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的吗 短评

热门 最新
  • 8 把噗 2022-09-29 23:06:09 北京

    世上最大的牢笼是人的大脑。培养批判性思维,坚持独立思考,价值在于你是为自己而活,可以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而不是人云亦云。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总是如此。

  • 1 尤里卡 2022-11-20 15:02:45 河北

    这是一个外部世界瞬息万变、传媒资讯高速流动的时代,人们纷纷坠入了互联网的兔子洞,沉迷在即时满足的短视频之中不可自拔。于是生活日益碎片化和娱乐化,深批判性思维变得越来越稀缺,甚至愈发不可能。通过阅读《这是真的吗》,也许未必有直接的转变,却会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只要有效掌握了批判性思维,就可以成为“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会发现做一个独特的个体没那么难,别人闯红灯的时候你不闯,别人不排队的时候你排队,别人大声喧哗的时候你安静,别人盲从错误的时候你坚持真理。

  • 0 自有我在 2022-09-30 15:41:31

    培养批判性思维更为重要的就是认识相关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来对于我们的思维过程进行有效的拆分和识别。而在这本书中,就是这一系列可用工具的合集。 虽然这本书尽量减少着篇幅的长度和理论的晦涩,但其内容的实践性和理论性还是非常高的,毕竟这是真正改变我们认知的方式的书籍,需要我们沉下心来仔细阅读、细细分析,把批判性思维内化成为我们认识的一部分,这才是真正从书中学习知识的正确阅读方式。

  • 0 bookbug 2022-10-02 23:40:56 北京

    批判性思维abc,一种社会学分析式的号脉,颇有有启发性

  • 1 迢递 2022-10-08 17:03:56

    深入浅出地分析社会学研究中可能遭遇的困境、误区或陷阱,这使得其作为社会学入门或是导论、抑或外行了解社会学的科普性读物也十分适宜。采用32开本,小巧精致,纸张柔软轻盈(应该是质量较好的轻型纸),便于单手翻阅和平展阅读,排版简约大方,适宜纸质阅读。

  • 0 茯苓瞳 2022-10-27 23:53:23 辽宁

    这本书是一本32开的口袋书,一共200多页,小巧轻便,非常适合通勤时阅读。 ☛每一章都通过事例分析得出结论,很有信服感。 ☛章末还有提炼的小贴士,非常暖心。 ☛封面的两只大眼睛搭配着一对儿质疑的眉毛,好像在对你说“这,是真的吗?” 至于我说的对不对,你读完这本书就能够用批判性思维来判断了!

  • 0 Daria荷门 2022-10-27 21:04:13 上海

    作者的叙述方式简洁凝练,相对来说显得偏学术一些,如果以兴趣作为切口来读,更需要一点专注。但批判性思维的建立并不是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论证陷阱权威错误产生的机制就够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思考方式后有意识的锻炼,这样的叙述方式就会更科学严谨。

  • 0 蜗牛格格 2022-10-29 09:57:46 吉林

    如果思考是一种习惯,那么批判性思维方式能够让我们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

  • 0 磬夏 2022-10-29 16:22:10 湖南

    讲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学的相关知识。人们往往最难做到的是对自己本人的思想或者论证进行批判性思考,而最容易做到的是对他人的思想或者论证进行批判性思考。

  • 0 Dios 2022-11-08 11:19:45 山东

    挺无聊的一本书。作者从社会学家的角度谈了一些社会学家相关研究上的一些知识,内容枯燥且肤浅。个人感觉标题与内容有偏差,挺牵强。

  • 0 missing 2022-10-14 21:31:00 浙江

    批判性思维即问题意识,越看越觉得像是指导论文写作的小册子

  • 0 麒麟 2022-10-12 22:52:35 北京

    批判性思维的好书,什么叫乌合之众,就是经常被各种社会舆论风向左右自己思考能力的人,人云亦云,别人忽悠悲观情绪自己就跟着唱衰, 看不到事情背后本质,没有自己的判断,这本书,可以说在当今社会能出版,非常有意义,他不做任何定义,只教会你如何判断对方忽悠的把戏,简直是,一针见血,什么狗屁gong zhi什么大v网红,说什么都别轻易带节奏,根据书中的方法,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别当乌合之众,才能谈所谓的独立人格!

  • 0 透明人leon 2022-10-15 20:18:09 天津

    最容易做到的事对自己不认可的论证进行批判性思考;较难做到的是对自己认可的论证进行批判性思考;最难做到的是对自己本人的论证进行批判性思考。

  • 0 兰心成长记 2022-10-12 15:58:48 河北

    论证再也不是电视节目中的擂台赛,而是生活中处处碰到的事情。这本书告诉人们怎么建立批判性思维,还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在生活、工作、学术方面的应用。

  • 1 百利甜酒冰美式 2022-10-23 01:03:02 北京

    内容很扎实 我算是社科专业的学生,而且因为最近几年的趋势就是学科交叉,理论和实践上也算有点积累。对我而言,读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在和自己已经有的不成逻辑的想法和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作对照,捋顺一些观点。 (边读边做笔记,回头看的时候发现自己好像不是在写笔记而是在发弹幕)

  • 0 西西弗斯 2022-10-21 10:41:07 辽宁

    20221017-20221018:这本书专业性或者说理论气息很重,读的相对有些吃力容易疲倦。但是对于批判性思维的观点,是值得思考的,别看书开本小,内容不含糊。这个得细读一番。

  • 0 soYwhat 2024-03-06 10:29:31 福建

    2024.03.04

  • 0 君涛 2023-12-25 20:08:15 上海

    【书名和副标题】 不等于 【内容】

  • 0 C同学 2024-01-30 16:37:03 广东

    文不对题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