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为社会派加一星吧。其实前边只写对少年犯的刑罚是否太轻,那些纠结和痛苦还挺打动人的,后边可能是为了故事性,过于技巧性地写了少年犯案背后的几个案子,简直是套娃式犯罪,这就没啥意思了……男主这是什么命,周围全是少年犯。
作者给这儿套娃呢??还有大结局看到杀人凶手给男主寄影碟那里我真是不理解了…😅人是你杀的想让男主知道真相的也是你,你搁这儿遛男主玩呢
故事挺好的,设定也挺好的,就是有个通病,罪犯最后都会变弱智,为了结尾做出不合逻辑的事情,并且嘴巴像机关枪一样把来龙去脉讲给主角听
设定很取巧的作品,写作出发点有值得思索的深度,但败笔太明显了,十分重要的少年犯C的情感转变直接一笔带过,人物实在不够立体,读起来生硬无比。
文中有什么指明凶手的直接线索吗?完全没有,如果他不跳出来搞一出绑架,要怎么给他定罪。把泽村杀了有什么用?直接找到八木先把录像带销毁了才正常吧,没有录像带泽村说什么都没用了。一听说泽村要坦白,就把他杀了,导致八木直接躲起来,不合适吧。现场的洗白我不太看好,她在谋杀这件事上已经可以算作主谋了,桧山能收到那卷录像带怎么想都不合理,作用只能是在推动剧情。桧山收到后,必然会去逼问唯一活着的丸山,丸山误认为是八木提前拷贝了一份寄给了桧山。他纯纯不走脑子,如果已经寄了一份,还需要随身携带着录像带见面吗?他一旦想明白,就知道是谁寄的了。 总的来说,这本里的反转都太硬了。
干瘪无味平铺直述的文笔+毫无说服力的几层情节设计+丝毫击不起读者愤慨的翻来覆去车轱辘的议题立场 只能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ps读客虽然做书总能做出没品地摊货的水平 但是想起原作标题也是越想越觉得矫情 更不用提作者到底写了多少部关于少年犯的书?!
一再反转的结果是令人乏味……
这要不是社会派我就给1星了。。仔细想想全是bug,男主圣母心爆炸,有问题不找警察真当自己大侦探,而且翻转也是为了翻转而翻转,男主身边没一个正常人全是少年犯这合理吗?完全为了结局和讨论制度才写的小说,读着就会很奇怪
核心就在那个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值得再改造、被害人的家属的心情啥的。整体主要文笔太无聊了!看到获奖作品会以为很有意思呢,熬夜看完但是很失望
高野和明你收钱了就直说吧😅😅😅写出这么高的评价我还以为是有什么大儒,结果搞到最后就是“人权”与“惩罚”派的辩经,整个故事一下来就是一倒霉人娶的倒霉妻子因为以前的倒霉事而被迫承担的倒霉生活,到最后就开开心心包饺子,故事结尾又烂又俗
看到豆瓣评分不算太高,前几条热评都是2-3星,所以刚开始看确实有点没进入状态,看到一半嗯?!有点意思 你但凡看过几本悬疑推理,我感觉都能对结局猜到一二,诟病最多也是结局,作者有点hold不住,稍稍一点失控,比如凶手的反转,明明隐藏那么深演技那么好后面咋就如此不理智,太强行了。我看有人吐槽男主周围全是少年犯,这也能吐槽?那不然他当个屁的男主啊。套娃式剧情不妨碍阅读体验(因为文笔不错) 三星作品,加一星给立意,毕竟本书主要不是为了悬疑诡计,而是探讨法律与伦理。加害者怎样才能赎罪?受害者怎样才能走出阴影?少年犯究竟需要严惩还是教育? ps:封面六个孩子是呼应吗?为啥有一个背景是黄色
颇有《消失的十三级台阶》风范,只不过关注点换成了“少年犯”,主人公身边隐藏的少年犯也太多了吧哈哈,一气呵成看完,社会派写成这样真的很可以了。ps:读后记才知道它是如此毫无悬念地斩获江户川乱步奖的!
不喜欢。又是上了年纪的男性作家写的吧?为了要搭上少年法这个边,里面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可太用心了,男主身边直接全是少年犯是吧……最不喜欢的就是男主要老婆不打胎留下自己孩子那一段,不觉得ooc吗?看得受不了!
2005年乱步奖获奖作品(第51届) 提到《少年法》倒是让我想到了今年年初的《少年法庭》这剧,不过什么时候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回到这本书剧情不算精彩且后半追求的因果有些刻意了。
情节算得上扑朔迷离,而且有很强的代入感。其实就如后记所说,整本书都在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待犯法的少年?或者更简单一点,就是赎罪的问题。我们如何赎罪。引人深思。
没什么新鲜的观点,也没有足够悬疑的剧情。
很无趣的一本小说
谈论的问题老生常谈,反转刻意平庸,一切都在预料之中,真的很无聊。
多年前看过影视,如今已是物是人非,书名跟封面扣分。 人物刻画太单薄了。布局美,虽然偶有框架感,但两个时间线交叉叙事,不断有吸引人的谜面支撑情节,两个时间线分别对应凶手的同一性有意思,伏线的设置回收精巧,凶手身份和多重反转的意外性,满足了。 死于未成年加害者的话,被害者的生命价值便会降低。四十一条建立在对被害者和家属哀恸的蹂躏之上。我信仰绝对正义,以及人性本恶,所以站严惩派。圣母单方面的主张加害者人权,反而忽视了被害者家属的人权,扭曲。
什么是真的改过自新?
> 恶魔少年
36 有用 小标点儿 2022-12-30 18:55:20 北京
为社会派加一星吧。其实前边只写对少年犯的刑罚是否太轻,那些纠结和痛苦还挺打动人的,后边可能是为了故事性,过于技巧性地写了少年犯案背后的几个案子,简直是套娃式犯罪,这就没啥意思了……男主这是什么命,周围全是少年犯。
14 有用 草莓🍓甜甜圈 2024-01-14 19:19:58 广东
作者给这儿套娃呢??还有大结局看到杀人凶手给男主寄影碟那里我真是不理解了…😅人是你杀的想让男主知道真相的也是你,你搁这儿遛男主玩呢
7 有用 爪了个子 2022-12-18 11:09:09 上海
故事挺好的,设定也挺好的,就是有个通病,罪犯最后都会变弱智,为了结尾做出不合逻辑的事情,并且嘴巴像机关枪一样把来龙去脉讲给主角听
13 有用 3年2班李子维 2022-12-11 17:47:14 浙江
设定很取巧的作品,写作出发点有值得思索的深度,但败笔太明显了,十分重要的少年犯C的情感转变直接一笔带过,人物实在不够立体,读起来生硬无比。
5 有用 十年诡殇 2022-12-16 19:23:14 辽宁
文中有什么指明凶手的直接线索吗?完全没有,如果他不跳出来搞一出绑架,要怎么给他定罪。把泽村杀了有什么用?直接找到八木先把录像带销毁了才正常吧,没有录像带泽村说什么都没用了。一听说泽村要坦白,就把他杀了,导致八木直接躲起来,不合适吧。现场的洗白我不太看好,她在谋杀这件事上已经可以算作主谋了,桧山能收到那卷录像带怎么想都不合理,作用只能是在推动剧情。桧山收到后,必然会去逼问唯一活着的丸山,丸山误认为是八木提前拷贝了一份寄给了桧山。他纯纯不走脑子,如果已经寄了一份,还需要随身携带着录像带见面吗?他一旦想明白,就知道是谁寄的了。 总的来说,这本里的反转都太硬了。
3 有用 索拉西多 2022-12-31 20:22:33 湖南
干瘪无味平铺直述的文笔+毫无说服力的几层情节设计+丝毫击不起读者愤慨的翻来覆去车轱辘的议题立场 只能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ps读客虽然做书总能做出没品地摊货的水平 但是想起原作标题也是越想越觉得矫情 更不用提作者到底写了多少部关于少年犯的书?!
2 有用 关小白 2023-02-07 14:20:45 山东
一再反转的结果是令人乏味……
2 有用 白 2023-09-26 11:22:25 北京
这要不是社会派我就给1星了。。仔细想想全是bug,男主圣母心爆炸,有问题不找警察真当自己大侦探,而且翻转也是为了翻转而翻转,男主身边没一个正常人全是少年犯这合理吗?完全为了结局和讨论制度才写的小说,读着就会很奇怪
2 有用 阿北的七舅姥爷 2023-11-15 08:23:51 浙江
核心就在那个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值得再改造、被害人的家属的心情啥的。整体主要文笔太无聊了!看到获奖作品会以为很有意思呢,熬夜看完但是很失望
3 有用 浅尝风的味道 2024-02-03 22:50:48 江西
高野和明你收钱了就直说吧😅😅😅写出这么高的评价我还以为是有什么大儒,结果搞到最后就是“人权”与“惩罚”派的辩经,整个故事一下来就是一倒霉人娶的倒霉妻子因为以前的倒霉事而被迫承担的倒霉生活,到最后就开开心心包饺子,故事结尾又烂又俗
2 有用 HCRT小明 2024-05-21 16:13:56 四川
看到豆瓣评分不算太高,前几条热评都是2-3星,所以刚开始看确实有点没进入状态,看到一半嗯?!有点意思 你但凡看过几本悬疑推理,我感觉都能对结局猜到一二,诟病最多也是结局,作者有点hold不住,稍稍一点失控,比如凶手的反转,明明隐藏那么深演技那么好后面咋就如此不理智,太强行了。我看有人吐槽男主周围全是少年犯,这也能吐槽?那不然他当个屁的男主啊。套娃式剧情不妨碍阅读体验(因为文笔不错) 三星作品,加一星给立意,毕竟本书主要不是为了悬疑诡计,而是探讨法律与伦理。加害者怎样才能赎罪?受害者怎样才能走出阴影?少年犯究竟需要严惩还是教育? ps:封面六个孩子是呼应吗?为啥有一个背景是黄色
18 有用 叶酱 2023-01-26 15:36:29 浙江
颇有《消失的十三级台阶》风范,只不过关注点换成了“少年犯”,主人公身边隐藏的少年犯也太多了吧哈哈,一气呵成看完,社会派写成这样真的很可以了。ps:读后记才知道它是如此毫无悬念地斩获江户川乱步奖的!
1 有用 Coconut99 2023-09-26 13:27:15 江苏
不喜欢。又是上了年纪的男性作家写的吧?为了要搭上少年法这个边,里面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可太用心了,男主身边直接全是少年犯是吧……最不喜欢的就是男主要老婆不打胎留下自己孩子那一段,不觉得ooc吗?看得受不了!
1 有用 Boléro 2022-12-15 16:59:28 重庆
2005年乱步奖获奖作品(第51届) 提到《少年法》倒是让我想到了今年年初的《少年法庭》这剧,不过什么时候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回到这本书剧情不算精彩且后半追求的因果有些刻意了。
1 有用 PUPPuff 2022-12-17 22:38:01 江苏
情节算得上扑朔迷离,而且有很强的代入感。其实就如后记所说,整本书都在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待犯法的少年?或者更简单一点,就是赎罪的问题。我们如何赎罪。引人深思。
2 有用 LADarwinci 2022-12-16 06:32:02 德国
没什么新鲜的观点,也没有足够悬疑的剧情。
1 有用 这里是海底隧道 2022-12-19 05:23:12 江苏
很无趣的一本小说
1 有用 可乐绒绒 2023-11-09 07:28:40 北京
谈论的问题老生常谈,反转刻意平庸,一切都在预料之中,真的很无聊。
1 有用 喜欢樱坂Akira 2023-01-30 23:10:38 福建
多年前看过影视,如今已是物是人非,书名跟封面扣分。 人物刻画太单薄了。布局美,虽然偶有框架感,但两个时间线交叉叙事,不断有吸引人的谜面支撑情节,两个时间线分别对应凶手的同一性有意思,伏线的设置回收精巧,凶手身份和多重反转的意外性,满足了。 死于未成年加害者的话,被害者的生命价值便会降低。四十一条建立在对被害者和家属哀恸的蹂躏之上。我信仰绝对正义,以及人性本恶,所以站严惩派。圣母单方面的主张加害者人权,反而忽视了被害者家属的人权,扭曲。
1 有用 85 2022-12-15 00:16:26 江西
什么是真的改过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