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说到亲密关系,你会想到什么呢?是情侣关系、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早年的亲密关系如何影响我们找到现在的另一半?为什么我们越亲密,反而越会伤害对方?被忽视的孩子为何更孝顺?亲密关
系的创伤如何修复?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健康养育下一代?
本书针对亲密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临床案例和实践训练。心理学家施琪嘉用真诚的笔触,从亲密关系的类型与匹配,性与爱,心身反应,创伤与修复四个版块帮助你正确理解亲密关系,找到应对办法。
阅读本书,手把手教你解决亲密关系问题,帮助你自我觉察,与自我和解,理顺亲密关系,做自己的心灵疗愈师。
作者简介 · · · · · ·
施琪嘉
武汉人,1964年出生,医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武汉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前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中方主席,中国心理学会与心理卫生协会首批注册心理
督导师,国际分析心理协会武汉发展小组组长,长期从事创伤心理学、心身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心理治疗取向为动力取向心理治疗、格式塔心理治疗、催眠治疗及心身疾病治疗。
目录 · · · · · ·
序一 关系中的伤害和修复/1
序二 深入理解亲密关系之路/5
序三 人格藏在亲密关系中 /7
自序 亲密在于无垠的孤独 /8
第一章 亲密关系的类型与匹配 001
蒙娜丽莎的微笑,亲密关系的原型 /003
· · · · · · (更多)
序二 深入理解亲密关系之路/5
序三 人格藏在亲密关系中 /7
自序 亲密在于无垠的孤独 /8
第一章 亲密关系的类型与匹配 001
蒙娜丽莎的微笑,亲密关系的原型 /003
· · · · · · (更多)
序一 关系中的伤害和修复/1
序二 深入理解亲密关系之路/5
序三 人格藏在亲密关系中 /7
自序 亲密在于无垠的孤独 /8
第一章 亲密关系的类型与匹配 001
蒙娜丽莎的微笑,亲密关系的原型 /003
早年的依恋关系,如何影响未来的婚姻选择 /008
觉察亲密关系中的依恋模式痕迹 /015
我们到底在找什么样的另一半? /023
少年夫妻老来伴,亲密的基础是照顾 /028
依恋关系,不只是和母亲的关系 /033
“稳、黏、作、冷”,依恋视角下的亲密关系类型/043
我们为什么会找到现在的另一半? /052
是门当户对,还是创伤匹配 /057
第二章 亲密关系的性与爱 065
从心身视角,看亲密关系的模式 /067
融合、共生与分离,亲密关系的连续谱 /071
性羞耻,从生理需求到心理焦虑 /076
性代表着亲密,亲密不一定有性 /081
性,让“我和你”变成了“我们” /086
无论你多特别,都有“性”福的理由 /092
第三章 亲密关系的心身反应 097
心身反应与心理防御/099
得病,是一种防御,也是一种获益 /111
理解症状背后的意义 /117
你的身体,藏着哪些最深刻的记忆?/123疼痛是疾病的代表,疾病是关系的反映 /129失眠-谁是伴你入睡的那个人 /135
皮疹--皮肤的反应,是最直接的反应 /139
抽搐--不能释放的力量 /144
恐高--一个既渴望又害怕的地方 /148
便秘与腹泻--用控制防止失控,用失控获得控制 /151
口腔--在获得中发现,在品尝中体验 /155乳房是母亲的象征,母亲是乳房的延伸 /160断奶,爱恨情仇的原初记忆/165
母乳,缺爱的孩子更易母爱泛滥 /171
子宫,创造与毁灭的焦虑/176
痛经,身份认同中的愤怒与羞耻 /179
第四章 亲密关系的创伤与修复 183
重新认识创伤 /185
觉察创伤性事件,理解创伤的转归 /193
丧失客体之爱,亲密关系之殇 /201
久病床前无孝子,负担的亲密关系 /209
模糊丧失,在与不在都影响 /216
“替代儿童”的创伤,得不到认可的存在 /222
不能被言说的创伤才会被传递 /228
由梦到觉醒之路 /235
创伤背后的成熟 /243
· · · · · · (收起)
序二 深入理解亲密关系之路/5
序三 人格藏在亲密关系中 /7
自序 亲密在于无垠的孤独 /8
第一章 亲密关系的类型与匹配 001
蒙娜丽莎的微笑,亲密关系的原型 /003
早年的依恋关系,如何影响未来的婚姻选择 /008
觉察亲密关系中的依恋模式痕迹 /015
我们到底在找什么样的另一半? /023
少年夫妻老来伴,亲密的基础是照顾 /028
依恋关系,不只是和母亲的关系 /033
“稳、黏、作、冷”,依恋视角下的亲密关系类型/043
我们为什么会找到现在的另一半? /052
是门当户对,还是创伤匹配 /057
第二章 亲密关系的性与爱 065
从心身视角,看亲密关系的模式 /067
融合、共生与分离,亲密关系的连续谱 /071
性羞耻,从生理需求到心理焦虑 /076
性代表着亲密,亲密不一定有性 /081
性,让“我和你”变成了“我们” /086
无论你多特别,都有“性”福的理由 /092
第三章 亲密关系的心身反应 097
心身反应与心理防御/099
得病,是一种防御,也是一种获益 /111
理解症状背后的意义 /117
你的身体,藏着哪些最深刻的记忆?/123疼痛是疾病的代表,疾病是关系的反映 /129失眠-谁是伴你入睡的那个人 /135
皮疹--皮肤的反应,是最直接的反应 /139
抽搐--不能释放的力量 /144
恐高--一个既渴望又害怕的地方 /148
便秘与腹泻--用控制防止失控,用失控获得控制 /151
口腔--在获得中发现,在品尝中体验 /155乳房是母亲的象征,母亲是乳房的延伸 /160断奶,爱恨情仇的原初记忆/165
母乳,缺爱的孩子更易母爱泛滥 /171
子宫,创造与毁灭的焦虑/176
痛经,身份认同中的愤怒与羞耻 /179
第四章 亲密关系的创伤与修复 183
重新认识创伤 /185
觉察创伤性事件,理解创伤的转归 /193
丧失客体之爱,亲密关系之殇 /201
久病床前无孝子,负担的亲密关系 /209
模糊丧失,在与不在都影响 /216
“替代儿童”的创伤,得不到认可的存在 /222
不能被言说的创伤才会被传递 /228
由梦到觉醒之路 /235
创伤背后的成熟 /243
· · · · · · (收起)
喜欢读"你到底在找怎样的另一半"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你到底在找怎样的另一半"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我们与心理暴力的距离 8.7
-
- 藏在成语中的心理学 8.5
-
- 镜子里的陌生人 8.5
-
- 精神退缩 8.6
-
- 心理咨询与治疗 9.0
-
- 徐钧自体心理学入门 8.6
-
- 我想和你好好的 7.8
-
- 我们的心理咨询师之路 8.6
-
- 当代心理治疗 9.8
-
- 移情与投射 8.2
你到底在找怎样的另一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疗愈创伤,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爱满自溢的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作者施琪嘉,武汉人,1964年出生,医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武汉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国际分析心理协会武汉发展小组组长。 施琪嘉从事心理治疗近三十年,曾留学德国、奥地利,学贯中西,是一位国内屈指可数的... (展开)
你到底在找怎样的另一半
人是社会性动物,“爱”与“被爱”是人的基本需求。 然而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并不擅长处理亲密关系。于是,本应该带来美妙体验、快乐享受以及甜蜜回味的亲密关系,却往往带来的是失望、痛苦,甚至怨恨。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什么灵丹妙药吗?答案是既有又没有。 说有,是因为拥有...
(展开)

你找怎么样的另一半,你的潜意识已经决定了(好可怕)
这是一本光是看目录都被深深吸引的书,从亲密关系的类型与匹配到性与爱、心身反应再到最后的创伤与修复,从找到原因到给你对症下药,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两个人是“闻着味道”走到一起的,是潜意识的“共谋”。这句话简直就像天雷,一下子把我击中了! 亲密关系是一扇门,衔...
(展开)

看到第一章亲密关系的类型这里,有一句话很感触
看到第一章亲密关系的类型这里,有一句话很感触“孩子想要去求助的对象(父母),正好就是迫害者”,在童年时期没有在父母那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长大后也会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这就是因果。有个说法是你的童年经历会成为你这一生的命运底色,所以孩子不仅仅在面容上是父母...
(展开)

心理学著作《你到底在找怎样的另一半》
施琪嘉老师在心身疗愈这块的专业已经不用过多赘述了,更难能可贵的是除了理论上的讲述,施琪嘉老师还在书中加了很多实操性的练习,这难道不用另外的价钱吗哈哈哈哈 书中的详细的介绍了亲密关系背后的心理创伤,心理学有一句经典名言——看见即疗愈,当我们看见我们过往固有的“...
(展开)

你的另一半,或许早已注定
在过去,从来没有想过,原来在很早之前另一半就已经定好了是什么类型的人。 直到看到施老师的书,才发现,啊,原来我们的原生家庭会影响未来的择偶。 就像施老师书里说的那样“亲密关系是一扇门,连接着过去的创伤,也通向未来的幸福”。 这本书里还为我解答了许多在情感上的困...
(展开)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你到底在找怎样的另一半》你值得拥有 | 来自Viper 。 | 2022-11-25 16:56:3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psycho (小鱼番茄树)
- 书单|心理学11月新书 (空悠悠书局)
- 待购买 (蜉蝣)
- 书籍,个人成长 (进化的Allen)
- 籍【人文】 (木主)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你到底在找怎样的另一半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Viper 。 2022-11-25 16:58:50 广东
从《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开始关注施琪嘉老师,他肚子里真的都是墨水,将我以为深奥难懂的心理学知识通过这么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真的很佩服施老师,这次新书《你到底在找怎样的另一半》一发行我立马就购买了,期待能从亲密关系方面得到成长
0 有用 卧听南窗雨 2022-12-01 16:28:46 福建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经常批评贬低孩子,孩子心理会形成挫折的创伤,长大后会倾向于寻找贬低自己或满足自己的对象。 由此可见,养育方式会影响个体人格结构的成熟与健康。如果父母做的不恰当,就会形成兴奋性客体和挫折性客体,而不是理想的客体。
0 有用 纸玲Easily 2022-11-25 11:46:39 广东
对于一个在亲密关系方面一直无法获得安全感的人来说,至少我现在明白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也会尽量地去调整自己,希望可以变得越来越好——不止是亲密关系。
0 有用 冬青梨_Ilex 2023-12-23 15:54:06 福建
有启发的部分。但是可能直接去看母婴研究和依恋理论的专业书籍会更具有系统性。这本书只是一个很浅显的理论和案例的入门,不过大概能看出作者在这些方面应该还是知识挺渊博的。 12.23读完 整体来说比较浅显,可以作为某些术语概念的入门了解,比如亲密关系的多种类型,融合,共生,独立的三者综合,以及论述了为什么我们最终选择的是"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伴侣。这部分联想到星盘里的月亮和金星,能够和你建立长期有滋... 有启发的部分。但是可能直接去看母婴研究和依恋理论的专业书籍会更具有系统性。这本书只是一个很浅显的理论和案例的入门,不过大概能看出作者在这些方面应该还是知识挺渊博的。 12.23读完 整体来说比较浅显,可以作为某些术语概念的入门了解,比如亲密关系的多种类型,融合,共生,独立的三者综合,以及论述了为什么我们最终选择的是"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伴侣。这部分联想到星盘里的月亮和金星,能够和你建立长期有滋养关系的人,一定是满足了你的月亮需求的。因为月亮是最深的"需要"。 对于"亲密关系"这一主题,算是大纲性的书籍吧,更多作为个人读者帮助自己的话,选取其中和自己比较对应的部分再深入了解就好,光靠书中内容是不够的。而且糅合了很多精分的"断语",需要一些深入思考才能更好应用。 (展开)
0 有用 麦雨涨溪田 2023-04-11 14:58:41 湖北
做“觉察你的依恋模式”的练习真的胆战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