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宋朝》的原文摘录

  • 相传李白本人也做过游侠,喜欢剑术。但是,如果李白遇到辛弃疾,两人比试武术,估计太白诗仙会被辛弃疾秒成渣。 因为李白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只是在诗中吹牛皮而已,而辛弃疾却是真的做到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他词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以及“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可不是书生的纸上谈兵,而是一名剑客在抚剑感慨刀光剑影的往事。 (查看原文)
    一知乎 2022-10-30 14:01:47
    —— 引自章节:辛弃疾: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054
  • 休假一百一十三天 宋朝每年有多少天的节假日呢? 宋人笔记《文昌杂录》里有对北宋中前期官员休假制度的详细介绍:“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庆节、上元节(元宵节)同;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腊日各三日;立春、人日、中和节、春分、社(春社)、清明、上巳、天祺节,立夏、端午、天贶节、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社(秋社)、秋分、授衣、重阳、立冬,各一日;上中下旬各一日……百司休务焉。” 这里的“祠部”,相当于“国务院节假日办公室”。可以看出,宋朝的法定节假日挺多的,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元日(春节)、寒食、端午、重阳、腊日等传统大节,以及冬至、立春、立夏等节令;一是“天庆节”“天圣节”“先天节”“降圣节”“天贶节”这几个官方设立的政治性节庆日。 在这些普天同庆的节日,宋朝的“节假日办公室”都要给官员放假,其中元日、元宵节、寒食节、天庆节、冬至五个大节各休假七天,合计三十五天;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腊日七个节日各休三天,合计二十一天;立春、人日、中和节、春分、春社、清明、上巳节、天祺节、立夏、端午节、天贶节、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秋社、秋分、授衣节、重阳节、立冬二十一个节日各休假一天,合计二十一天。总计七十七天(《文昌杂录》的统计是七十六天,似有误)。 跟唐朝一样,宋朝官员每个月还有三天的旬休,一年合计三十六天。再加上七十七天节日假,可以算出来,一年有一百一十三天的休假,与我们现在的节假日天数差不多。但宋朝官员享用的休假天数应该比今人更多一些,因为还有探亲假(父母住在三千里外,每三年即有三十日的探亲假)、婚假、丧假等未计在内。 也许你要说了,这只是官员才能享受到的假日,寻常市民也有休假的权利吗?也有。在宋朝的官营手工业坊场中,工人也是有节假日的。一年大概可以休假六十天,包括每月三日的旬假,以及元旦、寒... (查看原文)
    一知乎 2022-11-02 00:27:42
    —— 引自章节:宋人也有“黄金周”/125
  • 西人星期日不做事,尽兴游息,然及做事则聚精会神,不或稍苟。吾国人最大弊端,即做事与不做事,往往分不清楚。要做不做,不做之做,萎靡苟且,不见精神,至于星期日亦然。 (查看原文)
    一知乎 2022-11-02 00:29:49
    —— 引自章节:宋人也有“黄金周”/125
  • 权力者的欲望应当受到节制,而平民百姓的欲望应当受到尊重。这也是宋朝市井之所以能繁荣起来的原因之一。 (查看原文)
    一知乎 2022-11-03 00:46:41
    —— 引自章节:宋朝的“深夜食堂”会发生哪些暖心的故事/188
  • 通过对宋明经济统计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揭示出一个确凿的事实:明朝(特别是明前期)是一个“低收入+低消费”的时代,市场经济之规模非常有限;而宋朝是“高收入+高消费”的时代,市场经济之规模远远大于明朝。 “低收入+低消费”正是中古社会的特征,“高收入+高消费”则是近代化的特征。从宋朝的“高收入+高消费”转入明前期的“低收入+低消费”,历史发生了一次倒退。 (查看原文)
    一知乎 2022-11-03 14:44:56
    —— 引自章节:“武大郎”们的生活水平到底如何/208
  • 苏轼似乎有一股写广告诗的热情,朋友曹辅给他寄了一些壑源的试焙新芽,请他品尝,他便为壑源茶叶作了一首广告诗:“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还写过一首赞美杭州径山龙井水的诗,诗末特别注上了一句广告词:“龙井水洗病眼有效。” (查看原文)
    一知乎 2022-11-03 23:41:51
    —— 引自章节:看苏轼与名妓当广告代言人/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