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从数字和进制的诞生开始,以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计算工具和计算思维为例,讲述人类如何一步步制作出强大的现代计算机。本书依次介绍了计算机发展中的手动时期、机械时期、机电时期、电子时期,并描述了充满可能的未来时代。
本书语言深入浅出,既可作为计算机业余爱好者的入门科普读物,也适合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和从业者了解计算机发展历程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 · · · · ·
逸之,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对计算机与写作抱有浓厚兴趣。曾供职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从事软件应用研究,现就职于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从事编译器研发。
目录 · · · · · ·
第1章 漫长的手动时期 / 1
1.1 原始社会的计数方式 / 1
1.1.1 手指:长在身上的“计算机” / 1
1.1.2 石子:解放双手的第一步 / 7
1.1.3 结绳:最原始的备忘录 / 9
1.1.4 契刻:躺在刻痕里的文明 / 14
· · · · · · (更多)
1.1 原始社会的计数方式 / 1
1.1.1 手指:长在身上的“计算机” / 1
1.1.2 石子:解放双手的第一步 / 7
1.1.3 结绳:最原始的备忘录 / 9
1.1.4 契刻:躺在刻痕里的文明 / 14
· · · · · · (更多)
第1章 漫长的手动时期 / 1
1.1 原始社会的计数方式 / 1
1.1.1 手指:长在身上的“计算机” / 1
1.1.2 石子:解放双手的第一步 / 7
1.1.3 结绳:最原始的备忘录 / 9
1.1.4 契刻:躺在刻痕里的文明 / 14
1.2 大道至简的中国古算 / 18
1.2.1 算筹:中国古代的高超算术 / 18
1.2.2 算盘:中国古算的活化石 / 22
1.3 爱“偷懒”的西方人 / 29
1.3.1 纳皮尔筹:西方人是如何“运筹帷幄”的 / 29
1.3.2 计算尺:“丈量”宇宙的直尺 / 35
1.4 小结 / 41
第2章 天才辈出的机械时期 / 43
2.1 思想萌芽:从哲学中诞生的机械计算思维 / 43
2.1.1 哲学家的思维轮盘 / 43
2.1.2 达·芬奇的神秘手稿 / 44
2.1.3 中国的机械装置 / 46
2.1.4 辉煌的17世纪 / 46
2.2 机械计算的第一之争 / 47
2.2.1 计算钟:被遗忘的第一台机械计算器 / 47
2.2.2 算术机:数学天才的十余年匠心 / 54
2.3 经典机械计算器 / 61
2.3.1 步进计算器:不想当发明家的数学家不是好的哲学家 / 61
2.3.2 算术仪:商人懂技术,谁也拦不住 / 68
2.3.3 销轮计算器:走出阶梯轴的“笨拙”困境 / 73
2.3.4 科塔:一颗另辟蹊径的“手雷” / 76
2.4 改进的机械计算器 / 78
2.4.1 计算仪:人机交互的变革 / 78
2.4.2 “百万富翁”:真正的四则计算器 / 86
2.4.3 分析机:超越时代的伟大设想 / 93
2.5 小结 / 114
第3章 蠢蠢欲动的机电时期 / 117
3.1 左手物理,右手哲学 / 117
3.1.1 电的引入 / 117
3.1.2 从哲学中诞生的计算理论 / 119
3.2 制表机:穿孔时代的到来 / 126
3.2.1 制表机 / 127
3.2.2 单元记录时代 / 133
3.3 祖思机:二进制的华丽首秀 / 136
3.3.1 Z1 / 136
3.3.2 Z1的后继者们 / 142
3.3.3 后话 / 145
3.4 贝尔机:编码的魅力 / 145
3.4.1 Model K / 146
3.4.2 Model I / 147
3.4.3 Model II / 152
3.4.4 后话 / 153
3.5 哈佛机:大型机上的编程体验 / 153
3.5.1 Mark I / 154
3.5.2 后话 / 159
3.6 小结 / 159
第4章 飞速变革的电子时期 / 161
4.1 计算机世界的理论基石 / 161
4.1.1 图灵早年经历 / 162
4.1.2 图灵机 / 163
4.1.3 后话 / 168
4.2 电子时代的到来 / 170
4.2.1 电子管 / 170
4.2.2 ABC: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 174
4.2.3 巨人机:第一台可编程电子计算机 / 178
4.2.4 ENIAC: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 / 185
4.3 体系结构大统一 / 193
4.3.1 从存储程序到冯·诺依曼结构 / 193
4.3.2 SSEC:第一台具有存储程序特点的计算机 / 196
4.3.3 ARC2:第一台存储程序型计算机 / 197
4.3.4 曼彻斯特小型机:第一台存储程序型电子计算机 / 198
4.3.5 EDSAC:第二台存储程序型电子计算机 / 202
4.4 现代计算机的细胞 / 204
4.4.1 从半导体到晶体管 / 204
4.4.2 集成电路 / 209
4.5 小结 / 215
第5章 充满可能的未来时代 / 220
5.1 光学计算 / 220
5.1.1 光学与电子学 / 220
5.1.2 光学克尔效应 / 222
5.1.3 后话 / 225
5.2 量子计算 / 225
5.2.1 神奇的量子 / 226
5.2.2 量子计算的价值 / 227
5.2.3 量子逻辑门 / 229
5.2.4 物理实现 / 230
5.3 生物计算 / 231
5.3.1 生命源自比特 / 231
5.3.2 DNA计算 / 232
5.4 小结 / 237
· · · · · · (收起)
1.1 原始社会的计数方式 / 1
1.1.1 手指:长在身上的“计算机” / 1
1.1.2 石子:解放双手的第一步 / 7
1.1.3 结绳:最原始的备忘录 / 9
1.1.4 契刻:躺在刻痕里的文明 / 14
1.2 大道至简的中国古算 / 18
1.2.1 算筹:中国古代的高超算术 / 18
1.2.2 算盘:中国古算的活化石 / 22
1.3 爱“偷懒”的西方人 / 29
1.3.1 纳皮尔筹:西方人是如何“运筹帷幄”的 / 29
1.3.2 计算尺:“丈量”宇宙的直尺 / 35
1.4 小结 / 41
第2章 天才辈出的机械时期 / 43
2.1 思想萌芽:从哲学中诞生的机械计算思维 / 43
2.1.1 哲学家的思维轮盘 / 43
2.1.2 达·芬奇的神秘手稿 / 44
2.1.3 中国的机械装置 / 46
2.1.4 辉煌的17世纪 / 46
2.2 机械计算的第一之争 / 47
2.2.1 计算钟:被遗忘的第一台机械计算器 / 47
2.2.2 算术机:数学天才的十余年匠心 / 54
2.3 经典机械计算器 / 61
2.3.1 步进计算器:不想当发明家的数学家不是好的哲学家 / 61
2.3.2 算术仪:商人懂技术,谁也拦不住 / 68
2.3.3 销轮计算器:走出阶梯轴的“笨拙”困境 / 73
2.3.4 科塔:一颗另辟蹊径的“手雷” / 76
2.4 改进的机械计算器 / 78
2.4.1 计算仪:人机交互的变革 / 78
2.4.2 “百万富翁”:真正的四则计算器 / 86
2.4.3 分析机:超越时代的伟大设想 / 93
2.5 小结 / 114
第3章 蠢蠢欲动的机电时期 / 117
3.1 左手物理,右手哲学 / 117
3.1.1 电的引入 / 117
3.1.2 从哲学中诞生的计算理论 / 119
3.2 制表机:穿孔时代的到来 / 126
3.2.1 制表机 / 127
3.2.2 单元记录时代 / 133
3.3 祖思机:二进制的华丽首秀 / 136
3.3.1 Z1 / 136
3.3.2 Z1的后继者们 / 142
3.3.3 后话 / 145
3.4 贝尔机:编码的魅力 / 145
3.4.1 Model K / 146
3.4.2 Model I / 147
3.4.3 Model II / 152
3.4.4 后话 / 153
3.5 哈佛机:大型机上的编程体验 / 153
3.5.1 Mark I / 154
3.5.2 后话 / 159
3.6 小结 / 159
第4章 飞速变革的电子时期 / 161
4.1 计算机世界的理论基石 / 161
4.1.1 图灵早年经历 / 162
4.1.2 图灵机 / 163
4.1.3 后话 / 168
4.2 电子时代的到来 / 170
4.2.1 电子管 / 170
4.2.2 ABC: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 174
4.2.3 巨人机:第一台可编程电子计算机 / 178
4.2.4 ENIAC: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 / 185
4.3 体系结构大统一 / 193
4.3.1 从存储程序到冯·诺依曼结构 / 193
4.3.2 SSEC:第一台具有存储程序特点的计算机 / 196
4.3.3 ARC2:第一台存储程序型计算机 / 197
4.3.4 曼彻斯特小型机:第一台存储程序型电子计算机 / 198
4.3.5 EDSAC:第二台存储程序型电子计算机 / 202
4.4 现代计算机的细胞 / 204
4.4.1 从半导体到晶体管 / 204
4.4.2 集成电路 / 209
4.5 小结 / 215
第5章 充满可能的未来时代 / 220
5.1 光学计算 / 220
5.1.1 光学与电子学 / 220
5.1.2 光学克尔效应 / 222
5.1.3 后话 / 225
5.2 量子计算 / 225
5.2.1 神奇的量子 / 226
5.2.2 量子计算的价值 / 227
5.2.3 量子逻辑门 / 229
5.2.4 物理实现 / 230
5.3 生物计算 / 231
5.3.1 生命源自比特 / 231
5.3.2 DNA计算 / 232
5.4 小结 / 237
· · · · · · (收起)
喜欢读"01改变世界:计算机发展史趣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01改变世界:计算机发展史趣谈"的人也喜欢 · · · · · ·
01改变世界:计算机发展史趣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2024年第103本,01改变世界:计算机发展史趣谈
#阅读打卡#《01改变世界:计算机发展史趣谈》逸之 计划阅读300min ,实际阅读274min,完成率100% 摘录: computer一词最早出现于1613年英国作家理查德•布雷斯韦特的一本书中,指的不是机器,而是“负责计算的人”,即计算员。直到1897年,computer才有了“计算机器”的意思...
(展开)

读学科史,是快速入门一个学科的捷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哲学圈有个有趣的话,搞哲学研究的人在发现自己在该领域天赋不足时,便可退而求其次,搞哲学史。 自己在了解一些新领域时,发现能有效培养学科直觉,快速成为了解该领域的学习者的方法,读一下学科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很多技术的产生背景,何以设计及发展成现在的样... (展开)>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行距文化代理 (行距版君)
- 书单|异步图书 (只要洛就必达)
- 计算机通俗读物 (豆友195868791)
- 计算机及相关产业发展史 (才赋智游)
- 计算机 (anpirel)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01改变世界:计算机发展史趣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马小左 2023-10-19 14:37:31 北京
当做历史来读,把数学和计算机串联起来
0 有用 我本善良 2023-02-24 19:57:21 北京
追本溯源看计算机发展的历史,从手动时代到机器时代,到现在的笔记本,其实知道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未来!光学,量子计算,科幻终将会走进现实。
0 有用 amitah 2023-02-25 19:09:30 北京
每日都与计算机打交道,计算机发展至今几乎影响到所有人的生活,然而感觉上却日益陌生了——专业化和数字化进一步加深了隔阂。此类科普图书再多一些才好。
0 有用 人邮科普 2023-02-20 17:22:14 北京
跟着历史重新发明一遍计算机,用生动的形式科普计算机原理。从远古计数到电子时代的计算机发展史、从底层硬件到应用软件的实现原理。
0 有用 蜗牛格格 2023-03-19 22:43:03 吉林
数字时代对计算机发展史的阅读,能打开更多的对计算机发展史了解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