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译者: 李浩
出版年: 2009-3
页数: 292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裝(有2016年4月7印本)
丛书: 勒·柯布西耶新精神丛书
ISBN: 9787112107544
内容简介 · · · · · ·
《明日之城市》一书,是世界著名建筑与城市规划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一部经典著作。在该书中,柯布通过对20世纪初的城市发展规律和城市社会问题的关注、思考和研究,提出关于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设想,即“现代城市”理想,希望通过对现存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使其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柯布主张关于城市改造的4个原则是:减少市中心的拥堵、提高市中心的密度、增加交通运输的方式、增加城市的植被绿化;基于这些最基本的原则,柯布以巴黎市中心为实例进行了300万人的“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
明日之城市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原名查尔斯·爱德华·让纳雷(Chades-Edouard Jeanneret Gris),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笔名为勒·柯布西耶。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力将领,“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同是现代建筑派和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1907年先后到布达佩斯和巴黎学习建筑,在巴黎到以运用钢筋混凝土著名的建筑师奥古斯特·佩雷处学习,后来又到德国贝伦斯事务所工作。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时在那里工作的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他们互相之间都有影响,一起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思潮。他1917年定居巴黎,同时从事绘画和雕刻,与新派立体主义的画家和诗人合编《新精神》杂志,后来他把其中发表的一些关于建筑的...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原名查尔斯·爱德华·让纳雷(Chades-Edouard Jeanneret Gris),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笔名为勒·柯布西耶。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力将领,“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同是现代建筑派和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1907年先后到布达佩斯和巴黎学习建筑,在巴黎到以运用钢筋混凝土著名的建筑师奥古斯特·佩雷处学习,后来又到德国贝伦斯事务所工作。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时在那里工作的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他们互相之间都有影响,一起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思潮。他1917年定居巴黎,同时从事绘画和雕刻,与新派立体主义的画家和诗人合编《新精神》杂志,后来他把其中发表的一些关于建筑的文章整理汇集出版单行本书《走向新建筑》。他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倡导以工业的方法大规模地建造房屋;对建筑设计强调“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1926年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著名的“新建筑五点”。
柯布西耶在建筑设计的许多方面都是一位先行者,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其建筑设计的结构和设计形式在以后被其他建筑师推广应用。他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极有远见卓识。他在20世纪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他的设计理念直到去世,都对世界各国的建筑师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篇 概论
第1章 驴行之道与人行之道
第2章 秩序
第3章 激情洋溢
第4章 永恒
第5章 分类与选择(检验)
第6章 分类与选择(适当之决定)
第7章 大城市
第8章 统计学A:B=A1:B1
第9章 剪报
第10章 我们的工具
第二篇 实验工作理论研究
第11章 现代城市
第12章 工作时间
第13章 休息时间
第三篇 明确实例 巴黎市中心
第14章 内科学和外科学
第15章 巴黎市中心
第16章 财政与实施
附录
译后记
作译者简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身处混乱无序的大自然中,人类为了安全而创造环境,将自身环绕在一个保护区域内,实现与人类自身及人类所想之协调;人类需要一些定位标识,一个安全可靠的牢固之所;人类需要他自己所亲自决定的实体空间。人类为自身的所作所为,是与其自然环境相对称的一种创作,人类的目标与其思想越接近,就远离并超然于其躯体。可以这样说,越是更深层次的人类创造,越是远离于人类最直接的掌握,越是趋向于纯粹的几何学;一把小提琴或一个椅子,是与人类的躯体紧密相连的物品,较少具有纯粹的几何学特征;但是,城市则是纯粹的几何学。一旦获得自由和解放,人类趋向于纯粹的几何学。如此,方能达到他所希冀之秩序状态。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页 -
在此,我们通过四个直接而简要的假设形成现代城市规划学的基础,以有效地应对我们正遭受的威胁: 1. 疏通市中心的拥堵情况,以适应交通运输之需要。 2. 增加市中心的密度,以满足商业活动接触之需要。 3. 增加交通运输的方式,即要彻底改变现今之城市道路观念,于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如地铁或汽车、电车、飞机等新事物相比较,现今的道路是毫无效率的。 4. 增加绿化和开敞空间的面积,这是为了确保人们在面对新的商业活动节奏时,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工作焦虑情况而必需的健康和安逸的唯一方法。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明日之城市"的人也喜欢 · · · · · ·
明日之城市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明日之城市》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柯布西耶希望城市道路的结构是直线型的,不是过去那种散漫生成的曲线的、随机的路网结构。因为直线型体现了一种秩序,一种控制力。我认为,与其说线性的道路规划结构体现了一种控制,不如说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足以控制曲线的、随机的路网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人类... (展开)>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田园城市 (2002年07月30日)8.5分 2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南方周末》2009年度致敬图书单 (豆友2672467)
- “傅雷”翻译出版奖(法语作品) (晴夜风)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普通老百姓也有热爱建筑的自由 (甲🎹)
- 景观可读书 (林小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8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明日之城市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黄宾 2014-01-27 22:39:18
柯老20年代就提议,在巴黎市中心建摩天大楼然后吸引外国人比如德国人来置业,这样将来战争后德国人作为为大厦业主就不会对巴黎进行轰炸了……
0 有用 甲🎹 2014-01-21 22:38:40
前前后后尝试了两遍终于读完了。几乎每一章都尽显柯布西耶现代派的思想,以及对于“直线”“直角”“几何”“秩序”的追求。但是他这种“断奏”风格,真是前言不搭后语,译者也没有好好理顺下逻辑,全部直译,看着很累,扣一星。书籍印刷装帧太坑,扣一星。
1 有用 大恶龙 2011-10-17 00:25:45
人类的两个基本问题:1.为什么光走直线?2.为什么城市道路走直线?我想两者都是相应的基本问题,费恩曼证明了光可以任意路径走,但是所有这些路径叠加后就成为了直线,而柯布却用尽颓废之词来形容曲线在城市规划中的价值。柯布是永恒的,他也是自洽的永恒,强调机器美学,这是那个时代的必然的特征。直线在柯布眼里有着神圣般的意义,从我们这个时代去感受他的思想,那真可谓是惊诧和突兀。
0 有用 余骚斋主温醉貘 2012-09-25 09:59:55
柯布是一个纯粹的人, 激情, 有逻辑, 大胆, 还有点天真. 这是一本向旧日城市宣战的檄文, 是一个未来主义者伟大的白日梦, 向他致敬!
2 有用 楼梯 2011-12-02 00:28:35
宣言式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