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 李唐 2023-02-01 12:01:33 北京

    19年写这部小说时,虽有侠客情结,但并未想写成传统武侠故事。我想写的是一个作为“他人手中刀”的刺客梦生,如何渐渐萌生自我意识,并试图摆脱“困于系统”之命运。当然,这也并非励志故事,面对愈加动荡的世界,每个人也只能像梦生般“不得已而为之”。

  • 3 时间之葬 2023-03-08 11:03:19 云南

    有意思的地方是写出了过去只知逃避与执行的刺客,在身不由己的浪潮中自我意识的觉醒。但作者太过刻意地加入了大量北京地理与风貌的描写,恨不能让主人公把四九城每一处故里挨个打卡一遍,给人一种喧宾夺主之嫌,而对于几个核心人物的刻画,却有点流于惯常想象的套路当中。其中的例外,应该是马戏团长韩秉谦。

  • 5 2koo 2023-03-18 00:09:51 北京

    后半部剧情较弱,倒是可以当成民国老北京逛街指南来看。

  • 4 bookbug 2023-03-13 09:11:50 北京

    有点很多年前读《侠隐》的感觉

  • 1 阿巴厮 2023-08-14 08:38:00 四川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作者气质,切题很好,百年前中国的变革,采用刺客这个另类的行当,故事讲得不紧不慢,江湖气和心理描写都较为精彩,挺好。

  • 9 风速狗 2023-03-08 15:56:12 福建

    李唐的写作是一种安静的缓步而前。令人羡慕的稳定和旁若无人。

  • 0 轻帆飞飏 2023-10-20 17:55:17 北京

    文笔是作家的第二张脸,这本《上京》,我在阅读的时候就觉得作者是个北京人,一查果然是。 北京人用带着京韵的文字讲述上世纪初老北京的故事,味儿算是彻底地道了。 作者李唐是个90后,自第一本书问世后,一年一部书,产量稳定得好像在出版社有编制,引得他的一众年轻同行艳羡不已。 《上京》篇幅不长,十来万字,讲的是民国时期一个顶级杀手,在冬天的北平刺杀日本高官的故事。 书的前中段很出彩,民国时代背景的细节,给描绘得如在眼前,恍惚间甚或以为置身其间,若一口气读至深夜,睡梦中都会是北平纷飞的大雪。 可惜结尾略显生硬仓促,仿佛作者着急完结,不得不草草收尾。 简单总结下来,此书文笔一流,故事二流。个人整体观感可以给到8分。

  • 0 Rondo 2023-12-24 02:21:17 河南

    背后是《侠隐》和《刺客柳白猿》,更近于徐浩峰,“你不是哈哈镜”对应的正是“我不是柳白猿了,去哪都可以”。少了徐浩峰的天马行空,少了张北海的沉稳自若,但依旧是个好故事。

  • 2 反山 2024-02-04 22:48:48 河南

    老朋友的书,我不得不说,比他之前的书都好看,轻武侠,李唐竟然开始讲故事了。但我也会想,这个故事的风物和类型片元素真不少啊,意义呢?觉醒会不会显得淡薄了。总之,这是他的一个突破,迭代,文艺片导演开始用类型叙事,又跨过一个技术门槛。挺适合拍成电影。

  • 0 唐门幼主 2024-02-07 09:06:04 北京

    【2024/11】感觉这本书的重点其实是梦生的内心世界,刺客什么的只是点缀。老北京的风貌写的不错。

  • 0 brownz 2024-02-18 00:02:05 北京

    二十年前新概念作文?

  • 0 约奇胶囊 2023-12-19 12:50:37 黑龙江

    有的地方写得一般,有的地方写得极差……

  • 0 大瘦瘦 2023-12-11 16:53:20 北京

    以为在看姜文拍《玉面情魔》

  • 1 吉日良辰当欢笑 2023-10-29 20:48:06 江苏

    不知评分为何如此之高。文字没有灵,情节没有魂。

  • 0 曰若稽古 2023-10-14 23:35:41 辽宁

    各个方面都比较虚浮,笔力支撑不起来整个故事

  • 0 JOJOORC/Z 2023-10-16 10:08:47 北京

    比较稚嫩,有些地方写得太明,失去趣味。但感觉诚实,不自恋,已不多见了。

  • 0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2023-10-18 16:53:08 四川

    乱世中的刺客传奇,笔下老北京挺生动,看到最后有点《罗曼蒂克消亡史》的感觉。

  • 0 菩提树下居士 2024-02-21 16:23:29 江苏

    本书最大亮点莫过于对于民国老北京民俗风情的生动再现。

  • 2 经济人读书会 2024-03-03 11:47:37 上海

    在厚厚的历史尘埃中,扒拉出一个能引起当代人阅读兴趣的京味小说故事绝非举手之劳,尤其是在大城北京,而讲故事的人则是年轻的九零后。小说在历史陈迹外面包裹着鲜明的时代风尚。历史在远离着年轻的小说家或他们远离了陈腐的历史,使作者的叙事风格和时代语言所塑造和拓展的历史故事与情节,被无意中或故意地披上了新的外衣。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故事主角和配角们游走在我们熟悉的阜成门、齐化门、西四牌楼、丁字街、金台夕照、砖塔胡同、白塔寺、中央公园(中山公园)、万牲园(动物园)……这些似真似假、若即若离,今天或渺无踪迹或仍存孑遗的北洋时代北京城,它们是这部小说的道具,它们被用来搭建成一个大动荡时代的舞台。 >>推荐人:杨春阳 经济人读书会书友、中央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评论员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