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 茅奖得主格非首部清华大学文学讲稿,三年“小说叙事研究”课精华,重现文学课堂精妙现场
◎聚焦三位不安的现代隐士,解析三种带预言性质的伟大作品
·《没有个性的人》|穆齐尔:被二战的炮火惊醒,流亡瑞士
·《暗夜行路》|志贺直哉:一生搬家多达26次
·《白鲸》|麦尔维尔:一直在海洋与陆地、城市与孤岛的生
活之间摇摆
◎ 对乡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兴起引发的问题,尝试作答
◎ 封面采用江南水印版画,书口刷黛绿色,打造江南作家的江南风情系列,藏读两宜
【名家推荐】
我们小说家里面有两个大学者,其中一个就是格非,这两个小说家蕞让人骄傲。——莫言
格非老师的巨大价值在于把握事物的本质。这几年我道路逐渐清楚,得益于格非老师及一些批评家金子般的言论。——阿乙
格非对写作对文本的领会来自于他作为小说家敏锐,与作品之间形成了仿佛友人的对话。——胡桑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茅奖得主格非首部清华大学文学讲稿,三年“小说叙事研究”课精华,重现文学课堂精妙现场
◎聚焦三位不安的现代隐士,解析三种带预言性质的伟大作品
·《没有个性的人》|穆齐尔:被二战的炮火惊醒,流亡瑞士
·《暗夜行路》|志贺直哉:一生搬家多达26次
·《白鲸》|麦尔维尔:一直在海洋与陆地、城市与孤岛的生
活之间摇摆
◎ 对乡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兴起引发的问题,尝试作答
◎ 封面采用江南水印版画,书口刷黛绿色,打造江南作家的江南风情系列,藏读两宜
【名家推荐】
我们小说家里面有两个大学者,其中一个就是格非,这两个小说家蕞让人骄傲。——莫言
格非老师的巨大价值在于把握事物的本质。这几年我道路逐渐清楚,得益于格非老师及一些批评家金子般的言论。——阿乙
格非对写作对文本的领会来自于他作为小说家敏锐,与作品之间形成了仿佛友人的对话。——胡桑
【内容简介】
《望春风》出版后,引发的对乡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兴起的困惑与忧虑,余波犹在。2018年至2020年,格非在清华大学中文系“小说叙事研究”课上,将这些问题带入现代小说史的脉络中思考,从19世纪中期以来的小说家里精选出三个案例,以讨论一百多年来社会、历史和文化观念的变革,由此形成这卷文学讲稿——《文明的边界》。
本书聚焦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日本作家志贺直哉与美国作家麦尔维尔。从《没有个性的人》、《暗夜行路》至《白鲸》,格非带读者深潜文本、剖析细节,重现精妙的文学课堂。
对现代文明进程的强烈质疑和反思,是19世纪以来所有伟大小说的共同特征。本书以传统自然过渡到现代文明的居间者之视角,向我们发出叩问:究竟什么是现代文明的边界?它到底要将我们带向何方?
作者简介 · · · · · ·
格非,1964年生,江苏丹徒人。中国当代作家,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望春风》、《月落荒寺》等,中短篇小说《褐色鸟群》《迷舟》《相遇》等;另有论著和散文随笔《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博尔赫斯的面孔》《小说叙事研究》《文学的邀约》等。
目录 · · · · · ·
没有生平的作家
最伟大的现实小说
群英会
憧憬“和平和爱”的人
一本思想性随笔
寻找“另一个地方”
辑二 志贺直哉
从《矢岛柳堂》谈起
褒贬不一的“小说之神”
志贺笔下的“社会世界”
独树一帜的“写实主义”
自我意识过剩
死亡与虚无
婚姻与性爱
唯一者及其自然
志贺笔下的事物
辑三 麦尔维尔
《白鲸》
麦尔维尔的其他作品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其实并不在生活,而是在为一个成问题的未来操心或筹措。人更像是被判了无期徒刑,被关在拘留所中,为未来做着没有真正尽头的准备工作。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本思想性随笔 -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过去时代的人,可以被定义为“实心眼的人”,而今天社会中的人,则是自我意识过剩的原子化个体。后者把本来应该投向外部社会的光焰,转而照向自己的内心,这就造成了“自我意识”的过剩。通常来说,过分的自我意识,是社会的压力和压抑所造成的痛苦所致但这种过度的自我折磨,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固化个体的封闭性,造成恶性循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自我意识过剩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文明的边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文明的边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作家格非:在中国,乡村并没有消失

格非文学小剧场丨“人被文化驯服,不过是一种假象。”


登录“裴廓德号”的一九零零|读格非《文明的边界》

100年前的小说家都把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困境写透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内容非常丰富,丰富到不知道从哪说起好。总之,读完就是低成本地上完一堂含金量超高的“小说研究课”! 格非老师聚焦了三位极具代表性的小说家——穆齐尔、志贺直哉和麦尔维尔,以他们的代表作《没有个性的人》《暗夜行路》和《白鲸》为主线,结合他们的人生轨迹、时代背景等,... (展开)
像是有人在我呼呼刮风的胸口放了一朵温柔的玫瑰

真正的无言不是沉默,而是说话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译林出版社 (2021)8.7分 57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专业书目 / 拓展视野 (宁止水)
- 译林原创文学书目 (译林出版社)
- 那些要先读的好书 (罗曼谛克)
- 2022年 译林新书 (译林出版社)
- 书单|2022年 1.2.3.4季度新出版的书 (如峻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7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文明的边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卧听南窗雨 2022-11-30 00:45:44 福建
今天重读《没有个性的人》,读懂有个性的男主乌尔里希,对于我们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当今社会的文化环境,意义重大。“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科学伦理掌控一切的时代。人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空间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1 有用 若风·扶苏 2023-12-05 01:19:22 河北
非常扎实的文本分析,能把复杂深邃的现代小说讲得通俗易懂,晓畅明晰,足见格非老师的功底。 没有僵硬的装饰性术语,摒弃行话套话,对小说文本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剖析与阐释,正是格非文论的可贵之处。 我有一个偏见,那就是对文学简单的内涵性分析或曰内部研究(主要指修辞、音韵、格律等)往往并不能切近文本的本质,因为这些技术性的分析并不能反映出人文学科的特性,它们的最终指向依然是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文本的外延... 非常扎实的文本分析,能把复杂深邃的现代小说讲得通俗易懂,晓畅明晰,足见格非老师的功底。 没有僵硬的装饰性术语,摒弃行话套话,对小说文本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剖析与阐释,正是格非文论的可贵之处。 我有一个偏见,那就是对文学简单的内涵性分析或曰内部研究(主要指修辞、音韵、格律等)往往并不能切近文本的本质,因为这些技术性的分析并不能反映出人文学科的特性,它们的最终指向依然是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文本的外延性表征),因此对作品做思想内容方面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当然也不能忽视文学的审美性。 格非对三部典型的现代小说的分析正是抓住了文本的外延性特征,从文本所呈示出的传统—现代、自然—文明的对立格局中梳理出一条独特的现代性思考脉络,进而在社会、文化意义层面做深入探讨,给予这种典型的现代性症候以回应和诊断。 (展开)
0 有用 老水 2025-02-20 11:35:07 安徽
说来惭愧,这三部作品我一部都没看过,《白鲸》买了很久一直没看(还是当年在《平凡的世界》中读到的),其他两部听都没听过。我读了《文明的边界》,却对这三部作品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也明白了格非为什么把三部作品放在一起剖析——他讨论的是现代化和城市化对于人的自我的挤压与凸显,一个人的个性在后现代化城市中是无法伸展的,那意味着你不服从工具化的命运,一切规则都会将你驱逐出去。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过去时代的人... 说来惭愧,这三部作品我一部都没看过,《白鲸》买了很久一直没看(还是当年在《平凡的世界》中读到的),其他两部听都没听过。我读了《文明的边界》,却对这三部作品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也明白了格非为什么把三部作品放在一起剖析——他讨论的是现代化和城市化对于人的自我的挤压与凸显,一个人的个性在后现代化城市中是无法伸展的,那意味着你不服从工具化的命运,一切规则都会将你驱逐出去。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过去时代的人,可以被定义为“实心眼的人”,而今天社会中的人,则是自我意识过剩的原子化个体。后者把本来应该投向外部社会的光焰,转而照向自己的内心,这就造成了“自我意识”的过剩。这正可以作为这本书的注解,也可以视为一切在现代生活中遭受心灵痛苦的人的共同困境。 (展开)
0 有用 弗拉拉的无忧宫 2024-05-16 11:32:02 浙江
中国当代小说家里面,对小说理论有深入思考的,并能结合自身创作实践谈论对小说的认识的,有三位的作品值得一读:格非、王安忆和毕飞宇。(另外纠正一点,这本书第11页引用了蒂姆·阿姆斯特朗的《现代主义:一部文化史》中的一个观点,但阿姆斯特朗的原话是将《没有个性的人》与《魔山》归为是欧洲最伟大的现代主义小说,而不是说“现实小说”。)
0 有用 lucky kim 2024-04-15 16:17:18 北京
清明节很适合读关于死亡的文本——当死亡无意义,则生命无意义——坠入深崖前微小的一瞬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