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著名作家叶兆言暌违四年长篇小说新作
⚪小小的仪凤门,见证一个民族的砥砺与沧桑
⚪一部草莽英雄的心灵史,一部南京城的近现代史
仪凤门是南京的北大门,也就是城市后门。出了仪凤门,是长江边,官员们北上,军队出征,都要走这个城门。如果打了胜仗,附近老百姓便会聚集在这儿,欢迎凯旋将士。长篇小说《仪凤之门》从仪凤门为圆点发散开去,将南京城大革命前夜的历史、南京近现代的历史融汇于以杨逵等男主角为首的人生命运浮沉之中,间杂南京城尤其是下关地区的地理、人文、社会发展等细微城市脉络,是一部草莽英雄成长奋斗的心灵史,也是南京城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小小的仪凤门,见证一个民族在历史巨流河中的砥砺与风霜,见证一座城与城中人的创伤与坚韧。
【评论家/媒体评论】:
历史和现实、文化和物质,多维度刻画南京与南京人的精神图谱,构成了兆言《仪凤之门》的一个重要标志。——评论家 潘凯雄...
⚪著名作家叶兆言暌违四年长篇小说新作
⚪小小的仪凤门,见证一个民族的砥砺与沧桑
⚪一部草莽英雄的心灵史,一部南京城的近现代史
仪凤门是南京的北大门,也就是城市后门。出了仪凤门,是长江边,官员们北上,军队出征,都要走这个城门。如果打了胜仗,附近老百姓便会聚集在这儿,欢迎凯旋将士。长篇小说《仪凤之门》从仪凤门为圆点发散开去,将南京城大革命前夜的历史、南京近现代的历史融汇于以杨逵等男主角为首的人生命运浮沉之中,间杂南京城尤其是下关地区的地理、人文、社会发展等细微城市脉络,是一部草莽英雄成长奋斗的心灵史,也是南京城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小小的仪凤门,见证一个民族在历史巨流河中的砥砺与风霜,见证一座城与城中人的创伤与坚韧。
【评论家/媒体评论】:
历史和现实、文化和物质,多维度刻画南京与南京人的精神图谱,构成了兆言《仪凤之门》的一个重要标志。——评论家 潘凯雄
叶兆言的书写沿袭了江南文人的古典气息,具有典型的儒家文人特性,并且经过了现代化的转型,是古典文人气息的现代演绎。……《仪凤之门》书写的是草莽英雄传奇,但也间或有这样的气息体现。《仪凤之门》中依然也有那种典型的江南文人气息,特别是,整个文本流露出一种文人固有的感伤色彩。杨逵能够在乱世中成为下关一号人物,在财富的江湖上独孤求败,也在内外交困中走下坡路,走上盛极必衰的宿命。小说还多次写到这座城市遭受到战火的侵袭,饱受灾难的洗礼,这种书写既是历史的写真,也是一种作家的悲悯情怀体现,具有很深的情感蕴藉。——《当代文坛》编辑部主任 刘小波
在这本新书(《仪凤之门》)中,他(叶兆言)透过一座很多南京人都未必知晓的仪凤门,来观察南京的城市性格和一个民族的时代命运。……一扇小小的仪凤门,见证了南京城乃至一个民族在攻与守、开拓和封闭、凋敝和繁荣之间的沧桑变幻。 ——《新华日报》
该作(《仪凤之门》)聚焦辛亥革命前后二十年的历史,书写南京在其中承担的命运。三个拉洋车的年轻人,以各自的方式卷入这动荡的时代,涉足革命、商界、政坛,他们好似与时代抗衡着,却又为时代付出代价。个体与历史在南京城里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协奏。——《现代快报》
仪凤之门的创作者
· · · · · ·
-
叶兆言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叶兆言,1957年出生,南京人。1974年高中毕业后,进工厂当了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硕士学位。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三卷本短篇小说编年《雪地传说》《左轮三五七》《我们去找一盏灯》及八卷本中篇小说系列,另有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苏珊的微笑》《很久以来》《刻骨铭心》《仪凤之门》等。
目录 · · · · · ·
上部
第一章 7
第二章 40
第三章 74
第四章 111
第五章 145
下部
第六章 181
第七章 212
第八章 245
第九章 284
第十章 326
第十一章 381
尾声 40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士著的南京居民,对后人引以为骄傲的南京城墙,谈不上有多少喜欢。城墙有什么好呢,它把城市围了起来,围在里面看似安全,真遭遇了乱世,恰恰是让你无处可逃。老百姓成了人质,成了围栏里的牛羊,要忍受围城的饥饿,忍受守城者的暴躁,忍受即将破城的恐惧,以及破城之后的烧杀掳夺。改朝换代不可怕,可怕的是战乱。革命党人围城的时候,南京人仿佛又一次看到了历史重演,仿佛当年的太平军和湘军又要来了,新一轮灾难又要开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181 -
早在决策阶段,朱东升就提醒杨逵,大规模购地可能不是明智之举。他一个留学美国的朋友,帮一位日本作家当翻译,日本作家看见南京城里有大片荒地,曾建议他趁便宜赶快买些土地,说这样很可能会一夜暴富。这个日本作家很有名,叫芥川龙之介,写过一本很轰动的与南京有关的小说,叫《南京的基督》。芥川龙之介的英文很好,在大学里学的是英文专业,他在中国执拗地找了位英文翻译。朱东升的朋友告诉芥川龙之介,说中国人对一切都会看得很透,他们看不到人生的任何希望,中国现在这么穷,这么落后,不知什么时候家就被烧了,或者人被杀了,明天的事谁都不知道。中国和日本的国情不一样,现在的中国人,无所谓什么前程,更容易沉溺于酒和女人,至于置地,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 杨逵觉得日本作家讲得很有道理,所谓人弃我取,看不到未来,和没有未来相比,还是不一样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九章 284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仪凤之门"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仪凤之门"的人也喜欢 · · · · · ·
仪凤之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9 条 )
> 更多书评 39篇
论坛 · · · · · ·
叶兆言有多少言?——“豆瓣人快问叶兆言”三天两... | 来自99读书人 | 7 回应 | 2022-10-13 14:00:20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6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仪凤之门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鹤-望蓝 2022-10-26 08:51:55 浙江
感谢赠书。3.5星。上半部分还是很有可读的,行云流水,也很期待作为小人物在风云际会中的发展,时势造英雄,由小人物串联起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演变,还是有一些史诗感,要读到后面才会理解前面以李白诗歌青梅竹马的题记,主角一生所追求的求而不得,他生命中的妻子和相好只是成为了一种镜像,这也导致了那两位女性的性格其实是非常平淡呆板的,没有太多属于自我的想法,性格刻画相对比较弱,以及作为从车夫到商人,他的人生似乎... 感谢赠书。3.5星。上半部分还是很有可读的,行云流水,也很期待作为小人物在风云际会中的发展,时势造英雄,由小人物串联起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演变,还是有一些史诗感,要读到后面才会理解前面以李白诗歌青梅竹马的题记,主角一生所追求的求而不得,他生命中的妻子和相好只是成为了一种镜像,这也导致了那两位女性的性格其实是非常平淡呆板的,没有太多属于自我的想法,性格刻画相对比较弱,以及作为从车夫到商人,他的人生似乎过于顺利也显得很平淡,陷入主角光环,一部分语言有点跳戏,不够那个时代的氛围感。个人之言,轻拍。 (展开)
1 有用 刘十九 2022-11-04 11:32:03 安徽
一座城的历史。
0 有用 Figo 2022-11-03 13:31:21 湖北
收获版,感觉更多是为了写下关历史,而不是写故事
0 有用 星尘 2022-11-07 21:18:54 山西
一部真实与虚构,小人物与大历史交织的小说,从“仪凤门”这个地名就可以窥见小说聚焦的背景是南京城,讲述了从1907年前后清政府垮台,到1927年北伐始末,二十年间南京城中的风云变幻。 故事脉络没有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勾勒,但整体情节依旧很流畅,虚构的主人公杨逵与正式的历史人物融合的也精密,不过对大历史的太多书写反而削弱了小人物的动人之处,也削弱了杨逵这个角色的魅力
1 有用 Dasha 2022-11-12 18:31:45 江苏
但凡多给一颗星,都留住了我的情分,但对不住我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