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制度、人事、案件交织,绘刑部260余年沧桑变化
☆国法、人情、利益错综,窥清王朝统治的底层逻辑
☆传神写照技术型刑部官员,刻画法律精英们的精神侧影
☆细致再现刑部与其他中央部门、地方官员的往来博弈
——————————
本书综合编年体官修史书、各类典章、档案、文集、年谱、笔记等史料,对清代刑名制度的发展做出了详细梳理。同时,在制度史研究中引入对人、事的考察,刻画了具有相当专业素养的刑部技术型官僚形象,由案件的驳议往来,再现刑部与其他中央机构及地方官员在法理、人情、利益交织情况下的多重博弈。
全书通过分析清代皇权在刑名体系中的环节性作用,揭开了有清一代如何提升刑名体系的运作效率,以维持全面制度化治下的政治与社会稳定,由此缓解统治合法性的危机。
人命关天的创作者
· · · · · ·
-
郑小悠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郑小悠,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北京市第十二届青联委员。研究方向为清代制度史、政治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擅长历史文学、历史普及类作品的写作,已出版《年羹尧之死》、《清代的案与刑》、《九王夺嫡》(合著)、《英和日记》(整理)。
目录 · · · · · ·
绪 论
一 对象、方法与思路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史料来源分析
第一章 部权特重
第一节 合法性焦虑下的清代刑政
一 为什么要追求“刑狱平”
二 成本与秩序之间
第二节 明清易代与三法司权力倾斜
一 明代的三法司分工
二 从分权到集权
第三节 雍乾时期的刑部机构改革
一 清初刑部的糟糕表现
二 雍正皇帝的问题意识与改革策略
三 乾隆年间的新局面
第二章 政务运作流水线
第一节 地方刑案覆核流程
一 文书到部
二 刑部主稿与法司合议
三 死刑案件的上奏与批答
四 地方错案的驳回与惩戒
第二节 刑部现审案件流程
一 人犯移送与主审官选派
二 审讯与定案
三 人犯发落
四 刑部狱政
第三节 秋审决囚流程
一 刑部核拟
二 九卿翰詹科道会议
三 勾到与减等
四 秋审的价值
第三章 技术官僚的理想国与乌托邦(上)
第一节 天下人命系于刑部之一官
一 司官的来源与任期
二 司官的“缺”
三 司官的“差”
第二节 回翔封圻,入掌邦宪
一 “六堂”人选的变化
二 “当家堂官”的权力与责任
三 管部大学士的地位
第三节 因其人而生权力
一 官吏关系
二 堂司关系
三 满汉关系
第四章 技术官僚的理想国与乌托邦(下)
第一节 日治案牍夜读律
一 刑部官员任职前的律学基础
二 刑部官员在部的法律专业学习
三 刑部官员的律学著作及其影响
第二节 敢学申韩号法家
一 刑部官员的自我期许
二 刑部官员的外部评价
第三节 刑部法律精英的末世变奏
一 刚毅、赵舒翘的通显与败亡
二 沈家本的旧迹与新声
第五章 天下刑名之总汇
第一节 重内轻外,势所必然
一 “部驳议处”制度中的刑部与督抚
二 刑部与地方法司的博弈效果
三 嘉道年间地方刑名系统的异化
四 部驳议处制度的崩溃
第二节 问案必用刑曹
一 刑部与都察院、大理寺
二 刑部与其他中央机构
三 刑部与九卿翰詹科道会议
四 刑部与钦案派审王大臣
第三节 法司依律,天子衡情
一 皇权主导下刑罚的“世轻世重”
二 政治与非政治案件中的皇权
三 皇权在刑名体系中的作用
结 语
附 录
附 文
一 死刑案督抚题本一件
二 死刑案督抚奏折一件
三 死刑案三法司议覆题本一件
四 督抚回应部驳揭帖一件
五 刑部现审钦案奏稿二件
六 钦差谳狱奏折一件
附 表
一 康熙《会典》所载刑部各机构设置
二 嘉庆《会典》所载刑部各机构设置
三 雍正二年春夏刑部上折司官情况表
四 雍正二年冬《缙绅全书》所载刑部司官情况表
五 乾隆五十三年春《缙绅全书》所载刑部司官情况表
六 光绪十一年冬《缙绅全书》所载刑部司官情况表
七 清代刑部堂官任职情况表
附 图
一 刑部呈行簿
二 司看秋审册
三 秋审不符册
参考文献
后 记
· · · · · · (收起)
一 对象、方法与思路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史料来源分析
第一章 部权特重
第一节 合法性焦虑下的清代刑政
一 为什么要追求“刑狱平”
二 成本与秩序之间
第二节 明清易代与三法司权力倾斜
一 明代的三法司分工
二 从分权到集权
第三节 雍乾时期的刑部机构改革
一 清初刑部的糟糕表现
二 雍正皇帝的问题意识与改革策略
三 乾隆年间的新局面
第二章 政务运作流水线
第一节 地方刑案覆核流程
一 文书到部
二 刑部主稿与法司合议
三 死刑案件的上奏与批答
四 地方错案的驳回与惩戒
第二节 刑部现审案件流程
一 人犯移送与主审官选派
二 审讯与定案
三 人犯发落
四 刑部狱政
第三节 秋审决囚流程
一 刑部核拟
二 九卿翰詹科道会议
三 勾到与减等
四 秋审的价值
第三章 技术官僚的理想国与乌托邦(上)
第一节 天下人命系于刑部之一官
一 司官的来源与任期
二 司官的“缺”
三 司官的“差”
第二节 回翔封圻,入掌邦宪
一 “六堂”人选的变化
二 “当家堂官”的权力与责任
三 管部大学士的地位
第三节 因其人而生权力
一 官吏关系
二 堂司关系
三 满汉关系
第四章 技术官僚的理想国与乌托邦(下)
第一节 日治案牍夜读律
一 刑部官员任职前的律学基础
二 刑部官员在部的法律专业学习
三 刑部官员的律学著作及其影响
第二节 敢学申韩号法家
一 刑部官员的自我期许
二 刑部官员的外部评价
第三节 刑部法律精英的末世变奏
一 刚毅、赵舒翘的通显与败亡
二 沈家本的旧迹与新声
第五章 天下刑名之总汇
第一节 重内轻外,势所必然
一 “部驳议处”制度中的刑部与督抚
二 刑部与地方法司的博弈效果
三 嘉道年间地方刑名系统的异化
四 部驳议处制度的崩溃
第二节 问案必用刑曹
一 刑部与都察院、大理寺
二 刑部与其他中央机构
三 刑部与九卿翰詹科道会议
四 刑部与钦案派审王大臣
第三节 法司依律,天子衡情
一 皇权主导下刑罚的“世轻世重”
二 政治与非政治案件中的皇权
三 皇权在刑名体系中的作用
结 语
附 录
附 文
一 死刑案督抚题本一件
二 死刑案督抚奏折一件
三 死刑案三法司议覆题本一件
四 督抚回应部驳揭帖一件
五 刑部现审钦案奏稿二件
六 钦差谳狱奏折一件
附 表
一 康熙《会典》所载刑部各机构设置
二 嘉庆《会典》所载刑部各机构设置
三 雍正二年春夏刑部上折司官情况表
四 雍正二年冬《缙绅全书》所载刑部司官情况表
五 乾隆五十三年春《缙绅全书》所载刑部司官情况表
六 光绪十一年冬《缙绅全书》所载刑部司官情况表
七 清代刑部堂官任职情况表
附 图
一 刑部呈行簿
二 司看秋审册
三 秋审不符册
参考文献
后 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文景·未央(共9册),
这套丛书还有
《历史的游荡者》《三国前夜》《忧患》《青年变革者》《从汉城到燕京》
等
。
喜欢读"人命关天"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人命关天"的人也喜欢 · · · · · ·
- 清代的案与刑 8.3
- 清代传统法秩序 9.2
- 权力与正统 8.4
- 化家为国 8.3
- 清代中国的法与审判 8.5
- 爪牙 8.0
- 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 8.5
- 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 9.2
-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9.6
人命关天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附文四与正文里的解读是否相悖? | 来自明法™抗议豆瓣删组 | 1 回应 | 2023-08-20 11:07:21 |
介绍 | 来自十三月 | 2022-12-01 16:22:26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 法律与社会 (伯樵·阿苏勒)
- dai (xuke)
- 法学 (叙拉古之惑)
- 中国法律史研究 (孔飞刀大叫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98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人命关天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walkerace 2023-04-15 16:35:34 北京
读到书末关于皇权与刑名关系的部分,有一段话让人感触颇深:在这段传统农业经济下人口增加最快、疆域扩张最广、人与资源关系变化最大的时间里,乾隆帝试图通过严刑峻法把社会矛盾压制在“治”与“乱”的交界线下。乾隆二十年 (1755),秋审情实人犯共 678人,勾决 666人。到乾隆五十年(1785),秋审情实人犯 1133人,勾决748 人。这与康熙四十五年(1706)的情实70人,勾决25 人相比,真有天... 读到书末关于皇权与刑名关系的部分,有一段话让人感触颇深:在这段传统农业经济下人口增加最快、疆域扩张最广、人与资源关系变化最大的时间里,乾隆帝试图通过严刑峻法把社会矛盾压制在“治”与“乱”的交界线下。乾隆二十年 (1755),秋审情实人犯共 678人,勾决 666人。到乾隆五十年(1785),秋审情实人犯 1133人,勾决748 人。这与康熙四十五年(1706)的情实70人,勾决25 人相比,真有天壤之别。——时代浪潮汹涌,皇帝劳而无功,青灯下的勤勉在大历史角度下轻于鸿毛。此外,书中关于刑部官员职守、关系及来源,“部权特重”的论述很开眼界。赵舒翘、刚毅部分颇令人唏嘘。期盼其他各衙门,也有此等力度的研究。 (展开)
0 有用 企石 2023-05-30 22:16:41 湖北
看完作者的另一部著作《清代的案与刑》,再加上职业的特殊性,勾起了我对清代刑部的兴趣,想一探究竟。作为严谨的学术论文,阅读略显枯燥,但内容丰富,论述完成,让我对清代刑部的构成及运作有了初步的了解,不禁感叹,被视为愚昧落后的封建王朝也有运作如此精密的制度和部门!
7 有用 万人迷! 2022-12-26 17:58:27 湖北
读绪论的时候就觉得像是博士论文的写法,一看后记果然如此。就书的内容来说,远远超出我的专业视野,实在无力评判,只能说博士论文写出这个水平,实在是令我这个外行佩服。
4 有用 朗蕉 2023-03-15 23:38:23 北京
“清代刑部工作指南”,主要讲清军入关后,到清廷预备立宪前的清代刑部的人(官员)和事(政务)。 这本书是北大的优秀博士毕业论文,专业性非常强。非专业人士读起来会觉得吃力。 我觉得非专业人士打开书可以先跳过绪论,直接看正文。总的逻辑是:清王朝存在政权合法性焦虑,所以要努力证明自己很优秀,于是努力追求“刑狱平”。在此过程中,三法司的大理寺都察院逐渐被边缘化,刑部成为“天下刑名之总汇”,“部权特重”。... “清代刑部工作指南”,主要讲清军入关后,到清廷预备立宪前的清代刑部的人(官员)和事(政务)。 这本书是北大的优秀博士毕业论文,专业性非常强。非专业人士读起来会觉得吃力。 我觉得非专业人士打开书可以先跳过绪论,直接看正文。总的逻辑是:清王朝存在政权合法性焦虑,所以要努力证明自己很优秀,于是努力追求“刑狱平”。在此过程中,三法司的大理寺都察院逐渐被边缘化,刑部成为“天下刑名之总汇”,“部权特重”。在上层,皇帝看重;在中央,同为三法司的大理寺、都察院在司法方面都是陪衬;在地方,上至督抚下至州县,都忌惮刑部的“部驳议处”。刑部逐渐完善机构设置,健全制度体系;刑部官员一个个都成了法律事务专家。清代君主控制司法的方式更隐晦,他们有足够的权威和能力直接控制刑部,让刑部办案官员秉承君主的意志办事。 (展开)
1 有用 小道士 2023-12-23 22:04:43 湖北
万万没有刚毅居然是一个法律人
0 有用 bing 2024-11-21 15:30:48 山东
听忽左忽右来看的,想大概了解的可以去听那期播客,有详细研究需要再来看
0 有用 Maximus 2024-11-17 19:34:16 上海
韦伯如果读过这书一定会重写他书里那部分“基于理性的法律技术是现代西方社会独有的高级表征”之类的文字的。和对草菅人命的封建官僚的刻板印象相反的是,清代的“法律人”官僚对死刑的过分慎重和浸润着儒家的“假仁假义”的法外开恩泛滥到被皇帝认为是卖恩沽名的地步,喊打喊杀死刑起步的舆论判案和这些从业者的心态间的隔阂其来有自
1 有用 Chaos 2024-10-05 22:20:54 上海
信息密度很高,本人脑子很受用。窃以为“人命关天”的仁政理念只是表面,刑赏“二柄”必须操之于君才是内核。然内重外轻,不欲分权于地方,管理成本极其高昂;“二柄”失控,地方上则又乱来。
0 有用 潘豆在做工 2024-10-05 16:11:15 四川
外行看热闹,也可以读的津津有味。
0 有用 吕半仙 2024-10-05 07:23:22 广东
“部权特重”相关的横坐标,纵坐标,以及皇帝个人特性,制度更迭,官场人情,讲的很清晰。刑部通过蛛丝马迹驳案的几个例子令人印象深刻,对清代帝制专权认识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