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三个人翻译这么一本小书都翻的这么烂。。。
虽然只有短短一百页,但包含了大量的、关键的历史细节,这让中世纪的血液在我面前缓慢而清晰地流过。通过这些历史,似乎有一层薄膜被揭开,得以重新看待英国、法国的革命发生在何种历史基础上、霍布斯和洛克面临的是何种现实而又在呼吁着什么样的改变。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国家观念与政府机构,或许仅仅是两百年历史的新鲜产物。西方的理性传统伴随着历史中的种种偶然和混沌,造就了人类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好神奇。
一个国家的基因就藏在它的历史之中,你对国家的历史能看多久,那么这个国家的未来就能看多远,这就也是研究国家历史与起源的意义所在。 一个集体、部落的权力必须得到所属全体的授权、委托或同意,才能称之为国家。
研究对象是欧洲现代国家的起源。其评价标准在第7页就已经列出。篇幅短小,主要着眼于政治架构的搭建过程。
现代国家历史演进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应该是个体身份及权益边界的明确和(逐步)受到保护的过程,个人权利义务相统一在其位于现代国家社会生活中;关于这点,这本书虽没有花特定的篇幅做过多说明,但至少已经有所提及了。这可能就是作者没有把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国家等同于现代国家的原因?
欧洲现代国家的诞生之路,是一部臣民到国民的历史,即国家权力如何超脱家族、地方性组织和宗教团体,成为一般人所仰赖的权威的。我是以为,“现代”是相对于本国、本地区的传统而言的,而并非有一个普适的标准。若是把作者对现代国家的定义扩大化,那么古代中国也算是“现代国家”了,这是不可理解的。
在第二章,感觉作者说出了自己很久以来的一些思考,一种“对!就是这个意思”的偶遇。我的来源是自己所处的时代,而作者的来源是14世纪的欧洲。历史轮回,宿命般地上演着一次又一次注定的偶然。
只描述了现代西欧国家的政治模式是如何诞生的,但没有讨论民族国家是如何形成的。
这本书讲欧洲中世纪的国家的兴起和发展,可以稍微了解一下西方的某些制度的产生。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有其逻辑性。就像蝴蝶效应。读着读着我就想起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个东方一个西方。 这本书内容还行,但翻译我真的是不喜欢,那么绕。从小就不喜欢读外国的书,后来发觉是因为翻译问题。感觉翻译对我看书兴趣的影响很大。人说,翻译要信雅达。这本书在我看来没达到。仅个人观点。
还是英法的国家制度清晰,看中古德意志都快看哭了。书名里为什么不提“中世纪“呢?斯特雷耶写得非常简明扼要清晰流畅(当然,对于复杂历史来说也许太流畅了),在他看来,现代国家的真正有效形态应该就是这类模式。
对于成书于70年代这样一本小册子来说,能在今天被再次重印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它的影响。论述缺陷有,但是对我而言具备启发性的是世俗政权与教会的相对分离既贬低了世俗权威在基督教世界观体系中的层级,但是也使其占据了一个教会在理论上永远无法占据的领域:世俗的正义,由此带来了律法的复兴;对陪审团起源问题的分析也很有趣;再次提醒了我一点,许多看上去是最高统治者向他者(地方权威,身边亲信)让渡行政权力的行为本身恰恰说明了国家以最高统治者为绝对核心,而他者永远都只是“暂时”拥有着权力;每次阅读中世纪著作都会感叹,英国实在是与欧洲格格不入。
翻译的语句不通……
里面对于具体事例的分析,或许现在看来是本末倒置的,但本书确实呈现了一个被称为"国家"的怪物不断生长的过程。
分了几个阶段描写国家是如何循序渐进的形成的
本书中约瑟夫·R·斯特雷耶精彩地刻画了自中世纪起,现代国家的兴起和发展轨迹。集中分析了法国和英国的国家制度,他认为那些一直持续到我们现代的第一批欧洲国家制度,就是在1100-1600年期间英国和法国形成的,而其他欧洲国家,都非常强烈地受到这些先行国家的影响。正是这些制度的发展,才使得欧洲国家能够拥有用于组织、控制大规模人群的强有力的国家机器。
从制度史的角度来探寻西欧现代国家的起源无可厚非,但将其解释范围扩展至当今世界普遍实行的国家结构,那么,这本小书的解释力就远远不足了。本书写作于20世纪60年代,深受当时功能主义和线性史观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目的论色彩。从财政、司法制度的渐进发展和忠诚态度的变化似乎就能解释英法两国何以成为现代国家形成的典范,这种简化解释消解了现代国家形成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如果从比较历史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本书可以看成“旧时代”的终结;而同样成书于60年代的《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则开启了“新时代”的伟大征程。另外,因为是由讲课手稿编撰而成,书中很多论证和史料没有标明参考来源,翻译也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
1970的书,自己以后要补的东西还很多 序二:“…一个优秀教师的最好品质:“对听者从不使用教训式的语气。” 警醒 英国部分与《维多利亚的政治文化》 后者与《意识形态的起源》(法国史)以及雷蒙斯《文化与社会》(英国史)等联系
方法很Old-school,内容相当有趣。功能主义+扎实的制度分析让不到一百页的篇幅相当难读。至少说非常刷新我的认知,似乎习惯于从哲学史或思想史角度切入这个话题的确会导致“黄昏时才起飞”的一些视力缺陷。
作者也阐明了自己对现代起源做了总结,国家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
Tilly的序言基本上总结了全书内容(因为全书真的非常薄。
> 现代国家的起源
3 有用 別畫秋山 2024-03-02 18:53:13 湖北
三个人翻译这么一本小书都翻的这么烂。。。
0 有用 渡边彻 2023-12-28 00:48:51 北京
虽然只有短短一百页,但包含了大量的、关键的历史细节,这让中世纪的血液在我面前缓慢而清晰地流过。通过这些历史,似乎有一层薄膜被揭开,得以重新看待英国、法国的革命发生在何种历史基础上、霍布斯和洛克面临的是何种现实而又在呼吁着什么样的改变。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国家观念与政府机构,或许仅仅是两百年历史的新鲜产物。西方的理性传统伴随着历史中的种种偶然和混沌,造就了人类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好神奇。
0 有用 戈戊 2024-04-21 23:50:28 陕西
一个国家的基因就藏在它的历史之中,你对国家的历史能看多久,那么这个国家的未来就能看多远,这就也是研究国家历史与起源的意义所在。 一个集体、部落的权力必须得到所属全体的授权、委托或同意,才能称之为国家。
0 有用 饮鸩止渴 2023-09-20 16:25:23 广东
研究对象是欧洲现代国家的起源。其评价标准在第7页就已经列出。篇幅短小,主要着眼于政治架构的搭建过程。
0 有用 胖子曦 2023-09-28 09:19:57 浙江
现代国家历史演进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应该是个体身份及权益边界的明确和(逐步)受到保护的过程,个人权利义务相统一在其位于现代国家社会生活中;关于这点,这本书虽没有花特定的篇幅做过多说明,但至少已经有所提及了。这可能就是作者没有把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国家等同于现代国家的原因?
1 有用 避秦者言 2023-04-16 16:11:46 江苏
欧洲现代国家的诞生之路,是一部臣民到国民的历史,即国家权力如何超脱家族、地方性组织和宗教团体,成为一般人所仰赖的权威的。我是以为,“现代”是相对于本国、本地区的传统而言的,而并非有一个普适的标准。若是把作者对现代国家的定义扩大化,那么古代中国也算是“现代国家”了,这是不可理解的。
0 有用 Wang Weichen 2023-07-13 13:34:41 北京
在第二章,感觉作者说出了自己很久以来的一些思考,一种“对!就是这个意思”的偶遇。我的来源是自己所处的时代,而作者的来源是14世纪的欧洲。历史轮回,宿命般地上演着一次又一次注定的偶然。
1 有用 懒人 2023-07-02 17:51:14 江苏
只描述了现代西欧国家的政治模式是如何诞生的,但没有讨论民族国家是如何形成的。
1 有用 黑山小妖 2023-08-01 21:06:39 上海
这本书讲欧洲中世纪的国家的兴起和发展,可以稍微了解一下西方的某些制度的产生。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有其逻辑性。就像蝴蝶效应。读着读着我就想起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个东方一个西方。 这本书内容还行,但翻译我真的是不喜欢,那么绕。从小就不喜欢读外国的书,后来发觉是因为翻译问题。感觉翻译对我看书兴趣的影响很大。人说,翻译要信雅达。这本书在我看来没达到。仅个人观点。
0 有用 海上心史 2023-08-12 11:43:54 上海
还是英法的国家制度清晰,看中古德意志都快看哭了。书名里为什么不提“中世纪“呢?斯特雷耶写得非常简明扼要清晰流畅(当然,对于复杂历史来说也许太流畅了),在他看来,现代国家的真正有效形态应该就是这类模式。
0 有用 白若 2023-08-12 23:00:57 北京
对于成书于70年代这样一本小册子来说,能在今天被再次重印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它的影响。论述缺陷有,但是对我而言具备启发性的是世俗政权与教会的相对分离既贬低了世俗权威在基督教世界观体系中的层级,但是也使其占据了一个教会在理论上永远无法占据的领域:世俗的正义,由此带来了律法的复兴;对陪审团起源问题的分析也很有趣;再次提醒了我一点,许多看上去是最高统治者向他者(地方权威,身边亲信)让渡行政权力的行为本身恰恰说明了国家以最高统治者为绝对核心,而他者永远都只是“暂时”拥有着权力;每次阅读中世纪著作都会感叹,英国实在是与欧洲格格不入。
1 有用 Remi Liu 2023-08-06 11:09:06 北京
翻译的语句不通……
0 有用 正信 2023-05-10 21:32:32 北京
里面对于具体事例的分析,或许现在看来是本末倒置的,但本书确实呈现了一个被称为"国家"的怪物不断生长的过程。
0 有用 小镜子 2023-05-12 18:08:05 吉林
分了几个阶段描写国家是如何循序渐进的形成的
0 有用 刘小溪YO 2023-05-15 12:58:09 江苏
本书中约瑟夫·R·斯特雷耶精彩地刻画了自中世纪起,现代国家的兴起和发展轨迹。集中分析了法国和英国的国家制度,他认为那些一直持续到我们现代的第一批欧洲国家制度,就是在1100-1600年期间英国和法国形成的,而其他欧洲国家,都非常强烈地受到这些先行国家的影响。正是这些制度的发展,才使得欧洲国家能够拥有用于组织、控制大规模人群的强有力的国家机器。
0 有用 DX3906 2023-10-24 12:01:40 湖北
从制度史的角度来探寻西欧现代国家的起源无可厚非,但将其解释范围扩展至当今世界普遍实行的国家结构,那么,这本小书的解释力就远远不足了。本书写作于20世纪60年代,深受当时功能主义和线性史观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目的论色彩。从财政、司法制度的渐进发展和忠诚态度的变化似乎就能解释英法两国何以成为现代国家形成的典范,这种简化解释消解了现代国家形成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如果从比较历史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本书可以看成“旧时代”的终结;而同样成书于60年代的《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则开启了“新时代”的伟大征程。另外,因为是由讲课手稿编撰而成,书中很多论证和史料没有标明参考来源,翻译也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
0 有用 连祁 2023-11-28 17:36:19 湖北
1970的书,自己以后要补的东西还很多 序二:“…一个优秀教师的最好品质:“对听者从不使用教训式的语气。” 警醒 英国部分与《维多利亚的政治文化》 后者与《意识形态的起源》(法国史)以及雷蒙斯《文化与社会》(英国史)等联系
0 有用 V 2023-04-07 09:49:17 北京
方法很Old-school,内容相当有趣。功能主义+扎实的制度分析让不到一百页的篇幅相当难读。至少说非常刷新我的认知,似乎习惯于从哲学史或思想史角度切入这个话题的确会导致“黄昏时才起飞”的一些视力缺陷。
0 有用 思衣谷 2023-05-07 17:31:12 广东
作者也阐明了自己对现代起源做了总结,国家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
1 有用 hyggyfoner 2023-03-19 22:52:10 湖北
Tilly的序言基本上总结了全书内容(因为全书真的非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