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古建专家周乾全新力作
☆单霁翔、晋宏逵、祝勇 诚挚推荐
☆专业的宫廷建筑图文详解,有趣的故宫古建故事,235张高清彩图,从一片瓦到整座城,细探故宫建筑里的秘密
【内容介绍】
从根号二的数字密码到精密设计的排水系统,从倦勤斋的通景画到太和殿的镇殿灵符,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古建专家周乾,以扎实的专业知识、详实的文献资料,真实再现建造过程,细致拆解古建结构与布局,探究建筑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辅以235张高清彩图,全面呈现故宫建筑之精妙与华美。
【专业评论】
本书是作者多年工作实践和研究成果的结晶,在知识层面不仅包括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建筑文化、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还涵盖了中国古代力学、化学、材料、风水、哲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文字深入浅出,图片丰富,是不可多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单霁翔
作者简介 · · · · · ·
周乾,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古建专家,曾参与太和殿大修工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数十项。担任《建筑结构学报》《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等多家期刊特约审稿人。代表著作有《太和殿》《故宫古建筑结构分析与保护》《故宫古建筑的结构艺术》等。代表论文有《紫禁城古建筑的传统防震方法》《紫禁城太和殿的建筑艺术》《〈周易〉思想对紫禁城古建筑营建的影响》等。
目录 · · · · · ·
“猛料”......... 2
“偷梁换柱”......... 8
贴金......... 12
琉璃瓦......... 16
红墙倩影......... 20
· · · · · · (更多)
“猛料”......... 2
“偷梁换柱”......... 8
贴金......... 12
琉璃瓦......... 16
红墙倩影......... 20
防火墙......... 24
三大殿缩小.......... 30
根号二的建筑密码......... 34
排水......... 38
门钉......... 54
影壁........... 56
雷公柱......... 60
2、生活与休闲
避暑......... 70
取暖......... 80
洗澡......... 88
看戏......... 96
内部空间.......... 106
警报系统......... 116
3、布局与风水
景山与内金水河........ 124
阴阳......... 132
三垣......... 136
四象......... 140
五行......... 144
七星......... 150
八卦......... 154
4、特别的单体建筑
角楼......... 160
文渊阁......... 166
灵沼轩......... 172
江山社稷金殿......... 180
皇史宬.......... 184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故宫古建筑之所以稳固长久,除了建筑本身良好的构造和古代工匠精湛的施工技艺之外,特殊的建筑材料亦为重要原因。在营建和修缮施工时,工匠都会在建筑中摻入桐油、黄、白矾、糯米、麻等「猛料」,以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固性。 雄黄 裱糊为故宫古建筑的一种施工工种,其工艺特点为:在建筑内壁、顶棚用糨糊粘贴纸张、织布。裱糊有利于冬天阻挡寒风从门缝、窗缝、梁架内进入室内,并还可起到装饰作用。而烟草虫、毛衣鱼、白蚁等害虫,它们多以纸张中的纤维素、糨糊中的淀粉等有机物质为生长发育的食料,因而对裱糊面层具有破坏作用。害虫的分泌物、排泄物亦对裱糊层产生污染或腐蚀。 雄黄又称作石黄、黄金石、鸡冠石,为砷的硫化物,不溶于水,具有一定毒性。雄黄与雌黄常常彼此共生在一起。雄黄的化学成分是硫化砷(As₂S₂),外观呈橘红色;雌黄的化学成分是三硫化二砷(As₂S₃),外观呈柠檬黄色。雄黄经过氧化可以变成雌黄。雄(雌)黄的毒性可用来杀死害虫。明代科学家方以智所撰的《物理小识》提到,在书橱中放人雄黄,可以杀死书中各种害虫。而紫禁城古建筑的裱糊施工中,亦有相似的档案。如清工部内务府活计档(胶片20号)记载,道光十七年(1837)九月,在养心殿窗户、顶棚的裱糊施工中,糊纸所用糨糊中就掺入了雄黄。 ---------- 紫禁城在明朝时期,建筑内部并无裱糊做法。清朝满族统治者来自白山黑水的东北地区,那里冬天常有寒风侵袭,建筑室内有裱糊做法,因此裱糊做法在清朝被引入紫禁城内。 桐油 桐油是一种植物蛋白胶,一般通过冷榨3—4年的桐树籽得来,外观呈浅棕黄色。桐油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干燥性及聚合性。当桐油覆盖在物体表面时,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而产生表面膜,从而使覆盖物得到保护。不仅如此,桐油还是一种有毒的高分子植物,渗入木材内部后,能抑制菌虫生长繁殖,因而可起到防腐作用。桐油包裹在泥灰类黏接材料表面,填充颗粒间的空隙,阻隔了黏接材...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猛料”......... 2 -
白矾 白矾别名明矾、矾石、羽涅等,由硫酸铝钾类矿物(如明矾石)加工提炼而成。白矾溶于水后可生成氢氧化铝胶状沉淀物,具有一定的胶凝功能。古代工匠在紫禁城营建过程中巧妙地掺入了白矾,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紫禁城古建筑的石材加固修缮过程中,部分松动的石材采用铁件拉接,一般需要把白矾水灌入石材与铁件之间的缝隙中,当水分挥发后,白矾变成硬质结晶体,可以将铁件固定在石材中。 紫禁城后妃居住的寝宫室内多有裱糊装饰。北方冬天比较寒冷,古代工匠会在室内墙体和天花板位置安装木龙骨,在其表面黏糊防护材料,如锦缎、纱、绢、纸张等,既保暖防尘,又能起到装饰效果。而裱糊所用的糨糊,是把面粉放入水中煮,并掺入白矾、蜡、川椒、白芨等材料混合而成。 中国古代与装裱相关的文献中多载有掺入白矾的做法,如元代《秘书监志》卷六载,宫廷裱糊原料的配方有「白芨、黄蜡、明胶、白矾、藜芦、皂角、茅香各一钱」。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适当量的白矾形成胶体后,可促进淀粉沉淀,避免裱糊的接缝开裂,还可产生吸水、干燥、防腐、抑菌等效果。 ---------- 清雍正十二年(1734)由工部刊行的《工程做法》卷五十二规定了在铺墁汉白玉、青白石等石材时,要在石材与基层接缝处浇灌灰浆材料:「宽一尺长一丈(石材)用白灰(生石灰)六十斤、江米(糯米)三合、白矾六两。」此处的「合」为体积单位,为一升的十分之一。掺入白矾的灰浆材料不仅使得石材与基层牢固结合,还有很好的防水效果。 糯米 糯米又称江米,主要成分为淀粉,黏度较高。根据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之《燔石·第十一》的记载,在砌筑墓地、蓄水池等地下建筑时,用石灰、沙子、黄土按1:2:2的比例混合,再掺入糯米、弥猴桃汁拌匀,即可建造出牢固不坏的建筑。掺入糯米的灰浆具有强度大,韧度高,防渗性、防腐性好等优点。 20世纪末,在故宫古建筑维修工程中,曾发现几处元、明时期遗留下来的旧房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猛料”......... 2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故宫建筑细探"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故宫建筑细探"的人也喜欢 · · · · · ·
故宫建筑细探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故宫古建专家之作|侧重故宫建筑技术:例如排水、避雷、取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买过好几本关于故宫的书。这本《故宫建筑细探》书如其名,对建筑的细节讲得非常详尽,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呢! 之前我只知道故宫的琉璃瓦,但不知道木构件表面的金色装饰竟然真的是黄金,真材实料,含金量高达98%!而且贴金用的金箔薄到只有0.12微米,需要工匠捶打上万次!看... (展开)
揭秘!故宫建筑细探大开眼界!

图文并茂,揭秘故宫的奥秘

跟随故宫专家探寻故宫建筑里的秘密

喜欢故宫喜欢建筑的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呀!
> 更多书评 24篇
论坛 · · · · · ·
周乾先生的托儿合订本 | 来自阳光下的稻草人 | 1 回应 | 2023-02-11 02:06:44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活字文化出版总目 (活字文化)
- 文景2023出品 (文景)
- 2023年购书目录 (思郁)
- 2023年重点产品目录|活字新书 (活字文化)
- 建筑 (隐名)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1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故宫建筑细探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浮云青墨客 2023-06-16 16:38:41 山西
很好看的一本书,故宫太豪华了
0 有用 潘达 2024-04-21 11:38:24 浙江
镇物引雷神操作 畅音阁厉害了 共振水缸加反射混响 延禧水晶宫下次再看
1 有用 闷骚的瓜崽 2023-05-29 21:03:34 福建
每个主题都谈的很不深入,小学生看了都会喊:这也太水了吧!里头讲的一些内容恰好与上一本读完的《这里是故宫》有出入。比如本书中很明确认为浴德堂是皇帝祭祀前沐浴更衣的地方,而《这里是故宫》则说浴德堂到底是何功用至今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本书中很明确提到故宫里空心的望柱头是石海哨,《这里是故宫》的作者则说这个说法不可信。要不你俩去打一架吧?
0 有用 逆风飞扬 2024-03-14 18:05:02 广东
列出不少细节,有些还挺有趣的,比如报警系统,有些特别的单体建筑也列出来了,除了已经披露过的灵沼轩外,皇史宬算是亮点。当然彩图是很吸睛了。不足之处在于说了细节,但又泛泛而谈,就是个旅游小红书的文笔,另外把布局与风水单列出来展示,猎奇性质大于科普性质嘛
0 有用 GK_UNI 2023-08-23 20:40:11 上海
浅浅学过中建史的,对故宫感兴趣的,这本书一定能回答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