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阅读与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心得感悟。写作初衷是向大众读者介绍古典小说不为人所了解的美感与价值,旨在打破普通读者对古典小说的种种既有偏见与误解,引导读者重新认识中国古典小说,感受其中的深邃魅力。
本书分为12个章节,分别从出场、视角、错位、人物、道具、性别、层次、变奏、本性、传承、说教、死亡这12个角度来论述中国古典小说的独特审美,从整体宏观的视角找寻古典小说内在的共性与隐秘的传承联系。
笔墨游戏的创作者
· · · · · ·
-
周游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河北正定人,现居云南昆明。爱好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从事小说创作多年。
目录 · · · · · ·
第1章 出场: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细水入海式
浓墨重彩式
琵琶遮面式
欲扬先抑式
一波三折式
第2章 视角:作者幽灵的寄生
鬼火燐燐闪现
幽灵悄然附身
自由穿梭的蝙蝠
幽灵现身说法
第3章 错位:盛世无饥馁
说话的隐喻
对时代的幽微回应
巧妙的讽刺
第4章 人物:贪看风景的英雄们
各人眼中的风景
穿过那片腥风血雨
象征化的生动
第5章 道具:礼物、镜子、雨
道具的生命力
修辞的胜利
作为象征的道具
运动的道具
幻形的道具
第6章 性别:安能辨我是雄雌
性别颠倒的闹剧
渔色的诡计
避难的手段
当性别暧昧时
第7章 层次:古典叙事的多宝塔
工整的话头儿
节奏的跌宕
排山倒海的文采
对白生色的妙招
情节的骨架
第8章 变奏:从春暖花开到凄风冷雨
文本温度的切换
交错中的光芒
变奏的驱动力
隐秘的变奏
第9章 本性:今日方知我是我
虎皮的穿与脱
本性的明与灭
丧失本性的悲剧
第10章 传承:吃橘莫忘洞庭湖
不可确证的真相
空间与动作的搬用
隐秘或明显的化用
穿越时空的暗号
第11章 说教:传统与时俗的双重压力
文以载道的偏差
警世醒人的幌子
时代的血泪
衍变中的说教
第12章 死亡:轻逸与粘滞
英雄的退场
疾病的隐喻
重力的不可抗
飞扬精神的折堕
后记
· · · · · · (收起)
细水入海式
浓墨重彩式
琵琶遮面式
欲扬先抑式
一波三折式
第2章 视角:作者幽灵的寄生
鬼火燐燐闪现
幽灵悄然附身
自由穿梭的蝙蝠
幽灵现身说法
第3章 错位:盛世无饥馁
说话的隐喻
对时代的幽微回应
巧妙的讽刺
第4章 人物:贪看风景的英雄们
各人眼中的风景
穿过那片腥风血雨
象征化的生动
第5章 道具:礼物、镜子、雨
道具的生命力
修辞的胜利
作为象征的道具
运动的道具
幻形的道具
第6章 性别:安能辨我是雄雌
性别颠倒的闹剧
渔色的诡计
避难的手段
当性别暧昧时
第7章 层次:古典叙事的多宝塔
工整的话头儿
节奏的跌宕
排山倒海的文采
对白生色的妙招
情节的骨架
第8章 变奏:从春暖花开到凄风冷雨
文本温度的切换
交错中的光芒
变奏的驱动力
隐秘的变奏
第9章 本性:今日方知我是我
虎皮的穿与脱
本性的明与灭
丧失本性的悲剧
第10章 传承:吃橘莫忘洞庭湖
不可确证的真相
空间与动作的搬用
隐秘或明显的化用
穿越时空的暗号
第11章 说教:传统与时俗的双重压力
文以载道的偏差
警世醒人的幌子
时代的血泪
衍变中的说教
第12章 死亡:轻逸与粘滞
英雄的退场
疾病的隐喻
重力的不可抗
飞扬精神的折堕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轮回报应说,是古代国人理解与阐释朝代更迭、贤奸对立、恩怨情仇的重要理论依据。 历史学者孙英刚在著作《神文时代: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的绪论中曾说:现代学术容易把现代的理性主义和古人的知识对立起来,将后者斥为非理性、“封建迷信”“零碎”“不科学”。但实际上,不论在中国还是欧洲,超自然(supernatural)在中世纪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文化因素在中国,建立在天人感应基础上的祥瑞灾异思想,也广泛被知识精英和普通大众所接受。在他们的知识世界和信仰世界里,这就是理性的选择,是依据其内在逻辑推导出来的合理的结论。如果要真切体会古人的思想与行动,必须去除现代知识的傲慢,“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衍变中的说教 -
文人写小说袭用说书人视角,一方面是承继“说话”的传统,可以更加顺畅地写作(新一代的读者从书场听众转化为书籍看官也更加顺畅);另一方面是说书人视角成功地在作者与小说人物、读者之间形成多层的距离和空间,小说家可以迅速而随时地从文本情景中抽离出来,更加客观冷静地发表观点——通常是些道德劝诫以及人生哲理的感悟。说书人的全知全能视角便是上帝视角,掌握着全书所有人物及所有情节的信息,释放多少信息给读者,全由作者把控。如何向读者提供信息,是考验作者的大功课。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鬼火燐燐闪现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笔墨游戏"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笔墨游戏"的人也喜欢 · · · · · ·
笔墨游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 更多书评 12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购书单【1】 (波豆豆)
- 美学、趣味与社会 (🦉的瓦涅密)
- 个人藏书 (莫云轩)
- 行距文化代理 (行距版君)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笔墨游戏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湖绿鬼兮 2024-06-27 20:56:39 北京
因为《麒麟》顺带把作者的书都翻了下,这本有点像研究生文献综述扩写版,但是章节结构很好,出场、视角、错位三节一上来起了个高调,把中国古典小说最抽象也最有趣的概念一下子全抛出来,足够把一般读者镇住,后续人物道具都是老生常谈,到了层次、变奏章节又把气提了一提,整体高开低走,但是为了前三章也值得一个四星。前两天去国际书展,有感于如此多的出版社、如此多的书包括小说、文学评论,从未出现在我的信息推流中,传播途... 因为《麒麟》顺带把作者的书都翻了下,这本有点像研究生文献综述扩写版,但是章节结构很好,出场、视角、错位三节一上来起了个高调,把中国古典小说最抽象也最有趣的概念一下子全抛出来,足够把一般读者镇住,后续人物道具都是老生常谈,到了层次、变奏章节又把气提了一提,整体高开低走,但是为了前三章也值得一个四星。前两天去国际书展,有感于如此多的出版社、如此多的书包括小说、文学评论,从未出现在我的信息推流中,传播途径少、信息茧房是众多好书被埋没的必然归宿,从这方面说,周游从小说写起,后面能兼顾写出这本古典小说研究,反映其品味和专业度的同时,也帮此类书籍破了个圈,让更多小说读者能有机会看到,实属难得。顺便推荐下周游最近新出的《钦探》,笔力更加深厚了得,是近两年不可多得的宝藏小说。 (展开)
4 有用 饿霸地煮 2024-05-04 09:29:13 上海
今年有浓郁的兴趣和紧迫感要重回文化母体,钻研古典文学,去探寻属于自己的文学根基。诚如作者所言,中国古典小说是一个极为丰富、多义的话语世界,自有一套迥异于西方小说的叙事逻辑与宇宙观传统,如同一座花木繁茂的大观园,可以说它是封闭的,也可以说它是自足的。红楼梦是由繁华到寂灭,金瓶梅是由大热到大冷,水浒传是由自由到凝滞…中国独一无二的哲学和美学是取之不尽的宝藏,非常高级。
2 有用 鹿青苏 2022-11-22 18:56:53 北京
喜欢将“文章”视角代入小说评点这部分,很有启发。也很喜欢本性那一章!虎女就是很性感,后来我爱的《孙恪》袁氏更像她的变形
22 有用 广姐 2022-11-17 08:33:42 湖北
这或许是豆瓣作者介绍最少的内容了,周游:河北正定人,现居云南昆明。爱好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从事小说创作多年。但他对古典小说的研究之深、表达之清楚以及对于经典文学评论的转化十分有吸引力。他总结的十二个拆分角度出场、视角、错位、人物、道具、性别、层次、变奏、本性、传承、说教、死亡是十分吸引人的,在此之前很难看到这么全的分析角度。此外全书所举的例子全是古代经典小说,不同小说人物形象特色、视角等特... 这或许是豆瓣作者介绍最少的内容了,周游:河北正定人,现居云南昆明。爱好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从事小说创作多年。但他对古典小说的研究之深、表达之清楚以及对于经典文学评论的转化十分有吸引力。他总结的十二个拆分角度出场、视角、错位、人物、道具、性别、层次、变奏、本性、传承、说教、死亡是十分吸引人的,在此之前很难看到这么全的分析角度。此外全书所举的例子全是古代经典小说,不同小说人物形象特色、视角等特色联通远非一日之功。 (展开)
3 有用 四部居士 2022-12-30 17:18:41 辽宁
有點仿揚之水的文風,著重一些細節,但可能普及性太強了,幾乎沒有什麼深度,原始引文過多毫無必要,一些結論也很牽強。古典小說在古典文學研究中屬於較低層次,再怎麼提高恐怕也很難改變這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