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 短评

热门 最新
  • 36 把噗 2023-01-29 13:12:01 北京

    没有任何一种悲痛是无法承受的。

  • 6 ♬ CaR 2023-07-24 08:38:48 北京

    谢谢作者,隔空治愈我的伤痛。读这本书的时候听了书中提到的演奏家古尔德1981年录制的《哥德堡变奏曲》,作为一个再初级不过的古典乐爱好者,似乎第一次在听巴赫的过程中,感受到悲伤,感受到茫然,感受到变化,也感受到安慰,这是作者用他的文字做到的。

  • 9 欢乐分裂 2023-08-17 14:22:42 上海

    4.5;巴赫别传、乐理分析和个人感受的完美结合(「复调」的几重意义),于失去亲人的哀恸时节重拾《哥德堡变奏曲》,仿佛是允诺一个暗示,强令自己回归日常秩序的轨道,借此契机回溯与母亲爱恨纠缠的复杂矛盾关系,更是一次迟到几十年的修复自身——他清晰地认识到真正恐惧的乃是自己终将面临的死亡,正如年少时他会在一首曲子中几乎百分百无误地预见到将在何处折戟,这次他终于敢直视并做好失败和放弃的准备,写得凄怆、优美、动人,文笔和感受力都很强,译文也美。 巴赫高度结构化的多声部赋格,新旧材料的运用和重组构成变调,暗含了神性的庄严,将俗世的黑暗暂时搁置一旁,暂时与世界失联,潜入最孤独的自我,“精彩地穷尽一切,美得毫无破绽”,我们体内渺小的悲痛粒子虽不会消失,但“面对它骇人的壮美”,会成为混乱而有序的万物秩序一部分。

  • 1 猛女细嗅蔷薇 2024-02-17 02:36:13 重庆

    从来没有一本书能让我如此感同身受。

  • 2 爱女永生🍰 2024-03-09 23:40:24 北京

    借用昆德拉的话,我们想得到星辰的无限,但是母亲身上所具有的无限,我们却全然不顾。

  • 2 伯樵·阿苏勒 2023-01-26 17:03:05 江苏

    古典乐版《与父亲的奥德赛》,故事就是《与母亲的(哥德堡)变奏曲》......巴赫、母亲、琴童历程各三分之一,彼此穿插~

  • 1 十二月喵 2024-03-02 06:36:25 爱尔兰

    A whole spectrum of emotions experienced through Bach. 在失去至亲的断裂中重获对生活的掌控感,重新理解与母亲焦灼对抗关系的来源,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母亲和巴赫建立起了同频的关联。

  • 1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2024-01-10 22:17:53 四川

    怎样才算认识一首乐曲,怎样才算了解一个人?在遭遇至亲离世后,通过巴赫得到抚慰,也渐渐理解母亲从前的寡寡欲欢和喜怒无常,她被钉在家庭中无法挣脱,恐惧伴随着无法实现的自我。读的时候太痛了,那个不招孩子们喜欢的母亲是我的母亲,也是我。“并不是这些偶尔让我想起她的事物本身令人痛苦。恰恰相反,刺痛人心的是这些时刻的消散,是它们越来越低的出现频率,是一种确定的预感——我知道每一次与她的记忆不期而遇,都意味着接下来要过更长时间我才会在这个物质世界再次邂逅她存在过的痕迹。”

  • 1 Knight 2024-02-05 01:05:23 西班牙

    跟着这本书再次听Bach,BWV1004, 988, 508, 910, 830, 232, 244. 作者文笔很细腻,深刻思考与剖析自己与母亲之间的关系,从描述上看作者承受太多痛苦,他的母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toxic parents,但也存在着时代对女性的压迫导致她身上的个人悲剧,还有性格决定命运,她难逃命运也正是因为她的性格造就了她人生悲剧,正如她热爱音乐放弃音乐,放弃很多事情。很赞同书中的一个观点:音乐是一种认知工具。

  • 2 k 2024-02-04 17:09:41 上海

    太啰嗦了 行文间有表演性 母亲和巴赫之间完全脱节 也不觉得说巴赫说出来什么新东西 一看作者性别为男 emmm 他不仅不想了解自己的母亲 甚至还把她的去世当成表演的素材

  • 49 酒渍荔枝 2022-11-04 11:37:47 北京

    说实话,这是今年,甚至最近几年自己编的书里最喜欢的一本。它当然与音乐有关,但它更多地与悲伤有关,与人生有关,与一种很难言明的缺失感有关。人生与音乐,生与死,皆为复调。作者在书里写道,“我依然相信每本好书、每首伟大的乐曲都蕴藏着救赎的希望。”巴赫当然不会让我们失望,这本书也不会。

  • 31 鱼太朗 2022-11-04 14:01:24 湖北

    “美无非是我们恰巧仍然能够忍受的恐怖之开端”,一本于我而言含有巨大情感能量的书,尤其是我自己也经历了作者一样的生死之别以后

  • 0 枕前冰 2023-11-10 13:22:35 江苏

    音乐与人生的复调。“因为美无非是/我们恰巧仍然能够忍受的恐怖之开端,/我们之所以惊羡它,/则因为它宁静得不屑于/摧毁我们。”译笔有一种深邃克制的优美,充满沉思的气质。读作者形容自己的丧母之恸,好像自己也有勇气这么平静地面对生命中一切丧失一样。但书中又写:“或许普鲁斯特会同意以下观点:当我们预见到某种即将到来的创伤时,总以为自己能先发制人,通过想象它的种种细节来战胜自己的惊惶与痛苦;然而当创伤真正来临的那一刻,它出场的方式永远都跟我们预想的不一样。”

  • 0 Niniphus 2024-01-16 20:12:46 上海

    音乐的确保有不确定的部分,但这并不能否认结构和秩序在一部伟大的古典乐中的存在。秩序和未知,其实不也正是彼此的救赎?

  • 0 迷失的精灵 2024-01-17 09:34:09 江苏

    想当年,哈农的练习册是所有钢琴学生的痛苦之源,那一行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无意义的音符叫人望而色变,没有旋律,没有和声,也没有任何音乐上的魅力。我倒不像别人那样把它当成一种折磨。这样的训练很程式化,无须经过大脑,双手先并排做一样的动作,再做相反的动作,然后再分开往不同的方向运动,无休止地快速弹奏一串又一串的装饰音。 于我而言,若能得到魔法眷顾,练就优秀艺术家必备的干净利落、炉火纯青的手法,就算是重复缺乏音乐性的枯燥练习,似乎也算不了什么。

  • 0 Ehdn~ 2024-01-04 20:24:32 内蒙古

    “对精神生活的感受很简单,甚至很原始。它是我们用来储藏意义的仓库,以抵御伤痛、失去、死亡,以及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解释为何有些事物会对我们有意义,或者有怎样的意义,但至少可以断定,凡是有意义的东西必定要经过培育,必须保存起来,待到需要的时候再派上用场。”精神生活似乎不是人人都能拥有,好奢侈呀。不过总要有支撑下去的理由~

  • 0 kikyo0510 2024-01-05 15:48:28 北京

    看的是真想练琴了!

  • 5 金鱼缭乱 2024-01-06 01:59:18 北京

    人们总是自欺欺人地去做容易做到的自以为是的牺牲,假装它足以替代真正需要的牺牲。作者菲利普 肯尼科特的母亲也同样总是将自身生命中对音乐的缺失和无法满足的偏执强加于子女之上。而在母亲尖锐刻薄、无法控制的暴躁之下,菲利普还能用30年的时间爱上巴赫,还能持久保持对音乐对巴赫忠诚般的热爱,可见其中确实有他须要的东西。文学与音乐一致,内部都蕴藏着一个美不胜收的宇宙,我们祈求自己不会被拒之门外,而无论深入到哪个层次,所谓的“自在之物”,文学的未知部分都不会消失,那种求而不得的感觉永远都在骚动。不必担心是否能听懂巴赫,也不必介意书中无法理解的乐理知识,这是一本像我一个不懂古典乐的小白也能怅然感受的好书。

  • 0 飞蟹 2024-01-31 20:17:48 上海

    外婆走了以后,一直还没有接受这个现实。小时候,外婆给我买了一架钢琴,一直弹到高三开学。当时借着要高考当作借口,没再去上课。大学考去了外地,也一直把没有琴作为借口,再也没有系统地练习钢琴了。可偶尔班会活动,迎新晚会什么的又会去弹一弹,还特地选修了大学里音乐学院的钢琴课,为了办张琴房的卡片。……作者的文字看着好亲切,偶尔也会让我联想到我情绪不稳定的母亲,母亲虽然管教我练琴很严厉,但生活上又把我照顾得很好。外婆走了以后,钢琴对我的意义好像又不太一样了,毕竟我的钢琴是外婆给我买的,也是因为外婆我才开始弹钢琴的……也是因为外婆我第一次意识到人原来是会死的……我想我会买这本书,多少也是希望能获得一些安慰吧……真的很想外婆

  • 0 如人饮水 2024-01-31 09:00:15 北京

    近期在读的最真挚有力的非虚构作品。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