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大卫·斯塔尔·乔丹是斯坦福大学的建校校长,也是一位分类学家,一个执着于给自然世界带来秩序的人——他发现了当时人类已知鱼类的近五分之一。但他发现的隐藏生命蓝图越多,宇宙似乎就越想阻止他。他收藏的标本毁于闪电、大火,最终被1906年旧金山地震摧毁——那场地震让近千个装着鱼标本的易碎玻璃罐坠落在地。刹那间,他毕生的收藏毁于一旦。
其他人可能已经放弃,屈服于绝望。但是乔丹检查了脚下的残骸,找到了他辨认出的第一条鱼,并开始自信地重建他的收藏——他用一根缝衣针将标签缝在鱼身上。当世界陷入混乱,他用一根针来重建秩序。
记者露露·米勒第一次听到这则逸事时,她把它当作一个傲慢或拒绝接受现实的警示故事。但当她自己的生活慢慢瓦解,她开始对大卫感到好奇。她对他的生活的挖掘将改变她对历史、道德和她脚下世界的理解。
本书是传记、回忆录和科学冒险的奇妙结合,也是一则温暖人心的寓言...
大卫·斯塔尔·乔丹是斯坦福大学的建校校长,也是一位分类学家,一个执着于给自然世界带来秩序的人——他发现了当时人类已知鱼类的近五分之一。但他发现的隐藏生命蓝图越多,宇宙似乎就越想阻止他。他收藏的标本毁于闪电、大火,最终被1906年旧金山地震摧毁——那场地震让近千个装着鱼标本的易碎玻璃罐坠落在地。刹那间,他毕生的收藏毁于一旦。
其他人可能已经放弃,屈服于绝望。但是乔丹检查了脚下的残骸,找到了他辨认出的第一条鱼,并开始自信地重建他的收藏——他用一根缝衣针将标签缝在鱼身上。当世界陷入混乱,他用一根针来重建秩序。
记者露露·米勒第一次听到这则逸事时,她把它当作一个傲慢或拒绝接受现实的警示故事。但当她自己的生活慢慢瓦解,她开始对大卫感到好奇。她对他的生活的挖掘将改变她对历史、道德和她脚下世界的理解。
本书是传记、回忆录和科学冒险的奇妙结合,也是一则温暖人心的寓言,讲述了如何在一个混乱永远盛行的世界里坚持下去。
鱼不存在的创作者
· · · · · ·
-
露露·米勒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露露·米勒(Lulu Miller)
美国作家、艺术家、科学记者,她制作的节目曾获美国广播电视界大奖皮博迪奖,在广播业工作十余年之久,是电台节目《看不见的力量》(Invisibilia)的联合创始人,也是纽约公共广播电台(WNYC)获奖节目Radiolab的制作人、长期撰稿人。其文章见于《纽约客》《弗吉尼亚季度评论》《猎户座》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一头扎进星空的男孩
第二章 小岛上的预言家
第三章 无神论间奏
第四章 徒劳无功
第五章 罐子里的《创世记》
第六章 打碎
第七章 不可摧毁之物
第八章 论自欺
第九章 世上最苦的东西
第十章 名副其实的恐怖陈列室
第十一章 梯子
第十二章 蒲公英
第十三章 有如神助
尾声
插图说明
更改说明
致谢
可供讨论的话题与问题
通往超越类别的世界的藏宝图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并非一直都这么善于与世界和解。我抓住自己的恒星,一只泰迪熊。我的不满依然如故,我的恐惧依然强烈,地球依然是平的。但后来我读到一则新闻,说科学家在人类体内发现一种新的器官,名叫“间质”。它一直在人类体内,却不知怎的几千年来一直被我们忽视。世界出现了一个裂缝。我意识到我们应该像达尔文一样,琢磨一下假设背后的现实。或许那不入眼的细菌正在制造你呼吸时必不可少的氧气;或许那次心碎是一份礼物,你要先撞上南墙才能找到更好的伴侣;或许你的梦想需要重新被审视;或许你的希望……也得打个问号。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尾声 -
我十六岁的时候,绝不会想到,我姐姐最终会从家里搬出去,住进与父母家相距八英里的公寓。我没想到她会在墙上贴满花朵贴画,会在床上摆一排毛绒玩具,会把麦片放进冰箱保存。我没想到她能慢慢地和邻居交朋友,能帮老太太买菜,能帮助一对年轻夫妇照顾他们刚出生的孩子。我没想到她会遇上一场可怕的车祸,没伤到人但撞翻两辆车,让她当场决定不再开车。我没想到她后来开始步行,走遍整个波士顿,走过城里的人行道、桥梁和列车,系着她水蓝色的腰包,和陌生人聊天。我更没想到,一个为成年残疾人上课的老师会联系她,请她一起开设步行课。现在,她算是以步行为生,靠步行过活。我住在波士顿的朋友们告诉我,他们总会看见我姐姐在路上走着,带着她那鲜艳的腰包和动人的微笑。而她的微笑,也让他们笑逐颜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尾声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鱼不存在"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鱼不存在"的人也喜欢 · · · · · ·
鱼不存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4 条 )
论坛 · · · · · ·
这么好的书没有讨论是不正常的 | 来自zyyis | 4 回应 | 2025-04-17 00:05:10 |
营销诈骗,这么烂的书没人讨论是不正常的! | 来自哄哄人间 | 1 回应 | 2025-03-13 15:14:16 |
来夸下翻译 | 来自深流 | 2 回应 | 2024-12-30 16:26:01 |
如果七岁的孩子问你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 | 来自pepper_yy | 4 回应 | 2024-12-04 06:18:2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Simon & Schuster (2020)8.3分 443人读过
-
采實文化 (2024)暂无评分 18人读过
-
Simon & Schuster Audio (2020)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곰출판 (2021)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小清新 (HHz)
- 豆瓣五星图书【回忆录】 (爱玛·包法利)
- 我的五星好书 (波豆豆)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 选择性待购—4 (大雨中的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38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鱼不存在的评论:
feed: rss 2.0
56 有用 momo 2024-11-09 04:08:50 卢森堡
虽然这本书是女作者写的 但真的太爱男太厌女了。分类学家又如何 大学校长又如何 他能有这种自由去全世界收集鱼类不就是因为是男的吗。他又有什么资格毁了两个女性的事业 一个植物学家一个大二女学生。作者还顺带要讽刺女科学家的通灵研究 真是无语。就算现在看起来好像是伪科学 当时不先研究了哪里知道啊?二战前后各国通灵科学研究还少吗?量子力学现在敢下结论说没点玄学成份?收集鱼分类鱼的男人有什么了不起的 仗着自己... 虽然这本书是女作者写的 但真的太爱男太厌女了。分类学家又如何 大学校长又如何 他能有这种自由去全世界收集鱼类不就是因为是男的吗。他又有什么资格毁了两个女性的事业 一个植物学家一个大二女学生。作者还顺带要讽刺女科学家的通灵研究 真是无语。就算现在看起来好像是伪科学 当时不先研究了哪里知道啊?二战前后各国通灵科学研究还少吗?量子力学现在敢下结论说没点玄学成份?收集鱼分类鱼的男人有什么了不起的 仗着自己是男宝觉得这破事很重要罢了 有什么创意有什么科技含量 跟玛丽居里一比连屁都不是。女作者不要太爱男。第一页引言里面 男宝拿起针收拾东西都要被夸吗?不就是几百条鱼标本被毁了吗 男宝真的不要太脆弱了。。。女科学家实验动不动失败几千几万次的。。。别让我再看到这些无脑爱男书 (展开)
175 有用 Solter 2022-11-01 22:51:10 辽宁
每天都在因为工作哭,真的不想活了。今晚回家故意没工作读了这本书,写得真好啊,就是插画太恐怖了。/读完了。想去国外学创意写作。这本书最后的问题和练习都太有启发性了,国内的创意写作专业远远比不了。
23 有用 阿斯帕拉戈斯 2024-11-26 18:24:37 上海
这书太美国了,一本经过精心包装的self-help的书,用假装复杂的故事把道理简单化
30 有用 最后一代 2024-11-15 15:45:43 广东
hell no......介于今日说法和心灵鸡汤之间。这种写法完全就是对读者的manipulate,你会想从“追寻美术之梦”开始了解希特勒,或者从“竟然是二次元爱好者”开始了解本拉登吗.....
17 有用 blue吐泡泡 2024-12-02 08:46:28 江苏
在读前几章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作者疯了、推荐人疯了,还是我没有领会到它的深奥意义,差点弃书,我还给一个评论“作者是一个有daddy issue的人”点了赞。 没想到,越往后越超神。很难想象这种不透气、闷在瓶子里的不适感,被一层层掘开,我感受到强烈的战栗感,心告诉我,你找到了一本好书。 科学是构建我们生活秩序的最大帮手,我们试图通过解释某种现象,将自己的生活锚定在可以被控制的界限上。但是是真的吗... 在读前几章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作者疯了、推荐人疯了,还是我没有领会到它的深奥意义,差点弃书,我还给一个评论“作者是一个有daddy issue的人”点了赞。 没想到,越往后越超神。很难想象这种不透气、闷在瓶子里的不适感,被一层层掘开,我感受到强烈的战栗感,心告诉我,你找到了一本好书。 科学是构建我们生活秩序的最大帮手,我们试图通过解释某种现象,将自己的生活锚定在可以被控制的界限上。但是是真的吗?你完全控制了生活吗,你控制了世界吗,你真的认识到所有本质吗,你所理解的现实是真理吗?所以,我们还是一直处于失序和混乱的状态。 作者构建了对父亲和大卫的权威,再一层层打破,她告诉我们,接受熵增和无序,无和有,死和生,循环往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