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转环 短评

热门 最新
  • 6 徐五花 2024-02-21 18:56:00 上海

    文字水平没话说,作者也应该确实是专业人士,但是我实在难以理解她是怎么用这么好的语言和这么深厚的技术背景写一个那么矬的故事的。几个故事的范围有超出过初中生的理解范畴吗。另外一点就是说,虽然文字精美而繁复,但是未免也太过繁复了。小说中的意象是过剩的,甚至矛盾而缥缈的,我并不认为读者有精力去详细解析,内在的所有或许存在的内涵。另外就是有些篇目真的读的很费劲,我读到一半就跑去读星新一了,我最费劲的就是破境这一篇,视角反复的切换以及极度缓慢的故事推进和大量意义不明的剧情让我无所适从,那个模特根本用不了这么多笔墨。只能说是值得一读,但是又多有瑕疵的作品。或许作者应该放弃优秀而值得为之骄傲的美妙文笔,想想在文笔之外还有何处可以精进。

  • 6 仙境兔子不忘记 2024-01-30 16:39:58 四川

    因为词句和行文韵律,读《铸梦》时一直觉得是在读《招魂》。后面几篇也不自觉地用诗歌做比。《宛转环》像半首《锦瑟》半首《好了歌》。《假手于人》有点像《莫相疑行》。《涂色世界》自然是《奥德赛》(想起另一本书《与父亲的奥德赛》)。《谁能拥有月亮》是《月下独酌.其一》,又像重读了一遍《赤壁赋》;看到熟悉的地方也是乐趣。《破境》孤独得像《江雪》。《沙与星》一开始就引用了《沙与沫》。七个故事,是个命数,以草蛇灰线相互缠绕,如宛转环再纽幻出新空间,思考的问题一以贯之又各有层次,于个人而言的最好处应是给了无比广阔的诗意时空,就像她在自序里构建起的宇宙,叫我惊艳,同时担心高开低走,然而并没有。谢谢慕明。 —————— title story让我想起《西游补》里的八个字: 一望荒草,再望云烟。

  • 11 白毛鳮 2023-03-18 14:56:14 广东

    想在刻意雕琢的中国古典故事上嫁接卡尔维诺吧,许多概念太虚浮了,空有美感而未见实感。

  • 3 momo 2024-03-26 14:50:25 广东

    没有办法打更高分了。作者的文采不敢恭维,行文有一些故弄玄虚,但是讨论的话题和主旨很有意思,题材在科幻主题比较新颖。不过性别观念相当老土,看前三篇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翻到豆瓣看到底是不是女作者……我觉得写的最好的是《涂色世界》,不过这一篇的一些方面也令人无语……得到的教训就是不要因为是女作家就对她的性别观念抱有期待。

  • 3 安迪斯晨风 2023-10-22 21:22:30 河北

    我心目中今年的雨果奖应该是慕明的《谁能拥有月亮》。

  • 3 庄家辉 2023-08-05 20:26:14 中国台湾

    作者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但文字卻也在不自覺中被「學院式」的思維方式陷害。讀完全書,覺得最好的竟是〈自序〉(以及和它對稱存在的〈沙與星〉)。科技不只是未來,也是勾連古代和現代的魔法,是重新釐定當代生活的標尺。作者不僅對中國文明的源頭抱持興趣(我是指書中的中國哲學、思想的趣味),也對當下數字時代充滿關心,書中處處可見當代生活的鮮明痕跡(虛擬貨幣、虛擬現實、混合現實等新興「視覺」文化),為作者的這份寫作意念喝彩。有幾篇讀來很有劉宇昆的味道(作者可能讀過〈摺紙動物園〉),但就文學(字)作為一種表達的藝術,以及故事作為敘事的媒介而言,確實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 2 飞鸟与鱼 2024-04-13 16:26:45 四川

    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作者卖弄文笔和知识的意图远大于想讲好一个故事的意图。把那些累赘的文字描述、大篇幅的科普刨开后再审视,剩下的故事简单而苍白。

  • 3 沉默生啤 2024-04-27 00:31:20 浙江

    自序写得很神,以至于看正文大失所望。谈性别,但明显写男性视角更得心应手,女角色被异化为遥远大他者,悬浮得相当之幻。谈故事,说应是万千丝线编织而成抽之不乱,因此自我表达与隐匿自身共存,但笔力不足,世界之布更似皇帝新衣,读者被迫接受指鹿为马的表演。谈科幻,作者试图用信息技术取代传统文字,发明新语言的欲望几乎破“字”而出,但这种傲慢的期许却无奈被囚于文字之中,于是文字变成受刑的话语。我不明白,为什么作者有着这样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奇思妙想,最终成了这样?

  • 2 MXR 2023-12-19 22:26:53 广东

    2星半。勉强看了三个故事 就不难为自己了 毕竟还有那么多好书

  • 3 不朽之春 2024-03-16 13:45:27 福建

    虽然是女作家细腻敏锐的洞察力和文笔,但笔下男角色的视角却更为自然,女角色则更像是“异性”

  • 33 风速狗 2023-03-08 15:53:39 福建

    初读慕明是17年,当时都在豆瓣上刚贴出小说,交换着读新作,重读时总是缅怀豆瓣当年的氛围。我对科幻始终外行,但作为读者有一个偏好,希望于初读的惊奇之外,寻求能耐得住重读的质地。科幻作品很少有不令人惊奇的吧(可以说是一种原始属性),难的是让人愿意反复沉浸于其中。我觉得慕明的某几篇作品做到了。从终稿的改动中也看出她这几年稳定的精进(令我羞愧)与她在文字上一贯的自我要求。

  • 11 夜第七章 2023-07-02 19:36:49 江苏

    之前看完的慕明老师的小说集,怕自己理解的不对一直没写评论。最喜欢的三篇是《铸梦》《假手于人》和《破镜》,尤其是《破镜》这篇,我的理解是:小说里的技术是把人的身体“upload”到另一再造的“境”,虽然在特德·姜或《万神庙》中也有类似手段,但慕明把“upload”的身体经验打散了,匿名化,“upload”上去的“你”,其实是无数他人感受经验的碎片,因而感同身受成为某种可能。慕明的探讨是在往更平权、更公平的方向上去,打破每个人对“我”的执念,以及自我的壁垒。有点微妙。当时读的时候,想了很久,头一次看了小说还得思考这么久才似乎有点明白。但我不知道自己理解的是不是准确。

  • 2 夜川 2023-07-05 16:39:53 上海

    序给我一种读文论的感觉 《铸梦》似乎是向《铸剑》的致敬,但其实写了一个中式弗兰肯斯坦的故事。细细推究,极有意思,打算写篇评论 《宛转环》中式背景,结尾倒有点星际穿越结尾的感觉。这个可以跟陈春成的《竹峰寺》做对比阅读,算是两位作者对“藏”这个问题的回应。 《涂色世界》目前暂居全场最佳,高中的时候就读过的,又重读一遍,注意到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第一遍读可能把它当成普通的科学名词跳过去了。 《假手于人》不错的故事,消解了机器与人的冲突 《谁能拥有月亮》,我很喜欢的一篇,读到把手指作为艺术品那段的时候被震惊到了 《破境》其实是女性主义文学...把世界的某种“话语”具象化为科技造成的某种“境”,大概算是一种隐喻? 《沙与星》,造大电脑那段儿应该受了《最后的问题》的启发,莫名有种大刘的味道

  • 1 COLLAPSE 2024-01-28 16:00:41 浙江

    四十年后会有人像我2024年读《中国太阳》一样读《破境》吗?

  • 1 censored dump 2023-03-02 22:33:07 上海

    是相当有启发的写作,寓“思”于乐,有thinky si-fi(或“推想”)的乐趣,比如某种对虚构的自指——“建筑师在自己设计的建筑中”,问题是,广义上的虚构,包括梦和幻想,对人的意义会如何发展?本雅明的讲故事者,传递的史诗性的人类经验,可不可以是思考本身? 坦白说,我对书里一些篇章的要义并不敢确定,像首尾两篇很难简单概括其主旨,甚至体裁,这种失控感让我眩晕,也兴奋,如果赫拉利是对的,虚构的能力串联了过去,那它会如何参与我们物种的进化,在结合工具和媒介后?人类会是自然语言与信息的接口,还是“我感故我在”?礼和控制论、归隐和黎曼几何、突触和戴森球,这些能怎样彼此映照?能确定的是,全书八篇组成了一个并非完美但有机的序列,划出作者的成长曲线,也带我们攀升,从猿到神,朝向人类作为叙事主体的可能性。

  • 1 鸲鹆 2023-02-21 02:12:16 江苏

    临行前晚收尾读完《沙与星》,在这最后一篇意外得满足,故加一星。希望为何会在潘多拉魔盒里——这个问题我当初也仔细查过,很喜欢作者给出的答案。那份吊着我一直读到最后一页的,大概也是凡胎肉身里可悲可摧的希望吧。相比之下,《宛转环》的文字有些不达预期,可能是前期心理预设太高了,也可能是简中值得玩味、承载意义的字词太少太脆弱。对建筑体、谜底的描绘被始终隔在一层史莱姆状的不可破胶体前,明明开篇都能以顺畅节奏走下去的路,越走越迷糊。且《宛转环》对两个模型的描述方式其实大可以脱离小说背景存在,至少我还没有找到形式与内容、表述间的绝对链接。再接再厉~

  • 1 苏民 2023-03-28 19:20:33 浙江

    近几年在不同平台陆续读了慕明的一些小说,宛转环竟第一次看。文人家国天下责任与难免小资色彩的艺术追求之间的冲突,少见的题材,却十分动人。无尽的时空,倾泄到肩头。

  • 2 Chill 2023-08-27 22:54:59 山西

    慕名已久。总的来说,是中文科幻界最刻苦(各个层面)的没有之一。不得不承认,作者已经整合出一套完整的隐喻/形象体系,在我心目中,算是中短篇领域刘韩陈之后的第四人。个人最喜欢的是中间现实的三篇,作者对当代生活的书写令我几度感动。涂色世界修改后明显比原来好了。前后四篇都觉得过于刻意、炫技了。第一篇底子不扎实,将基于规则和深度学习转换为人学习的方式并不合适,人就不会基于规则学习好吗。第二篇总体想来不错,但观感总觉得怪,可能是琢空过于抽象。沙与星看着抽象,其实是作者一贯隐喻组合几种最常见的科幻元素,实际浅白。不喜欢结局总是艺术解决一切问题,太退缩太精英太自我感动了。希望作者下一步能够走出对已有价值观的无限论证和确认

  • 1 amelia 2023-07-27 09:08:38 北京

    文字极其凝练老道,不是当代小说常见的小惆怅,而是有种慈悲在里面,但绝不煽情,更不说教。作者忠诚于故事,但不局限于故事。非常喜欢。1. 技术与文明某种摩擦,前者几乎是无可争议前进,但后者却并没有;2. 手艺精神,它对应着精微与复杂,一种人的尊严。3. 颜色,或者视觉,某种情况下又何尝不是一种语言,一种价值观。4. 同名小说,宛转环是一个古风的故事,如何运用空,如何堆叠出无限延伸、层层叠叠的空间,以至于甚至扭曲时间?慕明以一种老手艺人的认真来敲打出每一个文字。

  • 1 kunfree 2024-01-17 12:53:27 陕西

    七篇有关“造境”的小说,就如同作者自序中直接给出的答案,故事、游戏等所有虚构的本质,是关乎创造新事物与解决问题的方便法门。小说既关乎创造的主题、也是作者创造的路径,作者用七篇不同风格题材的故事,熔炼古典文学与科幻设定、叩问宗教信仰与科学技术、探究社会意义与究极问题、构想科幻场景与无限可能,一切素材信手拈来都可供作者游戏其中,雕梁画栋、生动细腻令人如入其境,旨趣宏大、回味不已又使人超脱象外,一如鱼山饭宽兄所言“彼之幻境,可窥吾园”。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