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汉语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短评

热门
  • 2 简亦 2023-04-06 21:36:43 湖北

    从语言实践层面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前史与成立做了详赡的梳理,选取的十个作家基本代表了当时多元复杂的文学现代面向,“有情”“有理”“有文”三位一体的文学汉语界定标准使得各部分既有侧重,又能很好地统一讨论,《结论》部分长达四十余页,有条不紊,端赖于此。书中多涉及语言学(语法学、词汇学、语音学、方言学、修辞学、文字学、语用学)知识,又能信手拈来,论证语言演变、文学转型与制度建构之关系,在方法论意义上亦是拓新。惟全书通篇只论及小说、诗歌、散文三类,独缺戏剧,而春柳社在日本的早期戏剧实践既与国内的林纾翻译实践相唱和,又取法西方建立了不同于传统戏曲的现代话剧雏形,还有他们的话剧翻译活动,均在当时的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不下于林纾、严复、梁启超等人在小说和散文领域的开拓。若能增补,当更完备。

  • 0 黄克思 2023-10-22 21:59:00 四川

    是现代文学三十年的补充读物

  • 0 五蠹子 2023-03-06 22:51:11 上海

    选读。

  • 0 陶思 2024-12-21 22:38:51 山东

    2024.3.31

  • 0 小碗兔🐰 2024-04-09 20:33:03 上海

    虽然是罗列,但是还不错。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