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熊逸版第2辑的书评 (427)

今天天气不错😂 2023-02-06 22:10:12

史书新解,为我所用

没有读完就赶来分享的好书之《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没有读过第一辑也可以看。 按说像《资治通鉴》这样的历史经典也是无须推荐的。 经典的名著,总能让人肃然起敬从而望而却步,就算莫名入手敬畏心的作用下,唯恐读不懂而把它束之高阁。 这段时间我就是如此,把《资治通鉴熊...  (展开)
豆浆不水 2023-01-06 12:33:56

为何天怒人怨魏襄王也要为父下葬,而惠施一个故事他就改变了

孟子曾评价魏襄王说:望之不似人君。 因为魏襄王在谈吐气质上令孟子失望,所以孟子在这一时期决定远走齐国,从此不再为魏国效力,这不能说不是魏国的损失。 诸葛亮在《出师表》有很明确的表述,英明的国君应该:亲贤臣,远小人。而魏襄王在贤臣和小人的区分上界限却不是很清晰...  (展开)
透明人leon 2022-12-19 20:04:16

经过作者的解读,我也能读懂《资治通鉴》了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2辑》遇到这套书之前,我是没有动过心思要去读《资治通鉴》的。原因有二,第一该作品成书年代久远,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校订完毕,并于杭州镂版刊行,原书的文言文为与现代汉语语句差异较大,阅读和理解都需要一定的门槛;第二,这部书囊括内容浩大,编撰...  (展开)
厚积落叶听雨声 2022-12-07 23:07:48

熊逸版的《资治通鉴》,让我们掌握深度读史的密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民网官方账号有一段话:历史的重要性,在于它紧紧连接着过去、当下和未来,更在于它既是能够被科学认知的“客观”,也是体现个体思想和情感的具体知识。通过这句话,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历史的重要性。 对历史的喜欢源于初中历史老师,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站在讲台上,把书放在...  (展开)
浅蓝的摩卡 2022-12-02 23:45:59

《资治通鉴》国人必读书目,保持人间清醒!

以史明鉴,以史明理,以史明己,细细品味,感悟颇多。 历史的传承连接过去,鉴别当下,影响未来。每一个认真阅读历史的人都应该会有所感触。俗话说,忘记过去,等于背叛,这就是历史的独特之处。 对于很多喜欢阅读历史,品评历史,学习历史的人来说,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统筹...  (展开)
别逗 2022-11-21 16:07:30

我想认识那只“母鸡”

据说一位美国女士读了钱鍾书的书后十分敬佩,要登门拜访。钱鍾书在电话中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可是有时候,真的有很多人想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比如那只“母鸡”是熊逸的时候。 熊逸被视为中国当代重要的一位思想隐士,隐于市...  (展开)
持久木馨 2023-01-08 17:15:50

人生从头到尾,必须要读一遍《资治通鉴》!

每一个人,在人到中年时,总会经历一次人生的失衡时刻的。在这种特殊的关键节点时,总会需要寻求一些外在的帮助。 而《资治通鉴》这套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书,则成为了许多人的枕边书。它正在用它独特的魅力,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活。 有人说《资治通鉴》格外厚重不易理解,也有人...  (展开)
TT 2023-01-08 12:33:23

不仅仅是历史人物故事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一本编年体史书,全书共计294卷。作者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涵盖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 中国人常常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这套《资治通鉴》也就成为了我们了解古代历史的一本重要文献。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看正版的《资治通鉴》是有一定难...  (展开)
CATHY爱阅读 2022-12-09 18:22:13

开心!我终于读懂了《资治通鉴》!

书名:《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 出版:新星出版社 —————@CATHY爱阅读—————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其名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作为一部影响深远的史学经典,很多人都想读一下《资治通鉴...  (展开)
无味读书 2022-12-08 23:16:11

箭垛式人物带给我们什么?读《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的一点收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次见屈原雕塑像是在武汉东湖听涛景区行吟阁前,6米超高屈原全身雕像,他高大的身驱巍然屹立,翘首问天,凝重肃目,白色衣裾飘逸,双目含愁,仿佛在向苍天倾诉他的满腔报国之志。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至今不能忘记。 后来了解屈原是因为文学,他创立“楚辞”。特别是学习《离...  (展开)
智慧为师 2022-12-07 19:54:36

从今天起学历史吧,世事洞明皆学问

读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那些过去的事,那些过去的年代,跟我们的现在有什么关系呢?之前很久很久都整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那些记不住的时间与故事。是的,故事,对于当时来说,不管多么深刻的事件,放到现在,都变成了一个一个的故事。 如果说,让你想一件跟你有关的人,你可...  (展开)
瑾朵朵 2022-12-07 12:58:41

两难与辨证、思考与推理

虽然仅读到第三册,但忍不住又想搞个人崇拜了。 读史,我肤浅的只推荐三位作者: 张宏杰:通俗易懂,视角独特 罗新:精而专,窥一斑而知全豹 最后一位就是本套作品的作者,熊逸。很想听他开讲座,可作者本人大隐隐于市,真人不露相。 初读熊逸的作品是《正义从哪里来》, 逻辑...  (展开)
罗西 2022-12-02 22:24:50

《资治通鉴》的正确打开方式

记得初二那年,学校组织看电影——《重庆谈判》,电影描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国共两党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毛主席亲率代表团赴重庆,开启了长达43天的谈判。 其实,当时的我对电影的了解都停留在课本上,也无法对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感情产生多么大的共鸣。 但是,其...  (展开)
无味读书 2022-11-27 20:39:02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熊逸解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出于《孟子·尽心下》。 读到这句话,你会怎么解释?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用? 这句话的原文是这样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意思是,我们读书不可以拘泥于书...  (展开)
鹤游西 2022-11-25 20:11:03

《资治通鉴》这面镜子,我终于看清了。

与《资治通鉴》这部【听说率】和【读过率】不成正比的史书巨著结缘,要追溯到我小学的时候。 我小学的一大爱好就是泡书店。我常去的那家书店门口的畅销书区,左侧的小说区和靠里的青少年文学区都是我经常一待就是一天的地方。 有一次那家书店装修,装修完我最爱的几个区域的正...  (展开)
叶素柯 2022-11-21 23:53:34

也许这就是我爱历史的原因吧

资治通鉴,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这是一部恢弘巨著,我都不敢翻开这本书。 但是,熊逸逸老师用串讲的方式,将资治通鉴的内容娓娓道来,从社会,文化等多维度出发,力求解读出现代人的大历史观。 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端午节之际,儿时...  (展开)
初晓 2022-11-21 00:11:00

适合普通人阅读的《资治通鉴》版本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一共294卷,司马光历时十九年才完成。它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的历史,因宋神宗对这部著作评价“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得名《资治通鉴》。 如此大部头,又以文言写作,对于现代人来说,阅读起来的确有...  (展开)
年年月月在一起 2022-11-19 13:13:54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何为正确?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名将叫匡章,全国人民都唾骂他,倒不是因为他作战能力不行,也不是因为他卖国求荣,而是因为品德问题——因为他不孝。 我们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对孝道是非常尊崇的。按理说,既然匡章不孝,那作为儒家代表的孟子应该更加唾弃他啊,可是没有,孟子反倒极...  (展开)
绝对阿尔法 2022-11-18 00:00:02

跟着熊逸老师看资治通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自己一般很少涉猎历史,自己的学识,认识,格局,看历史,经常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而且对历史抱着有点过于自我的观点…在别人谈历史时,希望附带某段历史的可查可考的途径…一般历史叙述者的自我猜测,或者以自己的观点安给某一段历史看起来合理的理由,不是写实的历史…但是...  (展开)
江隔秋 2022-11-10 10:45:15

《资治通鉴熊逸版2》:可入选诺贝尔文学奖的史评,对世界史的理解很精到(第一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熊逸版的《资治通鉴》据说很火,一年前出了第一辑,紧接而来就出了第二辑。第一辑我没有看到,第二辑有幸读到,我深有感触。 教我历史的老师一向看不起《资治通鉴》,认为其不过是一本捧统治者臭脚的书而已。其作用自然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但钱钟书先生曾说过,任何时候看任何...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1 22 后页> (共427条)

订阅资治通鉴熊逸版第2辑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