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诸“神”的黄昏,
我们在雾与雨中孤寂地叹息,
可惜没有你。
青春谢幕,致敬老兵。
………………分割线……………
摘自德国队世界杯小组未能出线后的朋友圈
“现在替补登场的是20岁的小将托马斯穆勒…” “换下场的是33岁的老将托马斯穆勒…" 转瞬之间,已过十二年。 而18年与如今小新两次放弃球门跑到对方的禁区争顶也不由让人动容感慨。 对于我来说, 从昨晚到现在甚至不敢去看赛后, 也不敢去看挂在床头的夺冠球衣。 理智告诉我们所有人, 德国这样的阵容走不了多远, 只是我们的希望很简单, 多陪伴一场是一场。 但这样的告别我想对很多德迷很难很难, 在输掉日本的那场比赛后, 我看到还有很多人一样去会看14年世界杯的每一场比赛…… 我想, 我们对老将们的告别, 只有去回忆里约热内卢的捧杯之夜似乎才不会这样伤痛。 当西班牙与日本最终哨响, 看到日本球员出线时的疯狂与德国的失落, 我才感受到到, 一片绿茵之上原来可以见证两种截然不同情绪。 或喜、或悲, 绿茵为背景, 冰火两重天。 06年与22年, 面对哥斯达黎加, 也同样踢出了4:2的比分, 但那之后是德国足球的复兴, 而如今往可能后面对的却是长时间的低谷。 德国的球迷一直希望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中锋能够存在, 德国足球能够踢出像贝多芬的音乐一样强烈而激情的不朽咆哮。 但是德国队没有做到这一点, 连续两届世界杯, 德国踢出来的, 像是瓦格纳的歌剧, 尼伯龙根的指环。 人们想起了当中著名的乐章, 诸神的黄昏。 对于我所爱的小新和二娃来说, 这届世界杯又何尝不是他们的黄昏落幕? 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 桑榆已晚, 但这次没有为霞满天。 面对落幕的悲情我们无能为力, 纵使知道黄昏已至, 我们能做的只是在无数次的落日余晖中回望你。 听征人夜泣,胡笳悲奏,应厌言兵。 一剑天山来去,风雨惯曾经。 愿待沧桑换了,并辔数寒星!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