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是一个离我很遥远的事情,无论是读书时期还是毕业后工作,从未想过有一天北漂,事实上也是如此。在信息爆炸的时候,我接收的信息给我呈现的北京面貌给我的印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是也有小人物的悲哀,在那样一个快节奏的生活里面,可以感受不一样的生活,但是这却不是我所想要的,这一点,我从很小就知道,或许早到初中能对外界有基本的感知理解并形成基本的价值观,对于从小在上海生活长大的我而言,相比之下,更喜欢慢节奏的生活,大学时期在三四线城市学习的生活基本都是美好的回忆,毕业后去了一二线城市工作,对快节奏的生活有不一样的感受,但是总体而言说不上压抑,但是可能个人性格而言更喜欢慢点,生活需要沉淀,需要慢慢去感知,对于一些欲望一些追求,会改变生活本来的味道。个人感知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有所改变,所以渐渐的,某些所思所感可能会暂时被所处的环境所影响。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在北京相遇”这个故事给了我很深的感悟,沙袖本是一个很阳光很温柔的女孩,但是在看见她一步步的变化之后,我觉得有极大的悲伤朝我涌来,就像一个强力漩涡,将我吸引进去,沙袖就像是一个鲜活的人在我的面前,渐渐被生活磨去原本的朝气,渐渐枯萎,模糊了原来的模样。我们都被时代裹挟,都在社会的潮流中前行。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很鲜活,都有其各自的性格和生活,他们似乎更印证了漂的定义,就像一根草,随风飘摇,但是又生命力顽强,更多的是心酸,是无奈。这是选择,在感叹的同时,我更希望现今仍旧北漂的那些勇者皆能有所得。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