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实,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讲师,英国杜伦大学政治学博士。外交学院青年学者和创新团队成员。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后于英国杜伦大学获国际关系(东亚方向)硕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国家间信任、中日关系、亚太地区政治、海外利益保护等。出版英文专著Asymmetric Struture of Mutual Distrust and the Locked Sino-Japanese Relations(《互不信任的差异性结构与锁定状态下的中日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20)。在中外刊物和媒体上发表论文数篇,如“EU-China Relations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BRI: A Critical Analysis of EU Regulations on Trade and Investments”(The Journal of Economic Sciences: Theory and Practice)、《推进“黄金时代”的中英关系行稳致远》和《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行动及面临的挑战》等。另参与编写全国干部培训教材《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
基思·汉密尔顿(Keith Hamilton).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历史学家。2009年,他与帕特里克·萨尔蒙(Patrick Salmon)合编出版图书《奴隶制、外交和帝国:英国及对奴隶贸易的镇压,1807-1975》。
理查德·兰霍恩(Richard Langhome),白金汉大学全球政治学教授,也是美国罗格斯大学全球事务系教授。曾任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威尔顿庄园主任(1993-1996年)和剑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1987-1993年)。
陆晓红,外交学院英语与国际问题研究系副教授,外交学院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外交理论。外交学院骨干人才和创新团队成员。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后毕业于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获英语语言学硕士。自1997年从教于外交学院,主要讲授英语高级阅读(国际政治)、英语高级阅读(国际经济)、多边外交(英语授课)等主干课程。研究兴趣包括外交理论研究、国际政治语言学、翻译,口译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两项,参与多项省部级、校级科研与教学项目。著有《外交决策的科学理性探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历史选择与发展方向》(中译英,经济科学出版社,2022),该书入选2019年中宣部“经典中国国际出版项目”)。另参与多部外交学教材撰写、发表《试论<东盟宪章>不干涉原则的合理性》等数十篇论文。
2 有用 * 2023-04-24 21:09:57 北京
小破院老师翻译的书 小破院自己的图书馆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