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之书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夏洛克涂点摩丝 2022-11-11 02:28:31 上海

    不同作家从自己的视角描述属于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自己”,相比此前方寸的书记,这本书显得太走马观花,可以理解为是一本关于器官的散文集。

  • 0 药罐子的日常 2022-11-12 23:17:34 上海

    我们每日用嘴巴吃东西,食物被牙齿研磨,然后经由胃的消化还有肠道的吸收,最终变成了米田共从肛门离开。我们身体上最长的通道可能就是从嘴巴到肛门了,美味的食物在这一路上去掉了所有的伪装,最终变成了水流中的废物。可是我们对其中的消化部分,又了解多少呢?为什么食物不会倒流出来,即便我们处于道理的状态;又为何我们在难受呕吐的时候,食物能够奔涌而出,而我们又会那么难受。

  • 1 李建勋 2022-11-10 11:11:07 上海

    曾经我也以为我是嗅觉的动物,因为我能捕捉到别人身上的体香。后来我才发现,原来那只是洗衣液的味道。

  • 1 우선starpup 2022-11-15 12:18:16 北京

    趁着在出版社实习的间隙读完了这本书~

  • 1 猫小白小猫 2022-11-26 00:40:31 北京

    C型肝炎。。。。就不能翻译成丙肝吗

  • 0 基瑞尔 2022-10-03 20:32:32 四川

    方寸一本关于器官的小书,15篇风格各异的散文集结;感觉并不像「新知课」过往那种策划的科普向,阅读过于轻松反而值得单独成册。有些篇章溢出诗意,从中审视每日陪伴于身,看似毫不起眼、却又如此重要的部位;有些基于正经的科普材料出发,纵横经典,完成一场对于人体的恣意想象。「大脑」串联到老白&Jesse只觉可爱,皮肤则打通《圣经》。当然还始终共通一种精神:我们敬畏它们,热爱它们,也需要重视它们。【2022 #159】【方寸·新知课 #4】

  • 0 shinitai 2022-10-04 23:17:22 天津

    挺新鲜的一个视角来介绍各种器官,值得一读~

  • 0 赤羽 2022-10-27 19:21:28 北京

    这两天一直在读方寸的新书《器官之书》。 这本书挺有趣,说是写器官,但跟传统的器官科普不太一样。看完之后就一直在想,伏地魔、蜡笔小新都没有鼻子,他们还能闻到味道吗?哈哈哈哈,这本书虽然每篇文章的作者不同,但都围绕着一个相同的主题:究竟这些不同的人体部分(器官和腺体)是如何让我们成为现在的自己? 也许看过之后,你会发现。我们对自己的身体,一无所知。

  • 1 尤里卡 2022-10-24 20:01:58 河南

    这是一本寓教于乐的科普著作,让人能够在愉快地阅读体验中了解器官的真相,从而也使得我们更加了解我们“本身”。

  • 0 无限弃绝 2022-10-14 17:28:49 上海

    作家与某个人体器官的不解之缘,在顶级的文体中,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 1 横转中子星 2022-10-12 22:45:02 辽宁

    在这本书中从一个新奇的角度来探查我们的身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们可能是被我所忽略,但是它们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书的15篇文章之用,以作家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这些器官(其实是14个,血液不是器官)的另一面。在每位缩小的笔下,每一个。身体的组成部分都仿佛变成了一个个生灵活现的个体,为我们展现出了它们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作家自身的经历,以及作家对于这些器官(或者是组织)的看法。可以说,这本书并不像是,或者并不只是一本科普类的书籍,他更倾向于是一种作者们的文集,抒发作者们的感想。总体来讲,作为一本了解人体器官(或者是组织)的书籍,它可能不太适合。但是,其所具有的独特视角与内容上的多重结合,是值得一看的亮点!

  • 0 王小差🐺 2022-10-17 23:37:05 北京

    这本书不是教科书式的对身体各器官进行介绍(我原本以为会是),而是作者以亲身经历为背景分享了15个与器官有关的小故事,每一篇都是单独的作者,写作风格各异。我个人对阑尾那篇印象比较深刻。整体阅读很轻松,是一本可以愉快阅读的小书。

  • 0 刺鱼 2022-12-05 22:56:27 福建

    “人类是有肉体的物种,经由身体的行为,部位与样貌,信仰与领悟,以及身体神秘成分的运作,才能具体化身为人。”“……尝试通过关注人体来认识人性,借由冥想人体的部分来了解人这种有智慧的生物。”序言的这两句话基本说出了本书的宗旨。 看之前以为这本书是知识性类型,原来还是更偏向文学、意识形态的类型。但还是让我对身体,有更多一些了解。最后一篇写子宫的特别喜欢,里面引用的一篇悼词写得真好,其中一句让我印象深刻,“即便最糟糕的死亡也是最完美的安息。”有被,安慰到。

  • 0 半亩慢 2022-12-09 13:15:09 四川

    有些有意思的角度,但也有篇目偏堆砌了

  • 0 uinmiilbios 2024-03-12 14:49:10 广东

    故事性比较强,每篇语言都很生动,有几篇还不错,“womb”和“tomb”这个观点很有趣

  • 0 Dorishermes 2024-03-17 21:31:22 上海

    以器官为题的思辨与情感散文集

  • 0 胸口碎大石 2023-12-27 18:30:55 北京

    虽然序言已经言明这不是一本科普类书籍,但是感觉这种题材还是要让有热情且文笔好的本专业人士来书写,尽量不要找作家,除非他们在这个专业领域真的有建树,不然就会发现文学部分和科普部分有很强的割裂感。

  • 0 东林皆石 2022-12-20 21:14:36 浙江

    1、15位世界顶尖作家与医学专家一起,分别讲述不同的器官:消化道、皮肤、鼻子、阑尾、眼睛、血液、胆囊、肠道、肾脏、大脑、肺、耳朵、甲状腺、肝脏、子宫 2、“只有这副躯体可以留存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悲伤和我们的喜悦。当我们心碎时,藏在我们胸骨之下、偎依在心包膜之内的心脏,会跳动着抑扬的旋律…人类是有肉体的物种,经由身体的行为,部位与样貌,信仰与领悟,以及身体神秘成分的运作,才能具体化身为人” 3、“奇妙的生命之树吐芽开花才能落下成熟的果实,而族长和婴儿们并肩长眠于同一张大地之床。每一个摇篮都在向我们提问人从何处来?而每一具棺木则问着又往何处去?那些心碎地围站在坟墓前的人,无须恐惧。天地万物更广大和更崇高的当下与未来的信念告诉我们,即便最糟糕的死亡也是最完美的安息。我们无须恐惧"

  • 0 锦瑟 2022-12-21 18:09:05 上海

    Kindle 疫情之下没什么靠谱的,自己多点知识省得被忽悠

  • 0 Mo 2023-02-16 08:24:19 山东

    标题没骗人,是我误会了。。就真的是“作家视角下的人体器官”…… (话说作家们的语言是不是太给自己刻板印象了哈哈哈哈)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