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出类拔萃 短评

热门 最新
  • 13 warfalcon 2022-10-14 23:33:40 辽宁

    这本书前两章写的特别好,后面的内容就有点生搬硬套。第二章的内容实际就是刻意练习。第三章一直到最后基本没有什么收获,写崩了。

  • 2 湛蓝天色晚 2023-07-09 18:25:13 浙江

    在看了1/3的内容时,越来越觉得这本书作者的写作风格简直是欧美式讲述故事的典范,书中举例的很多名人轶事都是我们从小到大所知道的一些名人的故事,作者删繁就简从我们熟知的名人故事着手从另辟蹊径从名人不被熟知的其他故事来切合自己章节的主题。讲述了作者的观点的同时,又因为是名人的故事,所以无形中让读者觉得自己拿名人来类比自己,只要自己习得了名人的这些重要的品质,那么自己是否也会是沧海遗珠。终将是有所成。这可能就时这个作者为何看似他的书没有利用真的科学知识点的输出却仍然会成为大卖的关键点吧。十分符合我一直以来看到的输入的翻译类畅销书的基本模式啊

  • 6 后浪 2022-10-17 11:38:52 北京

    脱离兴趣的努力只是一场机械的劳作,遵循内心的召唤才是达到精通的关键! 分析了25位各个领域的大师的生平,来帮助我们在感兴趣的领域,做到出类拔萃

  • 1 脑肠轴沙拉碗 2024-01-22 15:55:21 黑龙江

    这本书本质上讲的是偏技能型的学习和创新,没有模型论,而是萃取了大师们的经历然后抽象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比刻意练习类关注单一训练维度更全面,精通和学习一样是种动力学,学徒和导师阶段对成年人来说似乎是难以逾越的门槛,很多人的学徒阶段太短直接停滞在低技能的水平中了,社交智慧部分有些厚黑学但的确又很实用,创造性阶段所表现出的高度能动和智慧可能和大部分人无关但读的很激动,作者简化了创造过程的复杂性而只是强调了某个切面,让你觉得起码也可以这样去思考。这本书总体来说是在框架上很完整的说明了精通这件事,故事也写的很生动很inspiring,读完最好按照自己的理解体系再整理一遍,原文的标题不适合记忆。读完很失望的一点,我们多数人承认之后都要重新经历使命发现和学徒阶段,意味着我们必须追求大器晚成的路吧。

  • 1 桔梗 2022-12-28 08:10:15 上海

    原标题就是译文里的“精通力”。整本书也不知道是写得不好还是译得不好,看得十分难受。很像名人轶事汇总,总结的规律也没什么意思。精华部分四十页能讲清楚,写了400页。比《刻意练习》差远了。

  • 1 Kei 2022-11-28 00:52:42 湖南

    没什么实用性技巧,太多成功学鸡汤和套话废话。学徒/积极创造/精通三阶段。

  • 14 龙乾rock 2022-11-11 10:19:27 湖南

    一至三章(前2节)是本书精华所在,有非常多的启发,特别是关于“学徒”和“导师“的内容。后面内容重复太多,极其冗长乏味,速速略过。个人反思:在我刚毕业工作的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里人,都会积极的告诉我,要找一个好师傅,这样发展会更好更快,那时我还不太能理解,认为工作不都是自己的事情吗?即使是有师父带,他也不见得会教什么,甚至会留几手。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也结实了几位可以称之为”师父“的同事和朋友,但并未能意识和发展“师徒关系”,考虑的往往更多是个人当下的得失,回想起来,这也是年轻人的”大头病”,同时“师父”也越来越少了。当代,人贵有师,尤贵有书,虚心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 0 2022-11-11 21:05:19 四川

    第五章,弃。感觉有点啰嗦,越到后面越没有味道。

  • 0 文兴 2022-11-10 07:55:18 上海

    能不能做到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出类拔萃不一定,但是确实揭示了多数名人走向出类拔萃的原因:10年如一日地读书学习、刻苦练习、无比热爱所做工作。

  • 0 🐳 2022-11-18 02:09:38 北京

    比较大和空,有助于实操的干货并不多。

  • 0 qia|有痣青年 2022-11-28 18:57:32 上海

    适合有热爱有志向但不得法的人,培养全局观和社交智慧,与外界融合但保持内心独立。ps案例部分有些重复。

  • 0 尹若 2022-11-28 20:28:55 陕西

    三星半吧,太啰嗦了,是有收获,但基本上是一个有道理的理念反反复复的说,越往后看越感觉索然无味,但仍坚持着看完了

  • 13 Lyn 2022-09-29 18:54:26 四川

    读得全身发抖、战栗、叫喊。真正的牛逼,真正的当头棒喝,真正的带我“掀开了世界帘幕的一角”。 一定,一定,熬过你的学徒期:深入观察/被动模式、获得技能/练习模式、实验/主动模式。 达到精通的目的不是主宰大自然或他人,而是决定我们自己的命运。 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开始看到和理解更多你在一开始看不到和理解不了的现实。 随着你的进步,旧的想法和观点会消失;随着新的力量的释放,你开始站在新的高度去审视这个世界。 一旦你进入加速回报的循环,厌倦的感觉就会一扫而空。反复接触之后,恐惧也会消失。挫折是进步的标志,是你的大脑正在处理复杂事物并需要更多练习的信号。这些不安全感在你达到精通之后都会转变成安全感。 在一个有太多东西我们无法掌控的世界里,这将带给你终极权力。你将可以决定自己的处境。

  • 2 安七月 2022-10-02 23:22:08 广东

    很多人说兴趣和职业是一对矛盾,为此让很多人郁郁寡欢,甚至终生遗憾。读了这本书,我相信你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 0 琉璃莉 2022-10-03 08:05:14 广东

    没看完,感觉主要是在介绍一些伟大人物是如何出类拔萃的,然后一些方法却对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借鉴意义。

  • 1 罗罗 2022-10-02 11:53:47 北京

    非常好。这本书标志着我开始学习「学习」的开始。从里面挑了莫扎特,保罗格雷厄姆,歌德,玛莎格雷厄姆,坦普葛兰丁。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六位大师进一步研究。前三位是我特别感兴趣的,进一步重点研究。

  • 2 益母草片的原料 2022-10-04 11:55:56 安徽

    是,又不是如此,但是都逃不过真正走心地寻找和切磋琢磨。间歇性的放松自己,持续性的信任自己,慢慢调整方向,迅速进入状态。

  • 0 令狐冲 2022-10-04 10:46:53 山东

    读了一章,作者真是神人也,立刻买了作者的其他书。读了三章,仍有很多的真知灼见。读了一半,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生搬硬套嘛?

  • 1 虾米在奋斗 2022-10-07 15:11:23 江苏

    跟如何出类拔萃相比,现代年轻人找到感兴趣的领域更困难。但偏偏想要有所成就,人又必须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也就是有生之年必须要完成的事。不热爱的工作只是为了赚钱,只有心之所向,才能实现精通,才可能成功。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