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米•伊林的代表作,书名取自英国小说家和诗人、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诗句:“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929年,并在短时间内迅速被译介到中国,且出版单位众多,对我国的科普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老一代的科普作家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许多科普作家,都从米•伊林的作品中受益。 我的一个朋友这么回答:“水能灭火,是因为它是湿冷的。”要知道煤油也是湿冷的,可你们用煤油灭火试试! 不,不,你们最好可别做这种尝试!一试就起大火了!你们看,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可没这么容易。我给你们出十二个问题,都是关于最简单的东西,你们愿意听吗? 1. 三件衬衫暖和,还是一件跟三件衬衫一样厚的衬衫暖和? 2. 有空气做成的墙吗? 3. 火有影子吗? 4. 为什么水不会燃烧? 5. 水能炸毁房子吗? 6. 为什么炉子生着的时候会呼呼直响? 7. 为什么啤酒会发出咝咝声并且还会起泡沫? 8. 有透明的铁吗? 9. 为什么面包上都是小孔? 10. 炉子能使人暖和是因为它有火,那皮袄为什么也能使人觉得暖和呢? 11. 在熨烫呢子衣服时为什么要把湿布垫在上面? 12. 为什么穿着冰鞋能在冰上滑冰,而在地板上不能? 这几个问题啊,十个读者中也未必有一个能全回答正确。对于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了解得太少,而且也不知道可以去问谁。 我们兴致勃勃地阅读一些关于遥远的、未经考察的国家的游记,但是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就在我们身边、近在咫尺的地方有一个陌生、奇妙而又神秘的国度,它的名字叫做——我们的房间。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