算机知识的了解,最终将我们引向关于计算机和人类命运的终极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